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职面试中,用人单位通常向求职者问一系列问题。面试谈话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所以,预先了解这些问题以及对方希望得到的答案,求职者就可以把握面谈的主动权。下面就求职面试中常被问到的问题加以分析介绍。1.“谈谈你自己的情况”类似于这种问题常常在面试开始时问及。回答此类问题,要把握几个要点:1)清晰地介绍自己的姓名;2)只讲正面的事;3)使用具体事例;4)简明扼要,不超过三分钟;5)自我介绍完毕,要问问主试人是否还需要了解其它情况。2.“你的应聘动机是什么?”此类问题主要用来考查求职者的职业价值观。因…  相似文献   

2.
进入外企是不少求职者梦寐以求的愿望,随着中国加入 WTO,越来越多的外企将会登陆内地,为众多求职者提供了决好的机会。那么,外企究竟青睐怎样的人呢?我们看看几家著名的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吧。  相似文献   

3.
网络作为继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种传媒.已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好网络这一最便捷、最迅速、最时尚的媒体工具.将上网作为领导干部继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这些习惯之后的“第五习惯”.已经是时代的必然。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说:“虽然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我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总书记都“抽时间尽量上网”,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中国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体制下,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上比比皆是,求职者,诸如大学毕业生等高智人才到外企工作早已不是稀罕事,而逐渐成为一种就业新时尚。那么,外资企业究竟有什么吸引力?到外企工作究竟需要什么条件?怎样才能进入外企工作?工作中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看下列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外企在中国业务的拓展,“人才本地化”成为外企发展的当务之急,越来越多的中方雇员进入了外企管理层。与部分国企或机关可以靠”关系、门路“进入,凭“资历、工龄”升职的情况不同,外企选择雇员主要从本事、实力等方面加以考虑,如果求职者既有专业特长,外语水平又比较高,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就会被列入选取范围,但对于升职来说,它的要求更高、更挑剔。一提到外企,似乎总是令人想起挑战,但它同时意味着诱人的机会。怎样的人才在外企会得到晋升的机会呢?  相似文献   

6.
张月泉 《当代广西》2009,(20):36-37
六个“为什么”是当前思想领域的热门话题。六个“为什么”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政治、经济和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正确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既是理论学习的途径,也是对理论学习成果的检验。为此,本刊特约请自治区党校张月泉教授对六个“为什么”问题进行一一解读。对照六个“为什么”我们回答得怎么样,努力方向在哪里?希望每一位党员都可以从问题中吸取到理论学习的智慧和动力,把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作理论武装的深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就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这是对哲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最精辟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讲的“真正的哲学”,并不是泛指一切哲学.也不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指那些概括了每一时代精神的、总结了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因而对理论思维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哲学。这种哲学给人类勾画了世界图景,回答了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等问题。这种哲学是各种具体知识的升…  相似文献   

8.
陈漠 《今日广西》2007,(23):72-73
职场中人往往对职业评价摸不着头脑。 超过七成的上班族想当记者,但记者们却把自已描绘成“新闻民工”——身心疲惫、四处奔波、天天熬夜、收入微薄.就羞爬塔吊了。公务员说自已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但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和报考比例年年创新高。国企CEO很郁闷。都是管理人员,为何比外企要差上一大截?外企CEO也不痛快,  相似文献   

9.
面试并没有必胜的把握,然而你如果知道对方会问些什么,胜算便会增加几分。美国蓝德公司出版了一些最厉害的面试主考人最常问的问题,并且建议你应该怎样来回答。如果求职者能力相仿,谁能最终获得录用,往往取决于面试时谁回答问题最为具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01,(1):34-35
求职防骗,各媒体曾做过多次报道,再三提醒求职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警惕,谨防在求职过程中上当受骗。这些报道对于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保障职介和人才交流工作健康发展,打击非法中介和私招乱雇的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每年都有一大批新的求职者缺乏求职的基本知识和经验,被急于找到工作的焦躁情绪所冲动,容易接受种种许诺的迷惑,上当受骗。有的在街头、桥下或中介公司门外,陷入私招的陷阱,工作数月,加班加点却领不到工资。有的以试用期为幌子,欺骗暑期打工的学生和外地工白干数月,有的外地工不但没找到工作反而被非…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通常会考察应聘者的许多条件,如工作经验、学历、能力、兴趣和技能等。但用人单位对这些条件并不是同等对待的。在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事先会将这些条件加以仔细考虑.比较,制定出优先级别。那么,用人单位最注重应聘者什么条件呢?一是工作经验。 有工作经验的人一旦被录用,立刻就能从事该项工作,用人单位因此可以减少培训的费用。最理想的人当然是过去在相近的工作岗位上有过良好表现的人。 二是学历 学历基本上是每个单位要求的必备条件,通常还会有专业要求。学历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在现今信息社会中…  相似文献   

12.
求职简历求职中,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求职者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而简历也需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个性化的简历会从众多简历中折射出光芒,吸引招聘官的目光。但在各种简历模版、写作规则、注意事项前,许多求职者迷失了自我,简历失去了个性,把简历当成了自我吹捧的抒情散文,过于专注自己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这些八股文似的简历在求职竞争中不仅不能为求职者带来帮助,反而会将原本有个性的求职者淹没在众多泛泛而谈的垃圾简历中。  相似文献   

13.
小保:最近为找一个适合于我的工作,我先后去过几家公司应聘,我发现有的公司招聘人员很无聊,问及了我很多与劳动无关的东西,如已婚夫妻感情如何,如未婚是否正在热恋。如何看待性问题,如何应对性解放,如何理解性骚扰。有的还搞些类似“树上有七只鸟”之类的“智力测验”。我想通过贵刊问一下,求职者对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提出所有的问题都得回答,都要如实回答吗,有些问题有回答的必要吗?玉洁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1,(7)
正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最系统、最权威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的问题、挑战特别是重点任务的科学回答,是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强起来的根本遵循。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特别是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已形成制度,因而广大党员和干部的理论学习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如何抓好广大党员和干部日常学习的问题上,确实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一、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对理论学习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各级党组织都比较清醒,但由于学风不正的问题普遍存在,党风也未根本性好转,在落实的时候往往是领导提要求多,具体落实少,交待的多,督办的少。因此一落实到具体单位就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在回答“您认为领导干部是否需要有激情或个性魅力?您愿意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领导干部?”这一问题时,选择“需要,愿意”的比例高达72.6%。新时期中青年领导干部最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坚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勇于创新”和“胸襟宽阔”,选择比例分别占到了受访者的48.9%,32.4%和32%。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外企很多,来自不同国 家的洋白领在那里工作。走出办公室,这些“洋人”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得怎样呢? 华金声;开心事儿挺多 华金声先生在美国西北航空公司驻京办事处工作,颇有男士风度,坦诚、谦逊.一口吐字清晰的中国话立刻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华金声先生 1984年加入“美西北”至今,先后在上海、香港和北京工作过。说起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本来一脸严肃的华金声先生变得谈笑风生。 “美西北”在中国的 140名员工中,除了4名美籍人员,全部是中国人。华金声说他很欣赏中国人的勤奋,常常看到许多员工每天加班到很晚。他认…  相似文献   

18.
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学习新观念,是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各级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回答和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各种现实问题能力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确立学习是工作的观念。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就是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工学之间到底有没有矛盾。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志一谈到学习,就说工作太忙,工学矛盾难于处理,导致忽视学习、放松学习。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早就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脑子里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  相似文献   

19.
对一个衣食富足的国家的民众来说,什么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或说,政府的责任在哪些方面最受关注?稍加思索便可以回答,是生存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而加以保证,这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政府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也在这里得到体现,这也是衡量政府工作水准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爱盯着光环的大事.愿干出人头地的大事,却往往不愿做本职工作中具体的小事.认为不值得一做。其实.小事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惟有那些心中装着大责任的人能够发现,能够做好。这些人,就是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的“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宇.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