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凡二人侃     
有人说中国人现在很浮躁、不是吗?当官的想一步登天,经商的想一夜暴富,治学的想一夕成名……甚至不少人想“过把瘾就死”。人们似乎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祖训·忘记了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这一基本道理一句话一我们应该从各种“熟”和“潮”中清醒一下·为此·本栏目又约请二位“侃友”来一下平凡二人侃  相似文献   

2.
时常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干部才华横溢,领导有方,政绩辉煌,头顶上闪烁着一串荣誉的光环,令人敬佩;而其私生活却很不检点,一味追求资产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八小时之外吃喝玩乐,恣意放纵,老百姓颇有微词,又不免令人扼腕,人们称其为“两面人”。龙年春节刚过,一汽集团公司一位“模范中层干部”的妻子写信给党委,呼吁管管沉湎声色犬马的中层干部丈夫们。此事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迅速传播,一年来舆论沸沸扬扬,“两面人”的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到各级领导面前,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两面人悬崖“走”马 那位“模范中层干部”的…  相似文献   

3.
人与人     
世间的万事万物中 ,最大的变量恐怕非人莫属了。人呱呱坠地 ,从幼年少年到青年中年 ,再步入老年 ,这种生理的变数 ,可以使人产生“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的使命感 ,也可能使人慨叹“人生如梦 ,转眼就是百年”。放到精神层面 ,人与人的差异 ,就在一个“变”字。用哲学的视角看 ,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 ,或与明日之“我” ,都不是一个模式。人之初的那种感觉 ,“性本善”也好 ,“性本恶”也罢 ,在后天的变化面前 ,都失去了意义。因为人之变 ,有时需要润物细无声的长久熏陶 ,有时则在一念之差。倘都在“君子国” ,人想变坏都不可能 ,又何…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学习和宣传这一思想的过程中 ,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问题上 ,不少人包括高等院校的不少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 :现在党和政府部门中出现了许多腐败现象 ,有的领导干部贪赃枉法 ,一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及城市的不少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这能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吗 ?笔者认为 ,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 ,很有必要从以下方面正确引导。一、看中国共产党是不是忠实地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关…  相似文献   

5.
过去常听人们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而现在这样的话不常听到了,相反地,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党员也是人。” “党员也是人”这样的话,一般有三层意思: 一是用来做“挡箭牌”。比如,有些党员干部犯了错误,群众追问时,少数  相似文献   

6.
曲昌荣 《党建》2009,(10):44-45
企业为了推广产品,通常会找明星来做“形象人”,对此人们早已耳闻目睹、习以为常。如今农村也有了“形象人”,这倒是个新鲜事儿!  相似文献   

7.
龙年春节刚过,一汽集团公司一位"模范中层干部"的妻子写信给党委,呼吁管管沉湎声色犬马中的中层干部丈夫们。此事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迅速传播,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两面人"的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到各级领导面前,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时常看到这种现象:一方面一些干部才华横溢,领导有方,政绩辉煌,头顶上闪烁着一串串荣誉的光环,令人敬佩;另一方面其私生活却很不检点,一味追求资产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八小时之外吃喝玩乐,恣意放纵,老百姓颇有微词,又不免令人扼腕,人们称其为“两面人”。 两面人悬崖“走”马 那位…  相似文献   

8.
把时针拨回到50年代末. 人们不会忘记,在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亩地长出20万斤粮食”的年代,有几多“卫星”上天,又有多少人命赴黄泉.沉重的记忆、血和泪的代价,曾给多少人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痛苦的阴影.历史发展到90年代,人们心灵上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水份”这个幽灵却又飘荡起来,且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相似文献   

9.
我是1991年从机关科室到机加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有很多感受,其中之一就是:惟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我想,在改革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务工作者必须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改善工作方法,扭转人们以往认为党务工作者就是用大理论吓唬人的“一本正”的印象。因此,我经常深入工段、班组调查研究,与方方面面的人接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日子一长,职工认为我挺“联人”,没书记架子,有什么问题就主动找我谈。同时,我也发现车间有个哥们义气小圈子,并  相似文献   

10.
人性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的研究领域。千百年来,人类对其自身本质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讨,为我们正确认识人性问题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建国以来,尤其是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人性一度被视为异端邪说而横遭厄运,致使人们谈“人”色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重新开始探索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1.
《党建文汇》2011,(12):46-46
随着“天宫一号”、“神八”发射升空,人们对于太空生活的向往又添兴趣。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人缘”?通俗点讲,人际关系就是“人缘”。在政界,一提“人际关系”,人们往往把它同“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联系在一起,似乎当领导的压根就不该讲“人际交往”,只有埋头工作才是正道。其实不然,在社会生活中,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不与周围发生任何关系的封闭体,  相似文献   

13.
把时针拨回到50年代末,人们不会忘记,在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一亩地长出20万斤粮食”的年代,几多“卫星”上天之时,多少血和泪的代价,曾给无数人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历史发展到90年代,早已被人们所唾弃的虚报浮夸之风竟又“东山再起”,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头。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法官,无法对冤假错案进行纠正。但是,我可以用笔来说话,把事实真相告诉人们;”就是怀着这样的豪情,李新德笔耕不辍地揭发出一个又一个贪官阴暗的那一面。被称为民间反腐“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直是先进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留下很多重要的议论和设想,给后人提供了启发思想极为宝贵的资料.马克思反对片面发展的人,提出废除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消除人自身发展中的不平等和片面化状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确立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概念.全面发展首先是建立在有关“劳动异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那么在我国现阶段是否存在劳动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又如何界定?它又有哪些实现条件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也要严于律人胡绍明自古以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直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夫子在要求人们“吾日三省吾身”的同时,却提倡宽恕待人。他的学生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想了想,便拈出了个“恕”字。一般地说,孔老先生的道理还是不错的。然...  相似文献   

17.
乔梁  郭楣 《奋斗》2001,(5):6-7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对于那些最早勇敢地跋涉在荒野深山的披荆斩棘探路人,人们理应心存感激而铭记不忘的。  相似文献   

18.
青木 《党建文汇》2014,(9):40-40
德国是个热爱文身的国家。据称.几乎1/6的德国人身上有过文身。如今,德国人又开始兴起给墙壁“文身”——在墙上贴上名人名言.既美化生活又激励家人。 其实,给墙壁“文身”几乎与德国建筑历史相同,不过古时都“文”在外墙。特别是18世纪,当时德国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给壁画注入新的灵感。目前,德国城乡仍能见到这种景观。  相似文献   

19.
四分之一多个世纪过去了,在历尽坎坷而前行的中华民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响起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雷锋精神是永存的!大地在呼唤着雷锋精神的“复归”。今天,当人们以无限喜悦的心情看到和听到神州大地一派不可阻挡的学雷锋热潮兴起的时候,不禁会问:雷锋精神在“扼杀”之后为什么又得到“复归”?为什么它的“复归”就立即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和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从直接的原因讲,这是雷锋精神自身的特定内在规定性所决定和导致的。雷锋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优秀传统的精神特质,它是“舍已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  相似文献   

20.
近读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的自传,感受颇深。整个自传只有六句话,其中,“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这句话,最令人深思和回味。“不要被人活埋”,乍看,介入费解,细细推敲,实质上是要提防那些阿庚奉承的小人“捧杀”。在诺贝尔看来,一个人事业有成后,就必然有一些人采用各种手段对其吹、捧、拍。倘若不慎,居功自做或利令智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活埋”了自己或被别人“活埋”。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科学事业的诺贝尔这篇“奇特的自传”,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留给人们的却是不可多得的“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不是吗?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