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海外华人在与主流社会的互动中,产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有的是当地"知名"的大厨,有的是享有盛誉的设计师,有的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还有的是普通人,却通过自己的方式成功和一些名人交集。作者为您盘点一下海外华人与名人间的一些"趣事"。华裔厨师白宫受"礼遇"来自门罗公园市(Menlo Park)的12岁华裔女童史科特在白宫举办的第二届儿童健康食谱大赛上凭  相似文献   

2.
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力图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开展“华人问题”的研究,并为贯彻此一意图而成立“海外华人研究中心”的1999年,[1]在我国华侨华人研究力量颇为雄厚的厦门大学历史系已有多年积累的曾少聪博士,成为了该所的第一位博士后,师从我国民族问题研究的著名学者郝时远研究员,从事民族学专业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的研究。在师徒二人的大力倡导和积极努力下,3年后,原隶属该所的“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升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为整合国内华侨华人研究力量的又一基地。此期间,正值国内开始酝酿探讨“…  相似文献   

3.
海外潮人②是海外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潮人移居海外历史悠久,人数众多,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但对移居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祖藉地的潮汕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海外华人(主要指海外潮人,下同)与潮汕地区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着重从海外华人在潮汕地区的投资企业(近代的资本主义企业以及当代的“三资”企业)的角度,字就海外华人在潮汕地区投资的历史发展变化,投资基本特点和它对潮汕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今后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4.
本期是《晋江侨乡研究专号》,是南洋研究院“晋江侨乡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第一批成果。近年来,华侨华人及其与中国经济合作的研究日益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近20年来,海外华人与中国卓有成效的经济合作吸引了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中国学、社会学、民族学和历史学家的重视,国内外大批学者对海外华人与中国合作的规模、动机、成效、前景等进行深入研究,成果叠出。然而,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所限,多数研究工作局限于对现有出版文献、统计资料的搜集和宏观分析,研究对象更集中于少数华人财团及其在中国的投资,对海外华人与中国合作的…  相似文献   

5.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回家过年可以算得上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在海外华人社会,每年举家回国过春节也是不少华人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6.
纽约,旋起了新文化之风   千禧龙年,大洋彼岸的金色九月,位于纽约的美国共和党亚裔党总部会议大厅内,气氛格外热烈,旅居北美的华人知识界人士和社团侨领三百多人正济济一堂,举行海外华人历史上具有空前意义的集会,隆重成立了“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协会”,并联名发起一场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号召各地华人社团共起推行,它将是 21世纪世界华人中影响深远的一场壮举。   倡导发起人中的主要人物,是美国共和党亚裔党总部主席,年届 88岁高龄的陈本昌博士。在这次大会上,他又众望所归被代表们一致推选为新文化运动协会的会长,肩负…  相似文献   

7.
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更是“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拟通过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从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近十年来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变化、投资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并与近代华侨在中国的投资进行对比,提出一些看法。一、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变化据中国对外经贸部外资局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九年(1979—  相似文献   

8.
关于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8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亚洲的发展便逐渐吸引了全球的视线,ZI世纪也被认为是“亚洲的世纪”或“亚洲太平洋时代”,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华人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和海外华人经济又被认为是亚洲经济成长的动力。其中,华人(华裔)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经营活动尤其引人注目,甚至“令全世界的产业界‘惊叹”’”。在这样的背景下,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探讨亚洲企业集团、华人企业集团发展和经营问题的论著也多起来了。90年代以来,陆续有研究亚洲、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专著问世,还有一些介绍华人企业家成功…  相似文献   

9.
坐机关,听电话是一项分量很重的日常工作。在海外,电话更成为留学生们与使馆联系的重要渠道。住英国工作的日子里,我不知道接过多少留学生、留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有的是倾诉,有的是咨询,还有的是求助。他们把使馆当成家,把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当成亲人。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感动.有的是被一些人和事感动,有的是被书中的某个章节感动,还有的是被自己感动……这些感动,就像清晨一缕缕阳光,洒在心灵的黄金海岸上,组成了人生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并提名,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为3609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李陆大星”,此后,李陆大这位海外华人慈善家的芳名,便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李陆大先生是福建安溪的旅外乡亲,小行星的命名是一项崇高的荣誉,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为什么会以李陆大的名字命名呢这里面有其缘由。祖籍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的李陆大先生,1923年出生于家乡,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在安溪县蓝溪中学任教,50年代在集美财经学校任教。60年代初,李陆大先生定居香港,后移居海外,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有关海外华人商业网络的社科文献进行回顾和批判,再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假设性框架,以供论证海外华商网络、国内结构及东亚地区三者之间的关系。透过长历史周期观察东亚地区的演变过程,本文发现海外华商网络是基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地区组合,形成具有东亚地区特性的“社会-市场”联系。最后,本文论述海外华商网络在不同的国内“政治-社会”结构下的变化,以及对东亚地区的重新建构。换言之,海外华商网络被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力量所塑造时,也重新塑造了地区的发展模式和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3.
邵逸夫的影视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1月间,以“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为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在厦门大学联合召开了国际侨史研讨会。期间,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学者大多安排在逸夫楼。大家对这座环境优雅、设备齐全,将住宿、餐饮、会议融为一体的楼宇十分满意。其实在中国大陆,由邵逸夫先生捐建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徒生的故乡,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位蓄着平头的中国摄影家。传媒称他是“北欧上空的一颗新星”。在摄影史上他已经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他说:“我计划在三、五年内奋斗到八个、十个第一。”他的名言是:“开中餐馆并非海外华人的唯一谋生之道,在其它领域里华人同样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世人对海外华人的印象之一是他们政治态度冷漠 ,与其辉煌的经济成就相比 ,其政治作为乏善可陈。但是泰国华人却是一个例外。历史上部分泰华精英就曾得到政府的重用而被封官授爵 ,现在泰华享有与泰人同等的公民权利 ,不仅可以担任公职、当选议员 ,甚至出任政府部长乃至当选总理 ,其政治参与的活跃情景非他国华人所可比拟。本文阐述二战后泰国华人的政治参与历程 ,浅析影响其参政的各种因素 ,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 ,证明参政是促进海外华人与当地民族融合的一种较佳模式。需说明的是 ,文中使用“华人”一词 ,不仅指已加入泰国籍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16.
港澳台的中国人和广大海外华人每当听到二胡拉起“西皮二黄”,唱起京腔京韵时,无不由然燃起炎黄子孙的恋恋思乡之情呢!2001年金秋双节,中央电视台播映了全国首届戏迷票友大赛实况,引起了广大戏迷和观众浓厚的兴趣。这可谓男女老少四世同台,名家名票,各行各业,从七、八十岁的老翁到四岁的稚子共同粉墨登场同唱京韵京调,吃月饼,品清茗,赏圆月,真是皓月清秋,太平盛世,国运盛,京戏就盛也。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传为菊坛佳话的“四大姐”热爱京剧、关心京剧、支持京剧的往事来。“四大姐”在梨园也几乎是人人皆知,她们是:邓小平总…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8日(丁亥年农历三月初二),河南省将隆重举行“炎黄二帝巨塑”落成典礼。届时,国家领导人,海外华人政要、著名侨领、华商,多年来支持项目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将莅临出席以共庆“和谐盛世,万龙归宗”为主题的这一盛典。  相似文献   

18.
海水流到哪里,华人就漂到哪里,几乎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华人的身影。而“唐人街”作为华人海外发展的起点,异地生活的最初依托,同时也作为华人寄托乡愁的理由,无疑在每一位海外华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如今,随着各国各地区交流的日益频繁,炎黄子孙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唐人街”这一地标性风景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于世界的许多地方,同时又因为彼此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形成了各地“唐人街”独特的风格。透过美、欧、亚、澳、非等洲诸多城市里各具特色的“唐人街”,透过那些熙来攘往的繁华街道,那些浓郁的东方特色,会领略到世界各地“唐人街”一脉相承的中华风情。  相似文献   

19.
近半个世纪来,大多数有关菲律宾华人的著作都是从社会和组织的角度来观察、研究问题的。[1]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作为社会和组织的海外华人,是研究一个国家的华人的起点。但是这种整体的、宏观的研究并不能代替个别的、微观的研究,后者或许更能反映海外华人的多样性,更能使人们对海外华人的认识从概念化变为具体化。当然,个别的、微观的研究需要对海外华人进行实地的考察。笔者有机会到菲律宾,较为广泛而深入地接触了当地的华人.对他们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从个人、家庭、家族的角度来研究菲律宾华人的文化变…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作用问题,国务院外资工作领导小组付组长、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主任何春霖1989年10月间与外商企业代表进行会谈时曾概括地指出:“华侨、港澳同胞及外籍华人是投资中国大陆的先驱,是联系中国与外国经贸关系的‘红娘’”。“中国引进的307亿美元外资中,有70%是由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外籍华人投资的。如果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