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7月5日起到10月下旬.全区公安机关和税务机关深入开展打击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犯罪专项斗争.集中优势力量,以“破大案、打团伙、挖窝点、捣网络”为主攻方向,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摧毁一批从事涉税违法犯罪的窝点和网络,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蔓延的势头。今年4月下旬以来,各地公安、税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国家税务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征管法)第6条明确规定:“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武汉市地方税务局依据新征管法的立法宗旨,按照全市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想及统一部署,率先研制并于2001年5月8日正式开通了集涉税案件举报受理、调查处理、跟踪管理、信息反馈于一体的计  相似文献   

3.
何小王 《求索》2012,(5):250-251,73
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非过错行为,现行税法中欠缺全面规定,而只规定了因税务机关责任造成未缴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有权在三年内追征税款,不予加收滞纳金。由于税务机关通常不愿主动承认自身责任,以致该条款形同虚设。本文认为,对于税收非过错行为,不应给予行政处罚,也不应加收滞纳金,税法中应当承认税收非过错行为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完整规定对税收非过错行为的补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全省税务机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截止目前共查处涉税案件68219起,查补税款8亿多元,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全省税收秩序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偷税、抗税、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私印、倒买倒卖普通发票等违法案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林树杰 《求索》2011,(1):146-148
代位权制度起源于民法,属于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税收代位权的设立一方面是保全纳税人财产,保障国家税款不流失;另一方面是将税务机关权利的行使置于司法审查之下,以保护纳税人和债务人的权利不受税务机关的侵害。税收代位权的设立平衡了税务机关、纳税人以及债务人三者之间的权利配置,其合法性及合理性可以从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上得到证成。税收代位权打破了公法和私法之间的隔阂,验证了在"公私融合"领域需要综合民法、经济法乃至行政法的调整方法,并使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达致国家和公民利益的适当平衡及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在征管方式上已经比较成熟,税款也做到了应收尽收,但是作为广大社会成员最关心的税种,其公平性和规范性依旧广受质疑,如费用扣除标准过低、各地区"一刀切"、没有考虑到纳税人的家庭特征等。在当前的征管水平下,国家有能力进行改革而未进行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及时化解通货膨胀带来的扭曲效应,造成了税收负担的纵向不公平;二是忽视了纳税人所处纳税环境的差异,造成了税收负担的横向不公平。应当建立工资薪金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年度自动调整机制和区域差异化机制,提高其双向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告示     
正为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在文件收录上将更加注重针对性、指导性、时效性,做到市政府规章、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应收尽收。同时,尽量收录与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和民生问题密切  相似文献   

8.
涉税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衔接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涉税案件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由于立法不完善、利益驱动、外来因素干预等原因出现移送衔接、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衔接中司法鉴定资格、涉税犯罪与涉税行政违法问题的法律衔接等方面的问题,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要做好税收犯罪移送工作,解决侦查工作中遇到的司法鉴定问题,法律规定方面要完善涉税犯罪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的衔接.  相似文献   

9.
2001年颁布的新《税收征管法》第六条指出: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这是国家首次对税务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立法,也加速了税务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迈进的步伐。现行的信息技术已应用到基层税收工作的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风云激荡2020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极短的时间内蔓延至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其传染性之强、破坏力之大百年罕见,使世界各国的正常生产生活迅速陷入停滞。中国作为首个报告疫情并受其冲击的国家迅速开展一系列强力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通过实施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封闭隔离以及应收尽收、不计成本的救治政策,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的大规模传播,并积极开展了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晓敏 《公安学刊》2005,(4):87-89,101
目前,温州市涉税犯罪发案数量不断增多,涉案金额不断增大,涉及面越来越广,造成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针对涉税犯罪的特点及其成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侦防对策:一要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对涉税犯罪主动进攻的态势;二要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从源头上治理涉税犯罪;三要强化宣传,营造声势,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四要加强税警协作,共同防范涉税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稽核是社保经办管理中近几年新拓展的一项职能,它是社会保险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社会保险稽核的目的,是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壮大基金规模,为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又是维护基金的安全完整,堵塞各种漏洞,减少不合理支出,提高社会保险基金使用效益,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法律问答     
公安机关可直接受理涉税犯罪案件编辑同志:根据涉税案件移送制度,有人认为,公安机关只能受理由税务机关移送的涉税犯罪案件。否则,是违法受理案件。那么,公安机关发现涉税犯罪案件或者接到控告、举报涉税犯罪行为的,应怎么办。请予解答。重庆市开县公安局开县公安局...  相似文献   

14.
非居民企业股权间接转让存在许多隐形的税务问题,各国的税制差异为企业避税筹划留下很大空间。在近几年的稽查案例中,不仅关联交易存在较高的纳税风险,在非关联交易中,税务机关也开始注重审查交易实质,并调整相应的交易价格。信息不对称始终是征管过程中阻碍税务机关搜集信息、及时有效监测的最大障碍。实现信息同步与共享是打击国际避税、捍卫一国税基的当务之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与"金融账户信息主动交换共同申报标准"(CRS)的推进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涉税犯罪的特点及侦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现政治、经济、军事等职能的经济保障,是贯彻落实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经济杠杆。雄厚的财政实力是国家强盛、国防稳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涉税犯罪严重破坏国家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危害国家财政和国库安全。深入研究新时期涉税犯罪的规律特点,全面梳理税侦工作面临的问题,严厉打击涉税犯罪,确保国家经济命脉的安全,是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经济领域犯罪中一种常见且突出的犯罪类型,涉税犯罪近年来呈现出高发趋势。如何切实、有效地打击涉税犯罪活动,根本遏制涉税犯罪案件的发展是当前公安机关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加强公安机关与税务机关的协作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欠税公告办法(试行)》已经2004年8月18日第3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局长谢旭人二○○四年十月十日欠税公告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规范税务机关的欠税公告行为,督促纳税人自觉缴纳欠税,防止新的欠税的发生,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告机关为县以上(含县)税务局。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或者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确定的纳…  相似文献   

18.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涉税犯罪作了详细规定,实现了涉税刑事法律制度的规范化。本文拟结合《刑法》涉税条款谈些粗浅看法。——增加了对涉税犯罪罚金刑下限的规定。原《刑法》对构成偷税罪、抗税罪、欠缴税款罪、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规定可以并处犯罪金额五倍以下的罚金,而没有明确罚金的下限,实践中也可以不处罚金。这不仅对犯罪分子起不到惩戒作用,也不利于有效地预防涉  相似文献   

19.
将信息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税务管理中,既可以发现征纳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定性描述在税务管理中,税务人员工作的实质是在收集纳税人生产经营等信息的基础上,根据税法规定,判断纳税人纳税是否及时、足额的活动。可以说,有关纳税人的信息收集全面与否是决定税务管理质量的关键。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纳税人了解自己的生产经营以及核算情况,知道自己的纳税能力,而税务机关相对于纳税人来说却是局外人,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会计核算信息知之不多。纳税人…  相似文献   

20.
稽核是社保经办管理中近几年新拓展的一项职能,它是社会保险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社会保险稽核的目的,是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壮大基金规模,为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