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异域"空间是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场景.跨境民族因身处"异域"空间,在跨境周边国家的同源民族参照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差异性,差异性是产生认同的情景因素,而主权国家就是差异性的缔造者.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主权国家治理社会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建构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有漫长的国境线,随着对外经贸往来的日益扩大,跨国流动人口剧增,边境管理形势严峻,跨境犯罪猖獗。云南省跨境犯罪主要有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贩卖枪支弹药的犯罪、诈骗犯罪、偷猎盗卖珍稀野生动物和制品的犯罪。其犯罪特点表现为动机多是为了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犯罪分子的装备现代化、手段智能化、暴力化,多数犯罪是境内外相互勾结所为。要遏制云南省跨境犯罪,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严格边境管理;强化侦查工作;加强境内处合作。  相似文献   

3.
世界热点地区民族冲突不断,引发了学界对跨境民族问题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相当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对跨境民族问题的理论梳理仍显不足。由于民族问题概念和理论的不统一,使得跨境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面临诸多困扰。应当采纳广义论的观点,即民族分裂活动以及与跨境民族相关的社会问题都属于跨境民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跨境民族问题的具体类型。  相似文献   

4.
有关云南民族法律文化文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云南民族法律文化文献简介董咸庆一云南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各族风俗互异,表现于法律文化上就呈现出多样的形式。云南各族在以往漫长的历程中,曾经发生、存在过各自的行为规范,也均形成过自己的惯例,尤其是各族以约定俗成的或文字记载的方式延续保持下来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一个省份。同时,它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也是民族问题与边防问题交织的敏感区域。随着冷战结束,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研究云南跨界民族涉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不少民族跨境而居,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跨境民族的语言文字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内容包括我国跨境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我国跨境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我国跨境民族语言文字问题的意见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研究选取了395名佤族中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目的在于探索边疆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尤其是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国家认同)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既对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也同样一致地认同中华民族,没有出现双重身份认同理论负相关现象。同时,性别、年级、社会环境、家长学历、汉语熟悉程度等变量也对民族归属感、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旧石器遗址情况的分析,认为云南新、旧石器时代的界限应订在距今6000千年左右较妥当。以此为根据,作者对古人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云南同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相比,史前文化的发展呈不平衡性,云南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要晚一、二千年。2。云南新、旧石器时代之间,没有出现过中石器时代。3。迄今为止,云南出土的人工栽培的水稻化石时代较晚,云南是否能作为稻作文化起源地,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云南民族问题的特点,我认为必须把握三个基本情况:第一、各民族和民族地区解放三十九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解放后各民族地区经过了发展生产、民主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生产和经济文化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五十年代后期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一套左的思想路线、政策的长期影响,特别是林彪“四人帮”在民族地区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相互毗邻的地区均属有关各国的边疆民族地区,边境结合部具有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这种特殊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条件,决定了云南与周边国家在民族和民族问题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加快沿边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扩大云南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形势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即对云南与周边国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共同性、联系性、互动性及新形势下各国相互毗邻的边境民族地区的合作开发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首先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12.
跨境民族,顾名思义,就是居住在国境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国家之间的疆界与民族的分布地域是不一致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民族或因生存需要,或因内部斗争,或因民族矛盾而迁徙,有的则因国界划分,形成了跨境民族。在当今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有若干个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各跨境民族虽然分属于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观念和爱国情感,但由于他们是同一民族,仍然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密切的社会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13.
跨境赌博的防控思路——云南边境地区跨境赌博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均 《思想战线》2007,(4):123-124
根据云南边境跨境赌博的特点,探讨一种防范和控制的长效机制,可以为云南及我国其他边境地区遏制跨境赌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增长方式也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场新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已经在我们周围开始了。那么,云南民族地区在立足于现实的同时如何顺利通过这一特殊的转轨时期?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云南民族地区现状1各民族间发展极不平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由于历史上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比较大,生产力十分低下。新中国诞生后,经过党和国家的大力帮助,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反映在经济、文…  相似文献   

15.
简单地说,农产品流通就是农产品从农业流向工业,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全过程营销活动。农产品流通过程是由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因此,按流通的这一过程划分,农产品市场可分为农村初级市场、集散市场和消费市场三大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走出了以粮食生产为主单一农业的境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为辅、发展乡镇企业”的综合农业格局。民族地区在保持粮食逐年增长的同时,其它农副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民族教育占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省除汉族外,有25个少数民族,人口一千一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人口在四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二十四个,民族种类居全国之首,而且分布极广,其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有十五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全省127个县(区)都有多种少数民族居住。云南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状况及其在国防上和资源上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云南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其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聪明智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和祖国大西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周元玲  李立纲 《传承》2011,(29):55-5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艰难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以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和论证跨境民族在国家背景下民族精神的两种表现形式: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民族精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最后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弘扬和培育跨境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是,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谁也没有作过,也不可能作过认真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鉴别。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过“五族共和”的口号。所谓五族,就是汉、满、蒙、回、藏。后来,历史书上也只是写着汉、满、蒙、回、藏、苗、瑶、黎等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是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为了确立各个民族在祖国民族大家  相似文献   

19.
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具有事件参与者的多元性、事件参与者的目的性、事件发生时间和空间的特定性、事件规模的扩张性、事件后果的危害性等基本特征。根据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形势及特点,与民族、宗教问题有关的群体性事件可分为对抗性与非对抗性两大类。其发生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20.
寸晓红  李宁 《人民论坛》2010,(6):192-193
位于云贵高原的德宏州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是典型的跨境民族傣族和景颇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文化异质性较强。加强对跨境民族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民族地区的改革,促进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巩固团结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