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是由20件金镶宝石带銙和两件金带扣及1件脱落的金插销组成。全带共镶蓝宝石、祖母绿、金绿、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绿松石、绿柱石、东陵石等宝石98颗,是梁庄王墓出土宝石最多的一条腰带,猫眼石是金绿宝石中的一种,也是和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并称的五大宝石之一。因金绿宝石在光线的照射下表面会出现一条闪光的亮带,就好像中午时分猫的眼睛一样,故称为猫眼石或者猫睛石。梁庄王墓出土的金绿宝石共有10粒,大多数都镶嵌于这条腰带上。  相似文献   

2.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通高1.2厘米,长4厘米,宽3.2厘米,重10.9克。金托为椭圆形,镶一颗淡黄色蓝宝石。右通高1厘米,长4厘米,宽3.4厘米,重11.7克。  相似文献   

3.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通高7厘米,底座直径7厘米~7.8厘米。由金质椭圆形喇叭状底座和白玉镂空龙纹顸  相似文献   

4.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金锭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该金锭是首次通过考古发现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赋予了梁庄王墓中的出土金器珠宝更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长16厘米,头宽6.8厘米,重31.1克,存嵌宝石12颗;右长13.3厘米,头宽6.4厘米,重30.3克,存嵌宝石11颗,为直插式簪。  相似文献   

6.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这是一件黄金做的帽饰,高9.4厘米,底宽5 4厘米,重114.1克,帽饰上面浮雕密教大黑天像。大黑天是梵语mahā-kālā的意译。  相似文献   

7.
玉珠坠饰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上中金镶辰砂石坠,通高2.8厘米、中15.7克。在一个带吊环的金质边框内,镶嵌一颗玫瑰红的桃形"辰砂石",应属于项坠获胸坠饰。中卫蓝玻璃珠,直径1.6厘米、中51.1克,珠浑圆光亮。上左、右金蒂玉榄坠,通高3.5厘米  相似文献   

8.
文物鉴赏     
<正>圆雕持荷童佩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墓内出土三件,一件质地绿松石,二件质地青白玉。童子手持荷叶造型,发型活泼,在头顶雕刻一撮桃  相似文献   

9.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l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金鈒(音sà)花钏是用宽0.7厘米,厚0.1厘米的扁状金条盘绕12圈,做成的弹簧状,两端再以金丝缠绕固定,并调节松紧。"金钑花钏"的名称是根据《明会典·亲王婚礼》的记载而定的,为定情之物。  相似文献   

10.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高10.7厘米、口径15.7厘米、圈足高4.6厘米、圈足底径4.5厘米。泥金龙纹瓷锺为一对,大小、纹饰均同,出土于前室西壁漆木案上,属墓内祭奠用品。  相似文献   

11.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高26.4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9.2厘米、壁厚0.1厘米、重868.4克。造型为椭圆垂腹,有盖,盖顶上有一桃形钮,流上翘,加上弯曲弧度优美的壶把,整个金壶的造型典雅大气,制作工艺为捶揲、金焊。  相似文献   

12.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复原后通长59厘米,总重328.3克。玉叶组佩又称"玉禁步",是婚配喜庆之物,由32片玉叶和16件串饰及1件玉珩,共49件玉饰组成,它不但精致华贵,而且将众多有吉祥寓意的饰物归为一体,象征大吉大利:其中32片玉叶代表金枝玉叶;  相似文献   

13.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连纽高2.8厘米、长15.1厘米、腹宽3.2厘米、重148.8克。螭首形,椭圆形纽,构首原有断痕。钩腹正面浮雕一小螭与钩头的大螭之首相对。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无角龙。  相似文献   

14.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直径4.9厘米。环内雕刻双兔望月图:图案上端正中以"骨朵云"拱托月亮,其下是一棵结有七个果的荔枝树,树下有一对玉兔作望月状。大兔胸前有一灵  相似文献   

15.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高6.6厘米,宽4.3厘米,重36.8克,画面中部有两只鹿,较大的一只回首仰视另一只。两只鹿之间有枫叶,左下角雕一棵灵芝,右下角雕一株柞树,所表现的意境安宁祥和辽金元时期的玉雕常以狩猎活动为母题。  相似文献   

16.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通长1 1 .3厘米、中宽6.7厘米,重284.9克二绦环由中心方和左右小方3个金镶带跨组成,是绦带上的带头所镶嵌的玉龙饰为青白玉质,表面有水锈沁,其中心方为厚水锈,局部呈"鸡骨白",中心方降龙,四爪,鬃毛、须毛向前飘,龙周围有卷头云纹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19,(4)
正鲁荒王墓被称为"大明第一王墓"。保存完好,出土文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稀世罕见的珍品,对研究明代初年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例如:九旒冕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件明初亲王王冠实物,黄色缎织金云龙纹袍具有鲜明的蒙元特色,出土的戗金漆器填补了漆器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8.
文物鉴赏     
<正>战国上图:长37厘米,宽14厘米,厚4.6厘米,孔径2.5厘米;下图:长9.3厘米,宽24.3厘米,厚5.5厘米,孔径2.5厘米。1972年江陵纪南城外南郊红光村出土。墓中出土彩绘石编磬共25件,保存基本完好,而且音质优美,音域广阔,音响清脆,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先秦石编磬,如今仍能演奏出十分悦耳的乐曲。  相似文献   

19.
②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此剑铸造精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至今仍寒光袭人。  相似文献   

20.
文物鉴赏     
<正>青白瓷莲纹温碗酒注宋,蕲春漕河宋墓出土。注子高16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8.2厘米;碗高13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0.9厘米。酒器,由温碗及酒注组合而成,温酒时碗中注入温水,将注子中的酒加热。此器造型规整,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