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东辉 《法商研究》2021,38(6):61-72
基于获得更高的搜索广告收入和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 ,搜索引擎公司往往通过搜索偏见和恶意屏蔽等操纵搜索结果行为实施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目前我国适用反垄断法规制操纵搜索结果行为面临指导理论滞后、双边市场界定细则缺失、未将操纵搜索结果作为新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予以枚举、专业的搜索中立监测机构缺位等诸多困境.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欧盟有关搜索引擎操纵搜索结果行为的反垄断执法经验,明确规定反垄断法适用的理论基础和条件,确立双边市场的界定标准,具体列举操纵搜索结果的行为样态,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者实施有限的举证责任倒置以及成立专业的搜索服务监测机构.  相似文献   

2.
《北方法学》2019,(3):54-63
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行为在带来自身与用户利益"双赢"的背后,也成为了诸多网络犯罪的帮凶,由此中外司法实践已拉开其合法性论证的序幕。竞价排名的巨大社会危害与当前法律监管救济的不足决定了对其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认为搜索引擎仅是虚假信息传播的"管道"从而可根据技术中立原则游离于刑法规制范围之外,以及其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审查义务便可"进港避风"从而否定帮助犯责任的观点均不能成立。在肯定刑法规制必要的前提下,基于对搜索引擎广告行为与信息检索服务行为的双重性质界定,现行法下可直接以虚假广告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中的重罪论处,而在与竞价企业刑事责任不协调时则宜依据共犯原理处罚。但为维护网络公众利益和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刑法在规制竞价排名时应保持谦抑态度,可通过严格"明知"的司法认定、限定刑法处罚的竞价领域以及确立搜索服务商的从宽处罚事由等实现刑法的有限规制。  相似文献   

3.
张铮 《法制与社会》2010,(4):71-72,82
搜索引擎行业作为网络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伴随着搜索引擎行业的兴起,相关的法律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对搜索引擎行业经营主体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促进搜索引擎行业健康发展,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界定搜索引擎行业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行业存在的垄断、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侵权、隐私权侵害等法律问题,并进而对搜索引擎行业的法律规制进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仲春  王政宇 《人民司法》2022,(13):21-26+58
平台之间筑起高墙使得公众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效率与可能性大幅降低;搜索引擎的市场竞争也受到上游信息要素市场的牵制。鉴于法律与技术的双重困境,裁判者在处理互联互通纠纷过程中需借助利益衡量工具。在信息搜索领域的利益衡量中,最为明显的利益冲突便是内容提供者(源网站)、服务提供者(搜索引擎)、公共利益(用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当源网站所受损害已经尽可能降至最小,而背后公共利益又难以忽视时,从比例原则视角来看,推进搜索领域的互联互通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该领域互联互通的司法审判应关注背后的社会公共利益、探索恶意不兼容条款规制路径,及时维护竞争者权益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融通、资源的共事以及民间借贷市场的持续昌盛,P2P网络借贷平台飞速发展.从2007年第一个P2P网络借贷平台开始营业至今,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借贷平台,它有效改善了信贷市场供求的平衡.但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管框架和法律规制,P2P网络借贷平台逐渐呈现了跨界违规等旁逸斜出的发展,甚至是非法集资.本文将从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在中国的兴起出发,以我国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形成的经营模式为基础,分析探讨不同模式及模式下经营行为的合法性.此外,本文将梳理监管机构对行业的监管思路,评析发达国家的监管策略,并结合我国国情,从法律监管角度提出立法及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娜 《法制与社会》2013,(20):277-278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能够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快捷、有效的获得信息资源,作为搜索引擎的主要盈利模式的竞价排名,也为网络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与此同时,竞价排名也引起了种种问题,对网络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亟待进一步完善竞价排名的法律规制。本文通过对竞价排名基本理念的阐释,对竞价排名服务存在问题的剖析,进而提出完善竞价排名法律规制的建议,以期保障网络经济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交易、监管中面临的若干法律问题,并对我国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交易、监管的法律规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和搜索信息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的发展中,为了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检索和查找,发明了搜索引擎技术.搜索引擎可以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搜索引擎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用户检索和查找信息的效率.虽然搜索引擎具有诸多优点,但是用户在搜索平台上获得的信息却需要自己进行甄别,否则就容易陷入虚假信息的欺骗之中.所以,搜索引擎在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时候,首先要保证信息的正确性,要保证为用户提供正确实用信息.本文主要介绍了搜索引擎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讨论了搜索引擎中的虚假信息欺诈行为对用户造成的危害,以及搜索平台的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近年来的新兴词汇,随着“人肉搜索”的多起标志性事件在互联网中甚嚣尘上,“网络暴力”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及社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本文试将“人肉搜索”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个人隐私权、名誉权保护,与社会公众的言论自由、知情权以及舆论监督权等之间发生权利冲突时,应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等)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剖析,从而探索“人肉搜索”现象的现实性意义以及对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检索方式,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但其不恰当的使用也会导致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受到侵犯,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但是我国现存法律并未直接涉及到"人肉搜索"侵权保护的问题上。本文从"人肉搜索"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肉搜索造成的危害,折射出的法律问题等进行分析整合,对如何规制"人肉搜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号码检索是最直接、最常用到的专利检索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由于各国编号体系及网站设置不统一,使得检索时经常无法找到需要的信息.要想准确地找到某篇专利文献,除了要熟悉各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库内容之外,还必须要对各国号码背后的编号体系甚至专利发展沿革和企业策略有所了解.选取了几个常见国家--英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号码检索案例,以此为例详细介绍了现有的几国免费检索系统和号码检索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搜查程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搜查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侦查手段,与公民的诸多基本权利密切相关.它的实施,充斥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平衡.因此,为了防止搜查权的滥用,就必须通过程序对其进行合理的限制.本文通过与国外相关程序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搜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搜查程序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3.
Legal and practical context: On the execution of a Search Order, the Supervising Solicitorensures that fair play is observed by the claimant's searchparty in circumstances which are always stressful and oftenemotional. With the rise of computer imaging orders, the lengthof time taken at the defendant's premises has increased andit frequently falls to the supervising solicitor to undertakeany post-execution search and review of the computer evidence.It all adds to the expense. This article offers suggestionsto ensure that the parties' positions are safe-guarded but theimpact of computer evidence is properly managed. Key points: The article sets out the history of the role of the supervisingsolicitor in the execution of a Search Order and how that rolehas evolved. The article then looks at the increased importanceof securing evidence held on computers during the Search Orderand the resultant impact. Suggestions are made as to the futuredrafting and conduct of Search Orders to ensure that the evidence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are safe-guarded but with aneye to controlling costs. The claimant's solicitors do not havethe luxury of time to debate these issues when preparing forits application. It is hop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the key points. Conclusions: The article brings to light many issues which ought to be consideredprior to the making of a Search Order. The suggestions offeredrely on the court taking a pro-active role and the claimantconducting proper due diligence.  相似文献   

14.
刑事搜查是对公民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住宅权和隐私权等宪法基本权利的强制干预,其理论基础是达致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与平衡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现有立法关于刑事搜查的规定简单粗疏,侦查机关僭越立法权限加以合目的性解释,并在执法中效率优先兼顾程序,因此,需要对刑事搜查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合意性搜查制度:基础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意性搜查的法理基础存在于其搜查必要性与被搜查人自由意志的双重保证之上。在西方法治国家,合意性搜查是一种运用范围较广、但又受到严格的程序规制的任意性侦查行为。而在我国,合意性搜查在侦查实践中尽管普遍存在并运行良好,但却处于立法缺失的无序状态。基于对现行制度的考察与法治国家的经验借鉴,应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合意性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Two vectors in development policy can clearly be seen in today's world. The first is globalization, the current dominant trend. The seco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principle that, although formally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community, is still far from being implemented in real life. In this context, it is vital to determine the link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further link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protest movements that have emerged in reaction to the negativ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glob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涉及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犯罪案件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电子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电子证据由于存在于虚拟空间,因而具有特殊性,必然会给刑事搜查带来全新的挑战.刑事搜查具有强制性、特定性、扩展性、公开性的特征,从刑事搜查的特征出发来考量电子证据,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体系尤其是对电子证据的刑事搜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肉搜索作为独特的网络现象,是一把双刃剑,在其发挥舆论监督、打击罪犯和强化社会道德压力等正面功能的同时,也存在着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影响政府公信力等负面功能。因此,从立法层面加强对人肉搜索的规范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对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防止网络暴力等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初论刑事附带搜查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附带搜查是现代刑事诉讼搜查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初步探讨了附带搜查的法理依据 ,对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刑事附带搜查的立法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搜查制度进行了评析 ,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搜查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