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芳 《人事天地》2010,(34):1-1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您可不可以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有大风雨、烈日和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这位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了许多麦穗。因为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虫害,麦穗比平常还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2.
正前几天在图书馆翻阅图书,看到一篇台湾作家林清玄《空心看世界》的文章,里面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水田边长了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更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说。"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亮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说:"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他回答说:"一般人  相似文献   

3.
<正>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北风自以为力气大,使足了劲向农夫一顿猛吹,瑟瑟发抖的农夫反而裹紧了外衣。南风却是向农夫轻抚慢拂,送去温暖熏风,让农夫遍体发热,自己脱下了衣服。这则寓言说明,"以人为本"的软性方法能顺应人的内在需求,往往比生硬的"角力式"刚性方法好用得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道"与西方"基督教上帝说",在世界观上都绽放出大视野和高境界的动态整体观。不过文明之发展,却使这种整体观在建立差异或"他者"中被打破。人类在追求由多样性"他者"构成的物质文化享受的同时,也陷入无穷"他者"统治的异化之中。特别是人们在使"最高价值自行废黜"的同时,也使人们精神有如在"荒漠的荒漠"中变得孤独恐惧。西方在不断解构"形而上学"的浪潮中,已经使上帝说的合法性日益受到质疑。海德格尔所谓"还只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这个"上帝"最终只能归结为不能被解构的"天道"。  相似文献   

5.
章睿齐 《人事天地》2010,(21):61-61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丽、智慧、财富你选择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智慧!"由此可见,智慧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成功的花,总是长在高高的山巅。上帝给了每个人摘花的机会,但是上帝不会给每个人都发一把云梯,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440年,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被委任雕刻一座雕像。今天,这座雕像仍然伫立在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屋顶上。但是当菲迪亚斯完成雕像,要求支薪时,雅典市的会计官却拒绝了。他说:"这座雕像伫立在殿堂屋顶,而殿堂又位于雅典最高的山坡上,你为什么把雕像的后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美丽?没人能看到雕像背面!"菲迪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见的。"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者,你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如同菲迪亚斯的雕像一样,它背后所裸露的,无论是粗糙的岩石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丽、智慧、财富你选择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智慧!"由此可见,智慧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成功的花,总是长在高高的山巅.上帝给了每个人摘花的机会,但是上帝不会给每个人都发一把云梯,让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摘到花朵.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开动脑筋,为自己打造一把云梯,并依靠这把云梯直达梦想的巅峰.所谓"云梯",并非投机钻营、不择手段,而是依靠智慧得出一种聪明的技巧,怎样让陌生的公众注意你、接受你.  相似文献   

8.
犹太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斐洛,从调和犹太教和柏拉图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上帝问题,通过上帝与逻各斯的关系解决了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无意间为基督教的上帝论和末世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他的逻各斯理论也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则故事: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农夫,花巨资买下一块土地,但是这块土地贫瘠,种不了任何农作物,而且灌木丛中竟然藏着许多响尾蛇.他非常沮丧.但后来他创新思路,在响尾蛇上做文章,于是开始饲养响尾蛇,生产响尾蛇罐头,将蛇的毒液提取出来作为血清销售.没多久把整个农庄变为响尾蛇村,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参观.这位农夫的实践表明:走出困境必须创新;创新走向成功,创新铸就辉煌.  相似文献   

10.
《上帝之城》第十五和十六卷围绕"复活之子"的观念,论述了"希望求告上帝的名"与教会论之间的关系,阐释了教会作为地上之城的羁旅的含义。本文指出奥古斯丁历史哲学视野下教会的福音性本质,即教会是流动着的爱的会幕。奥古斯丁又把这种福音性的爱进一步表达为公民的责任,告诫教会不仅要警惕他自身与世俗的权柄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警惕以在天的权柄即在上帝之名下拥有权柄介入世俗共同体的界限。奥古斯丁以他对教会的福音性理解诠释了"为我们的上帝"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上帝,但中国的上帝与西方的不一样。西方上帝与人的关系是超越的、断裂的,而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天人互益的关系,是连续的,彼此没有超越性,更多地体现出人的自由纬度和人的自由性。所以,中国传统的天道比西方的上帝更具包容性。未来中国民族文化重建并不靠请回上帝来完成,而是在人性与天性中寻找平衡,建立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这是我们向基督教文化学习时应该有的态度,也是儒学重建的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超人"学说是尼采分析了欧洲19世纪"堕落"、"虚无"、"颓废"的特征后,为治愈西方文明衰落而开出的一剂药方,也是为人类设计的一种"理想目标","超人"学说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尼采深受19世纪中后期蔓延起来的悲观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漫长的中世纪中,基督教一直是欧洲人的精神支柱,但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文主义对上帝几番征伐,特别是19世纪细胞学和进化论的建立,揭穿了上帝创造人类的神话以及人类原罪的训条,导致了人类对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是一句犹太谚语。其意多歧,但“发笑”而不是“发怒”,至少说明,即使是上帝也往往对人类的思考持赞许的态度。思考可以减少盲从,思考可以理智地生活,思考也可以使人们相互理解,和谐地共存于一个蓝天下。历史是有含金量的,这绝不仅仅是说新世界需要科学  相似文献   

14.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一九二一年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一位执行长夏布(Schwab)。许多记者访问卡内基时问:"为什么是他?"卡内基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也是他  相似文献   

15.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亮点并在我国逐渐兴起。本文以铜仁市碧江区工业园区为例,结合黔东工业聚集区,依托"农夫山泉、好彩头食品"等龙头企业,对铜仁市黔东工业聚集区发展工业旅游的现状和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幽默 漫画     
《人事天地》2012,(5):67
相亲有一位小伙子,特吝啬,多次相亲都没有成,父母很着急。这天,又委托媒人领着他去一位姑娘家相亲。相亲后,小伙子没有表态,媒人问:"怎么样,相中没有?"小伙子说:"就是嘴太大了,嘴唇太厚。"媒人说:"这有什么不好吗?"小伙子说:"当然了,化起妆来多浪费口红啊。"  相似文献   

17.
乔治·奥威尔在《查尔斯·狄更斯》一文中,曾以一个表示不确定性的副词"几乎"(almost),来形容他的这位同胞的创作倾向:马克思主义者说他"几乎"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天主教徒说他"几乎"是个天主教徒,而他们又都说他是个无产阶级(或者像切斯特顿会说的那样,"穷人")的卫士。在另一方  相似文献   

18.
德福配称的价值祈向--从卢梭、康德到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与崇高两种价值在人的活动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历来众说纷纭.卢梭在确认幸福祈向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同时,以"良心论"、"双重关系说"来呼唤被时代放逐的崇高;康德把两个具有独立格位的价值--德行与幸福的精确配置贞定为人的终极眷注,通过悬设上帝与灵魂不朽来圆至善之梦;马克思肯认了德福配称的价值运思,指明和勾画了人类幸福与崇高完整实现的历史条件及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9.
智慧人生     
《人事天地》2006,(12):44-44
不准抄袭,嗯?;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只答一题;攻心战;农夫和学者。  相似文献   

20.
幽默     
正满脑袋鬼点子的小朋友儿子跟我商量:"妈妈,春节期间咱家来客人时你别总说我,给我留点儿面子。"我笑道:"你也得表现好点儿。"儿子说:"我肯定特别乖。"我问:"那要有人问你成绩呢?"儿子说:"你就赶紧反问他年终奖,也让他哑口无言。"学魔术的好处老公带儿子看魔术专场演出回来,儿子很兴奋比划着对我说:"妈妈,那个变活鱼的节目真精彩,那个叔叔把鱼竿一抛,就从我们身旁钓上一条鱼。我也想学魔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