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病司法鉴定既包含生物学或者医学的知识,又包括法学的知识,是医学与法律的结合。对于精神病的司法鉴定,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伦理道德意识或者权利意识也深蕴其中。因此,以权利为视角对精神病司法鉴定进行分析,并且在权利的基础上达到精神病被告人和国家、社会以及受害人的利益平衡,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患者治疗协议作为精神病患者诊疗档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签署主体混乱已引发多起非精神病患者“被精神病”的案例。因而,本文建议缩小合法签署主体为有一定认知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本人、监护人、公安机关三类,以维护精神病患者自身利益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司法鉴定管理的角度着眼,今后应加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加强鉴定机构规范化管理和鉴定人队伍建设;严格鉴定程序和规范;努力改善司法鉴定执业环境;尽快适应新《刑事诉讼法》涉及司法鉴定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4.
论影响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一致性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要求重新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案件渐年增多,而鉴定结论(包括医学诊断结论、法定能力评定等)不一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司法机关审理案件中的难题。本文试从学科方面、鉴定方式、鉴定标准、共患疾病、法律制度等14个方面分析了重复鉴定导致结论不同原因,并从①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有关法律法规;②健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管理体制;③制定统一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标准;④建立完善的鉴定结论质证制度和采信制度;⑤健全鉴定人的审批制度;⑥改进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制度;⑦提高鉴定质量;⑧复核鉴定或重新鉴定时要慎重;⑨健全鉴定人的培训与考核制度等9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被告人可能是精神病人的刑事案件而言,精神病司法鉴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精神病司法鉴定具有保护被告人权利及保卫社会的双重功能,也具有实体法及程序法上的意义。然而,在鉴定操作中,精神病司法鉴定具有自身方面的障碍因素,还受到社会舆论、政治、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如为保证精神病司法鉴定尽量达到客观性的要求,设置相关的控制性机制确有其必要,这其中包括司法鉴定职业主义方面、诉讼程序方面、实体法方面,等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存在司法鉴定启动权方面的分配不够合理、司法鉴定主体不够明确、鉴定人准入资质标准不一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司法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成为进一步提升司法实务活动质量的刚需。因此,文章主张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在改进时应当坚持程序正当原则、保证社会公平以及实现权责一致,充分结合我国国情,以期实现社会公平和精神病人权益保障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7.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无精神病74例案例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 YH  Kang M 《法医学杂志》2006,22(2):135-136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无精神病案例的特点及转归。方法对74例无精神病案例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结果无精神病案例占鉴定总数的5.7%。被鉴定人作案动机明确,自我保护良好,鉴定后“精神症状”消失。结论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无精神病案例的司法鉴定,应特别注意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识别,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8.
诱惑侦查与诱骗犯罪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诱惑侦查给刑事法学和司法实践提出的问题案例一:张某曾因贩买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满释放后又参与贩毒活动但未获证据,公安机关获悉张某有数量较大的毒品准备出卖正寻找买主,为此,公安机关为特情人员刘某(有吸食毒品史)提供资金让其向张某购买海洛因60克。刘某与张某约定交易的时间、地点及联络方法后,将此情报密报公安机关。在张某与刘某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联系方法进行交易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案例二:某市为打击毒品犯罪,给公安机关下达了缉获毒品的数量指标,公安机关层层分解到有关部门及干警并与年度…  相似文献   

9.
王楠 《法制与社会》2013,(10):120-121
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对于被怀疑有精神障碍的行为人,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神病鉴定,而精神病鉴定对于刑事案件真相的查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关乎到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和程序正义问题。本文通过在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的工作发现,由于我国在立法上对于精神病鉴定方面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细则,可操作性很差,同时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需要处理的案件量和办案压力较大,一些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存在问题,因此在刑事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一些处于刑事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在精神病鉴定程序启动与否的问题上不能很好地把握,或者在启动精神病鉴定的动机上存在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司法实践中一些问题的出现。本文通过对刑事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在立法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刑事侦查阶段改进精神病鉴定启动程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必须通过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或者实验室资质认定,其中包括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法医精神病的特性决定了该领域认可风险很高。通过对该领域的六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四个认可评审重点要素进行了分析,以控制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认可风险、统一认可尺度,为司法鉴定机构认可试点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进而促进我国法医精神病鉴定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徐凯 《政府法制》2011,(15):16-17
应当对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进行改造,这是学界共识;没有达成共识的是,如何改造。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种,由于精神病人可能免予刑事处罚,因此这是刑事诉讼程序设计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往往左右司法判决。  相似文献   

12.
57例无精神病司法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无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精神病作案的动机和目的,作案方式,案后自我保护能力,"精神症状"及提出鉴定的理由均具有一定的特点。结论: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无精神病案例的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13.
郭华 《法学家》2012,(2):121-136,179
精神病鉴定因涉及精神病医学、心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而呈现出复杂性。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精神病医学的发展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精神病鉴定制度的发展,甚至影响了鉴定程序启动的正常展开。精神病鉴定制度的不完善及其程序启动的失当又导致实践中出现精神病鉴定的乱象。从司法鉴定实践中可以发现,精神病鉴定本身的可靠程度以及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与鉴定启动、鉴定结果选择等具有内在的互动性。尽管精神病鉴定制度无力解决精神病医学不发达的根本性问题,但科学的精神病鉴定制度对精神病鉴定技术、鉴定能力与鉴定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0月4日,某县村民张某的儿子张××在与邻居朱某争吵中,持刀将朱某刺死.案发后张某帮助其子洗掉身上的血迹,扔掉作案时穿的布鞋,掩埋掉杀人凶器,并将其子送到外地躲藏,在公安机关侦破此案过程中,张某谎称不知其子去向.后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张××被抓获归案,在预审过程中,经鉴定认定:张××患有精神病,实施危害行为时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依法不应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监外执行期满由哪个机关办理释放手续?编辑同志:张某因强奸罪于1986年6月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户口和粮食关系亦被注销。因其患有下肢瘫痪的严重疾病,法院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并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管。时至1996年3月,张某病情未愈,但所判刑期已满,其家属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应如何办理重新收押手续?编辑同志:我院在办理一起杀人案时,遇到这种情况:被告人被逮捕后,公安机关对其作了精神病司法鉴定。经鉴定,其为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便将其释放,后检察机关履行侦查监督职能,对其重新鉴定,否定了原鉴定结论,被告人应负全部刑...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法医学的鉴定中 ,对一些较为特殊的以旧伤诈伤或者伤诈伤的案件鉴定正确把握较为困难 ,笔者遇到 4例 ,报道如下 :1 案例简介案例 1 张某 ,男 ,4 0岁 ,某厂工人。因涉嫌盗窃杀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后证据不足释放 ,张某称自己左手腕被民警用绳捆绑时损伤要求赔偿。 6个月后以正中神经损伤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轻伤 ,起诉民警刑讯逼供 ,并多次上访。复检 :左手腕有疤痕 ,并且上臂较细。调查当事民警 ,有用绳子捆绑的事实 ,调阅病历发现张某在 5年前曾被电击 ,致左手腕击伤 ,并附有肌电图报告 :左正中神经损伤。 案例 2 李某 ,…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中,存在着诸如司法精神病鉴定程序的启动、鉴定依据标准等许多不健全之处。司法精神病鉴定在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以及对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充分了解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规范提高该制度的实际效用。本文就将从民意角度窥探我国的精神病鉴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脑功能异常区以及异常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采用事件相关的图片线索诱导一中性线索反应模式的fMRI扫描,对司法鉴定为精神病患者进行的探索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双侧大脑额叶、颞叶区域存在多个脑功能激活区。因此,脑功能成像(fMRI)可以作为肇事肇祸精神病司法鉴定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我防治院接受一例涉及多人的感应性精神病鉴定案例,特整理出来供同道参考。1案情摘要本例涉案共3名被鉴定人:王某,60岁,汉族,文盲,农民;其妻任某,60岁,汉族,文盲,家务;其三子王某某,未婚,汉族,初中文化,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