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二师三十三团加工总厂的职工刘翠英,同事和街坊邻居们都会赞不绝口。她孝敬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受到大家的好评。今年47岁的刘翠英,曾经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能干,女儿乖巧听话,公婆能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确实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女儿16岁时,丈夫在意外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一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0,(13)
<正>我今年53岁,家住江西省莲花县南岭乡岭水村。打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亿万农民就有了好光景。我夫妻俩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每年还饲养一些家禽家畜以补家用。后来我凭着缝纫手艺到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妻子在家里种地、带孩子。没几年功夫,家里有了一些积蓄,孩子们的学杂费不用愁了。  相似文献   

3.
张小雷 《党建》2010,(2):53-53
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原名徐懋恂,字师陶,又名徐立华,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从小家里很穷,4岁丧母,父兄种田,终年劳作,一家仍不得温饱。为了不使孩子成为睁眼瞎,父亲省吃俭用让他上了6年私塾。  相似文献   

4.
张小雷 《世纪风采》2009,(10):46-46
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原名徐懋恂,字师陶,又名徐立华,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从小家里很穷,4岁丧母,父兄种田,终年劳作,一家仍不得温饱。为了不使孩子成为睁眼瞎,父亲省吃俭用让他上了6年私塾。  相似文献   

5.
文惠 《党课》2011,(10):90-91
普通人过日子,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20多年的家庭生活,我摸出了一条家庭理财之道,那就是我家独创的“家庭消费理财月报表”。20多年前,我在西北高原藏区工作,家里有两个孩子,一共4口人,我们每月几百元的收入常常“超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尚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照管,或寄托在亲戚朋友家,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孩子。  相似文献   

7.
由于川东武装斗争失败,地下党党员李泽海被叛徒出卖遭逮捕。后关在了有着人间‘活棺材’之称的国民党重庆渣滓洞监狱。1949年“11·27”大屠杀中,他身中两枪后死里逃生……苦命的孩子17岁加入地下党,19岁不幸被捕1929年6月15日,李泽海出生在四川省遂宁横山镇一个小商贩家庭。李泽海的父亲李春和在家里排行老三,是当地有名的卖油匠。  相似文献   

8.
爱洒家园     
人常说:后妈难当。可农十三师红星二场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食品加工厂女职工陈梅用无私的爱让曾经残缺的家庭处处洋溢着温馨幸福。在这个家里,她是孩子的好妈妈,婆婆的好儿媳,丈夫的好妻子。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手机费得自己“挣”在英国父母的观念里,让孩子们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远比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家长的给予来得重要。所以,家长一般都会将家庭的经济状况告知孩子,父母如何给孩子零花钱也会取决于家庭状况,家境比较好的孩子,零花钱会多些,家境差的就会少些。但不管是多是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9):24-26
<正>我出生在长春市双阳区(当时为双阳县)鹿乡镇王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在我十七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扔下我们6个未成年的孩子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年纪轻轻的我饱尝了过苦日子的艰辛。初中毕业后我回乡务农,因为兄妹当中我最大,自然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生活的苦涩,磨砺出我万  相似文献   

11.
家风     
正这篇文章让我思考与反省:女儿刚满3岁,老话说三岁看老。她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期。这三年,我给了她什么呢?以后,我要继续为她做什么?近两年看了一些儿童心理学书籍,赞同有的理念:创设合适的环境,引导孩子与环境互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什么是合适的环境呢?我想,在传统语境的表达中,应该就是我们所谓的家风了。中国人注重传承,家庭观念很重,在一个家里最宝贵的、最持久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朋友,原来在某大饭店担任餐厅经理,后来餐厅由外面来人承包了,他失去了岗位。饭店安排他到保龄球馆工作。他考虑保龄球馆每天都要开放到午夜,他的孩子正读初中,需要照顾,夫人工作的性质又差不多天天晚上有事,就没有接受这份工作。好在夫人收入不低,他在家里料理家务,每天也有不少事做。可是时间一长,他的脾气却逐渐暴躁起来,同夫人之间的摩擦也时有发生。原来,他有块心病,担心夫人会瞧不起他。夫人偶然问到家里某事做了没有,他就怀疑夫人是指责他没把家里的事办好。但他心里又不服气,认为自己是为支持夫人的工作,照顾家庭才作出了牺牲的。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王达夫,乳名王丙娃,1918年2月出生在四川渠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全家人就靠我爷爷给地主打工来维持一家人半饥半饱的生活。家里穷得连草鞋都买不起,父亲经常打赤脚板。家里只有一床破被子,晚上睡觉时人多不够盖,父亲只得去柴草棚,把草扒开一个洞,钻进去睡觉。父亲4岁时,爷爷得了重病无钱医治,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人世。家里没钱买棺材。只好找了一领破席下葬。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1,(4):51-51
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希鲁兹伯里市一个富裕的医生家庭,他8岁开始上学读书,这时候的他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热衷于收集矿石和昆虫标本,当然这在孩子当中是很普遍的一种爱好,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认为他未来的科学研究乃是儿时兴趣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成都有一名年仅11岁的小学生在接受成都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提出:"除非付钱,否则拒绝采访!"这一与其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先决条件,让人们大感意外。事后,这位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是对的,接受采访为电视台付出了劳动,索取费用是应该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少年儿童,他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每时每刻都感染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在家庭中,有不少身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毫无顾忌地向孩子灌输金钱至上的思想,那么缺少辨别能力的孩子又怎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不是亲人,和亲人一样亲切;不是同乡,彼此的心却贴得更近。今年,来自湖北荆州的4名援疆医疗专家,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八十九团后,生活的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工作的环境还不太熟悉,他们就迫不急待地下到连队看望和结对少数民族亲戚努尔巴哈提。八十九团八连哈萨克族居民努尔巴哈提,就是援疆医生常年结对的亲戚。今年50多岁的努尔巴哈提丈夫10年前去世后,给家里留下了几万元的欠款,还有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努尔巴哈提自食其力靠养10几只羊维持家庭生计,也没有其他的收入。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相似文献   

17.
2001年2月7日是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居住在新津县普兴镇的夏尚林老人家里格外热闹,一大早就有客人陆续来到家里:花桥镇的林水清来了,在新津县城开美容美发店的胡玉华来了,满脸喜气的熊英带着5岁的孩子也来了……他们簇拥着夏老,亲亲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低头族"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里,常会听到细嫩的声音叫着:"爸爸、妈妈,我要玩手机!""低头族"源于网络词汇,是指那些不论何时何地都拿着手机不停摆弄的人们。如今,"低头族"也出现了低龄化的倾向。不少家长发现,只有三五岁的孩子,却已经喜欢上摆弄手机,玩起来还相当熟练,寻找手机中的游戏精准无比,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4,(4):58-58
安吉拉在第3期的《嘹望东方周刊》上撰文说,不久前,朋友圈里有一则轰动性新闻:在英国的一个中国朋友的儿子,被著名的伊顿公学录取。在英国,上伊顿比上牛津、剑桥还要难,学生家庭一般非富即贵,学费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负担的。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凭的是什么呢川、家伙是“放养”长大。  相似文献   

20.
生活百叶窗     
孩子希望父母——父母在家里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许多孩子说,他们很想知道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父母在家里应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使孩子知道父母一天到晚在外忙什么。如可能,父母可偶尔带孩子去单位,让他们感受一下工作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