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鉴于你存在工作作风问题,现对你进行诫勉谈话……请你以后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守住纪律底线……"7月12日、13日,合江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局纪检筹备组根据工作职责和监督权限,分别对林业局、农业局4名存在作风问题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这是合江县派驻纪检筹备组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底,合江县纪委监委向全县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的纪检筹备组全面组建,各派驻机构迅速进入角色,主动"贴近"监督单位开展零距离监督执纪,充分发挥派驻"探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和四川省纪委"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纪检监督"的要求,成都在总结过去派驻纪检员和片区纪工委两个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派驻机构监督执纪问责的路径和方法,把建立健全派驻机构管理新机制贯穿于整个纪检体制改革过程中,在全国率先实现派驻机构全覆盖,积极构建反腐"前哨",确保党内监督无盲区。  相似文献   

3.
派驻监督是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的具体实践,强化派驻监督工作,首先要了解派驻监督的思想渊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派驻监督制度设计和运行流程,但真正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尚需一个过程。强化派驻监督工作需要派驻机构完善清单制度,构建全面覆盖、协调一致的责任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健全工作机制,把制约与监督嵌入权力运行过程,进而有效发挥派驻监督的优势,增强派驻监督的独立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保定市纪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决策部署,深化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新设立派驻纪检组35个,对全市77家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重大改革之后,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派驻机构如何尽快理顺工作关系、把握职责定位、强化监督职能、提高履职能力,将直接影响和左右监督"探头"作用的发挥。明确工作关系,形成监督合  相似文献   

5.
贵州新语     
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派驻监督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中央纪委的决策精神,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扎实推进省级派驻机构全覆盖,不断开创省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省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通讯员刘新明)3月12日,驻益阳市商务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来到市粮食局一名即将操办婚庆事宜的同志的办公室,就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相关文件规定进行了宣读学习。文件宣读学习完毕,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又重点宣读了《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婚庆事宜提醒函》。该同志表示,通过文件和提醒函的学习,自己更进一步知晓了党纪党规红线,定当严格遵守,带头廉洁自律。该同志还主动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到现场监督监察。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明确规定,派驻机构应当重点监督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派驻机构加强对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既是派驻监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也是实现有效监督全覆盖的关键环节,以及提高监督效能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纪委监委聚焦派驻机构监督主责主业,从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入手,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使"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显著增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坚决把政治监督挺在前面,科学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一是聚焦"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廊坊市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首责,联动整合监督力量,攥紧监督拳头,创新监督方式,补齐监督短板,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监督全覆盖全落地。坚持上下贯通,补齐监督短板。推进县级巡察机构、县级派驻机构、乡镇纪委改革,每个县(市、区)设立巡察办和4个巡察组,平均设置综合派驻机构6个,90个乡镇均建立监察办公室,3199个村街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监督无死角、全覆盖。建立"乡镇纪委片区化监督执纪"工作机制,实行交叉监督、联合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长宁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强化问题预警、制度建设、违纪查处构建"三化联动"机制,努力开创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监管新格局,有效促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 及早预防,防微杜渐,问题发现预警"规范化" 谈心谈话"把脉问诊".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全覆盖谈心谈话,县领导与联系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不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提醒谈话或诫勉谈话,疏导问题"症结".推行"七必谈"制度,切实打开干部心结,凝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派驻+机关"同频共振。派驻机构改革以来,及时建立分管领导包片联系制度,统筹协调6个监督检查室和9个派驻机构的监督工作,明确定期会商、任务交办、协作联动三项工作机制,采取力量互借、协同监督、集体研判,以及有计划抽调派驻机构干部到机关轮训等形式,实现监督检查力量融合、上下联动,解决了派驻机构人手力量不足和专业能力短板问题,有效推动  相似文献   

12.
正德江县在全县国家公职人员中推行廉政勤政提问谈话工作机制,做到无病常防"护正树"、初病早诊"正歪树"、有病快疗"治病树",从而有效监督教育干部提高廉政意识和规范权力运行。"这次谈话,既是提醒,又是鼓励,让我感受到了纪律的严肃,组织的关爱。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更加苦干实干,切实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真履职,切实尽责。"近日,一名干部在接受德江县纪委提醒谈话时表态。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德江县在践行"四种  相似文献   

13.
<正>干部谈话是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些干部走上违法乱纪、贪污腐化"不归路",往往是在成长进步最为紧要环节缺乏来自组织的提醒、告诫、警示,导致错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最终无法挽回。因此,要进一步强化谈话的监督功能,将教育监督贯穿谈前、谈中、谈后全程,以动态跟进、无缝衔接的模式,促进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要做足谈前功夫,超前把脉确诊。谈话之前,应提前了解谈话对象基本情况,做好谈话预案,确保有备而谈,把握谈话主动权。一是用好"摸"字诀,掌握确凿情况。要采取翻阅个人档案、查看资料、核实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4.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执纪的时代要求下,还有相当一些党员干部尚不了解什么是"谈话函询",以致思想上还存在诸多模糊认识。为此,本刊编辑部根据读者建议,以媒体视角对"谈话函询"这一执纪方式进行观察解析,旨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适应监督执纪新常态,正确对待不期然间可能面临的"谈话函询"。  相似文献   

15.
正黔南州贵定县紧扣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设置约谈"清风茶室",寓清正廉洁于清茶之中,有针对性地约谈党员干部,将谈话提醒作为加强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黔南州贵定县在全面从严治党、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过程中,设置约谈"清风茶室",并准备了绿茶、红茶、苦丁茶三种茶,根据约谈对象类别,待以不同的茶。通过喝茶道廉,将谈话提醒作为加强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着眼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16.
正大通县纪委监委不断加强对派驻监督工作的部署推动和引导指导,立足职责、积极探索,在派驻监督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四个一"工作模式,努力实现派驻监督清单量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周一安排"推动派驻监督量化。聚焦"监督什么"的问题,校准监督"探头",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被监督单位职责和廉政风险点,  相似文献   

17.
正制定"一意见两方案",加强派驻机构建设,成立第五巡视组,不断强化巡视监督作用,实现巡视、派驻监督"两覆盖";制定印发"三个提名考察办法",规范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工作,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建立各级纪检监察班子备用人选库,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聚焦主责主业,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夯实基层纪检监察力量,强化自身监督,"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成果丰硕……通过上述坚强有力的系列"组合拳",2015年,省纪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8月下旬,遂宁市派驻纪检机构改革实行"综合派驻制度",派驻16个纪检组全覆盖分类监察全市84个部门和机构。其中,遂宁市纪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组要监督住建、规划、交运、城管、人防5家单位。如何确保监督达到同等深度,避免"浮在表面",这是市纪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组面临的重要课题。三项任务八项工作综合派驻要深入,主体责任以及各个部门的主体能动性不能少。市住建局纪检组到位后从抓规范、抓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阅读廊坊市纪委监委实施"四位一体"监督监测评估,为政治生态精准画像,探索建立县级和市直部门两套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实现监督效力最大化。为履行好监督首责,今年以来,廊坊市纪委监委深化构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位一体"监督格局,做精做实日常监督,为营造风清气正的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3)
正贯彻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要求,掌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必须切实转变执纪理念和方式,注重抓早抓小,做深做细做实约谈诫勉等批评教育工作,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严明的纪律体现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一是做常信访谈话,及时提醒预警。信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