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919年12月的一天,位于苏俄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办公室迎来了几名特殊的中国客人,他们是"中国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的遗孀张含光及其子女。列宁亲切接见了他们,夸赞任辅臣"是勇敢的战士,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优秀的布尔什维克,杰出的华工领袖,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2.
正马宁(1909—2001),原名黄振村,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取马克思和列宁名字之一,为自己改名马宁。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曾参加"左联"。1931年赴南洋,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地下工作。次年春到新加坡,编辑出版《南洋文艺》,创作不少反映马来西亚人民生活的作品。1934年因病返国。七  相似文献   

3.
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内部不存在阶级斗争。其理由:一,列宁曾明确指出:“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  相似文献   

4.
杨伟民 《党建文汇》2002,(12):32-32
20世纪末,俄罗斯曾有人提出,将列宁遗体从莫斯科红场迁往圣彼得堡的沃尔科夫公墓。据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实现列宁希望和母亲安葬在一起的遗愿。然而,这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事实证明难以兑现。这是因为:一、列宁临终前未曾有过这样的表态;二、列宁墓是克里姆林宫的一部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任何人不得破坏人类文化遗产;三、列宁遗体的保存在世界殡葬史上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5.
十一月十三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学习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工农业及各条战线上的先进生产者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青年积极分子。下面是其中一部分人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6.
<正>1950年9月上旬,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召开的外事座谈会上,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并且对他说:"您作为一名旅俄华工的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两次代表大会,并能三次见到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确实是位了不起的中国人!"周总理所指的这位老人名叫刘泽荣,曾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是最早活跃在共产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冯建福 《奋斗》2014,(9):50-51
他早年写作,却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后来成了作家,又始终不忘自己曾是战士。他是将作家与战士集于一身的人。 一 吴越,原名吴春恒,江苏泗阳人,是一位在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文学前辈。他的革命生涯从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开始,1930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后从事民运与武装斗争,1939年调新四军工作,1941年亲历“皖南事变”被俘,囚于上饶集中营,遭非人摧残。1942年参与领导茅家岭暴动出狱,进入武夷山中,流转千余里,1943年到达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8.
在参加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战士中,有数万名炎黄子孙,他们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被招募或拐骗赴俄劳作的华工。1920年3月29日,在俄共(布)“九大”的报告中,列宁赞誉他们为“国际主义战士”、“我们同盟军中一支最忠诚的队伍”。在这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中,出生于沈阳的包其三(又作包清三、包吉山),从1918年到1923年,在苏俄大地血战5载,为捍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树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联合反帝斗争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历史。作为当时两国革命的最高领袖,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也为后人津津乐道。据说,列宁将孙中山于1918年发给苏俄政府支持其反帝斗争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而孙中山也曾经称列宁为"革命圣人"。就在2010年,台湾政坛还曾就列宁是否嘲笑过孙中山"如少女般天真"而争得不可开交。这都给人一种错觉: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一定非常好。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仔细梳理和甄别史料可以知道,列宁和孙中山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摘     
《湘潮》1989,(9)
最先提出国共合作的是列宁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列宁亲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列宁接见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另一件是委派代表马林等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斡旋国共两党合作。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了莫斯科远东会议,中国代.表30余人,有共产党、国民党等各方代表。会上,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团,  相似文献   

11.
在武夷山大安村,流传着一个彭德怀与挑夫的动人故事。这位当年的挑夫名叫暨财生,生于1918年,是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人。土地革命时期,大安是方志敏、邵式平、黄道打造的赣东北苏区的一处亮点,后为中央苏区一部分。1933年1月,15岁的暨财生参加了红军。不久,暨财生和闽北25名红军战士一起被抽调  相似文献   

12.
正《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在1915年写的一篇笔记体短文,全文共2800字。1914—1916年,列宁被迫侨居在瑞士的伯尔尼,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写了很多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就写在《哲学》笔记本中,是其学习哲学过程中体会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列宁曾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  相似文献   

13.
蒋元明 《前线》2010,(6):66-66
<正>有这么一位游击队员,一个终老在土地上的普通的默默无闻的人,可他却是一个真正的《集结号》式的战士。他1946年2月参加游击队,曾先后转战广东、广西数地,枪林弹雨,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受到接见,列宁在刘绍周的证件上亲笔批示 参加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并受到列宁的再次单独接见,刘绍周胸中的理想更加明确了.而此时,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巴黎和会给中国的唯一"好处"就是归还被德国人抢去的天文仪器,而被德国强占的胶东半岛,竟然由日本来接收!中国政府认识到,在西方列强那儿中国是得不到安全保障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仲夏的周末,笔者在北京东城区校尉胡同中央美术学院宿舍,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素描《周总理像》作者伍必端。 伍必端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15岁时就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木刻作品《血的仇恨》,曾引起哄动。他还创作过《列宁与中国志愿战士》、《鲁迅先生像》等版画精品,获得过中国版画艺术最高奖——鲁迅奖。几十年来,多次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举办过画展。 76岁高龄的伍老声情并茂地向笔者  相似文献   

16.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党的好干部、部队的优秀政治工作者,是中国人民的好战士。”这是军委装甲兵部队对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少将邱相田同志的评价。 邱相田是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人,1930年参加  相似文献   

17.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7,(10):49-51
在中共一大的15位参加者中,有两位外国人.他们分别是俄国人、共产国际使者尼科尔斯基和荷兰人、曾担任过列宁工作秘书而由列宁推荐来华的共产国际正式使华代表马林.  相似文献   

18.
《青年团的任务》,是列宁一九二○年十月二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演说。在这篇演说中,列宁讲了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东西。它的内容极其丰富,思想极其深刻,是我们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9.
刘峰 《党史博览》2011,(5):48-49
马林是一位荷兰人,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马林受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派遣来华,于1921年6月抵达上海。1923年10月离开中国,历时两年有余。马林在中国停留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参加了中共一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还积极与孙中山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漳平市芦芝乡大深村有一座烈士墓,烈士龙均爵是铁道兵战士,1958年为扑灭山火而英勇牺牲。 龙均爵是贵州省锦屏县人,僮族,1933年出生。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士改和剿匪斗争,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