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根本制度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6)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和全面部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表明我们党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正>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一重要论述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5.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思想基础、凝结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还对其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规定。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这个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既是我们党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九届六中全会写入第三个历史决议之后,首次以党代会报告形式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度化,将其确定为根本制度,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又一重大设计和创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全新境界。坚持这一根本制度对于新时代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这一要求,是从制度视角为壮大意识形态提出的管全局、管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宣言书",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04,(8)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着眼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各种考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80多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前线》2020,(6)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就是通过根本制度的形式,以制度化的方式,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歇,既有"意识形态终结论""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观点,企图淡化或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有不断以新形式出现的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挑战。结合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状况,我们需要树立多维度视  相似文献   

10.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热点与重大课题。基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消解意识形态危局的理论与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被确立起来。新时代视域下,这一根本制度以保障政治社会文化安定、建设意识形态法治体系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加以现实表达,呈现出价值符码、呈现样态和依托载体的现实映像。为完善这一根本制度,可以聚合国家、学术界、媒体机构和学校的多重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当代话语的生产表达、打造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的基础工程、塑造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传模式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凝结着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识的最新成果,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提高党在意识形态的执政能力和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前必须大力实施"四大工程"。一、大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永葆青春的根本保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不仅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和法治;更需要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以此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使各界社会成员在文化和思想观念上具有认同性和归属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牢牢守住自己的红色阵地,  相似文献   

14.
徐秦法  秦磊 《党建》2020,(3):26-2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新时代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方面。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新时代,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的系统论述,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校作为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承担着意识形态斗争和意识形态建设的职责与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校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伟大历史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路军 《新湘评论》2020,(9):25-27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  相似文献   

19.
秋石 《党的建设》2009,(5):38-40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为了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恩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围绕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南。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对中华文化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维护民族精神独立性;必须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