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7年,彭德怀、习仲勋领导的只有2万余人的西北野战兵团与胡宗南率领的全式美械装备23万大军经过三次交手,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把胡宗南打得缩成一团。为了寻找新的战机,彭德怀与习仲勋商议后,决定北上三边。时值六月,酷日当空,部队行进在漫漫无边的沙漠里,由于水源奇缺,干渴难耐,很多战士都因干渴而晕倒。年近五十的彭德怀每天不仅和战士一起徒步行军,而且经常把分给自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6,(10)
正彭德怀的廉洁是出了名的。他居功至伟,却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坚持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不摆官谱,不耍官僚。解放战争期间,他因为一根黄瓜,在团以上干部大会上作检讨、以上率下的故事,给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部队上下传为美谈。1947年,彭德怀、习仲勋领导的西北野战兵团与胡宗南率领的国民党全式美械装备25万大军交战,在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之后,决定北  相似文献   

3.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彭德怀常说:“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一九三○年夏,他身为军长,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一天深夜,他伏案工作时,饥饿加之辛劳过度,竟晕倒在桌旁。警卫员小张看到这种情形,焦急万分,暗地里请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送到他面前。彭德怀看到面汤里有几片猪肝,就问:“哪里来的?”小张说:“部队买了老乡一头猪宰了。我看到军长近日身体消瘦,连日熬夜操劳,怕你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下碗面。”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  相似文献   

4.
正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战士们经常吃不上饭。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一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他的黑骡子身上。这匹骡子驮物资、背伤员,立下大功,彭德怀视它如战友,可眼下,战士们一个个体力不支,彭德怀决定杀了骡子以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5.
湘潭、湘乡毗邻,军旅中两县人素来以同乡相认。彭德怀是湘潭人,在湘军中他有一位湘乡籍的老乡,又兼是军校同学,此人本来也有机会与彭德怀走上一条相同的道路,可惜他几次辜负了彭德怀的厚望,在几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以人生悲剧而告终。这个人名叫李绶明。李绶明,又名李旭,湘乡下湾人,8岁入私塾,14岁进东山学校。1913年投入湘军,1922年以湘军第一师一团二营八连上尉连长身份带职进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与彭德怀、黄公略同学。李缓明受训结业后返回原部队,从继续当连长到升少校营长,1924年因部队被打散回到湘乡…  相似文献   

6.
1958年,彭德怀同志利用在北戴河开会间隙到海滨的一座军营视察.当时,我正在这个部队采访,有幸陪同彭老总一起参加了他和战士们的谈话.虽然时隔快40年了,但彭老总的那次谈话至今言犹在耳,振聋发聩,犹如警钟长鸣.8月的北戴河,骄阳似火.彭老总穿着洗得已经泛白的草绿色军便装,足登布鞋,冒着酷暑,在军营中视察,看战士们的宿舍有没有蚊帐,看饭厅、伙房卫生如何,俱乐部图书馆都有什么书报……最后,他又和十几名战士一起座谈.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元帅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不仅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闻名中外,赢得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崇高赞誉,而且在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方面,尤其他那厂于律己、一丝不苟的精神境界,同样堪称世人之楷模。“这水先让给战士唱。”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这是彭总为自己制定的一条准则。早在红军时期,他就以“有盐同咸,无盐同谈”教育部用,并且在几十年军旅生涯中处处身体力行。1947年6月下旬,彭总牢部队由甘肃环县向陕北三边地区出发,一路上满目皆是光秃秃的黄土高原,水源奇缺。时值盛夏,…  相似文献   

8.
1950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6国组成联合国军入侵朝鲜。之后,由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敌军,最终实现停战。彭德怀作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统帅,享誉国内外。我们两位曾在他身边工作的老志愿军战士,亲眼目睹了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我们认为,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伟大战略家的胆识与气魄。敢于在敌强我弱悬殊、形势对我很不利的情况下,下定出战的决心 朝鲜内战爆发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派美军支…  相似文献   

9.
王震挨扁担     
1947年5月2日至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集中了四个旅的兵力,发动了攻克敌人重要补给基地蟠龙镇战役。王震将军当时担任主攻部队的总指挥,为了迅速地攻克蟠龙镇,他几次亲临前沿阵地察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李聚奎上将可谓是一位经历丰富、智勇双全的将军。在那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里,他既担任过军事主官,领兵带队,冲锋陷阵;又担任过政治主官,宣传政策,教育部队;另外,他还几次出任“粮草官”,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薄一波同志对他的评价是:训练军队有方,作战机智沉着。 当叛徒把手中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彭德怀军长的时候,年轻的中队长李聚奎挺身冲了上去…… 1928年6月,时任湖南陆军步兵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的彭德怀和滕代远等共产党人,根据党的指示,率领第一团800勇士发动了平江起义。身为上士班长的李聚奎参加了这次起义。起义成功以后,彭德怀宣布,平江苏维埃工农兵政府成立,并宣布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全军共2000多人,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 平江城的起义枪声,极大地震惊了反动营垒,湖南反动当局慌忙调集8个团的兵力,同时,还电邀鄂、赣两省出兵堵截,企图以绝对优势的兵力,通过三省“会剿”,以消灭这支刚刚诞生的红军部队。  相似文献   

11.
刚两岁多,父亲就让他抱着一根竹竿,然后把他往水里一扔,说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是兔子胆粟戎生,粟裕大将之子。他的幼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当时部队办了一个保育院。部队打到哪里,保育院就跟到哪里。粟戎生就在这个保育院里。他回忆说:"我妈告诉我,战士一个扁担挑子,一头挑着电台,一头挑着我。我两岁时,有马  相似文献   

12.
1913年,杨勇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父亲为他取名杨世峻,小名统伢子。杨勇的名字是他参加红军后自己改的,他认为只有"勇"字才能显示出战士的风格。1928年夏,为了躲避反动派的报复,他与好友周政财逃亡常德,参加了鲁道源的50师亲兵营。不久,杨勇得知彭德怀率独立团在平江举行暴动,闹得红红火火,便和周政财费尽周折,于1930年5月找到了彭德怀领导的红5军,实现了他当红军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正>彭德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开国元帅。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英勇奋斗,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彭德怀还在戎马倥偬中写过诗歌,记录自己革命的追求和指挥的战斗,赞颂英勇的战士。1928年2月,彭德怀任湖南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师部办随营学校,为了在士兵学员中秘密发展革命骨干,彭德怀推荐黄公略任副校长。彭德怀和黄公略同岁,是军中挚友。彭德怀经过多年的求索,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相似文献   

14.
<正>1930年5月,彭德怀率领部队在今大冶市刘仁八镇创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红三军团,这是黄石红色历史上的重要一笔。彭德怀早年是一名旧军官,在革命低潮时,他放弃军官的荣华富贵,冒着生命危险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为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的革命之路。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黄埔四期出身的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指挥员段德昌发挥了引路人、革命火种传播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到一则彭德怀元帅的轶事:有一次,彭老总到基层连队参加一个班的讨论会,一位干部搬来一把椅子,战士们又垫上一床被子请他坐,他却坐到了战士的矮凳上。在分析一些新独立国家老是闹政变时,他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不愿意和大家一样坐矮板凳、硬板凳,可能原先他们也是坐矮板凳  相似文献   

16.
庐山惊祸书桌正中端放着一份文件…… 1959年7月,彭德怀赴庐山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适值浦安修工作所在的北师大给学校领导干部放了几天暑假,中央每天又有专机给庐山送文件,浦安修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庐山一游。从1953年以后,6年的和平生活仍然充满了紧迫感,彭德怀把全部精力投入新生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和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事业中。他们没有时间一起外出,唯一的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患皮肤病,中央让浦安修陪彭德怀去青岛疗养了40余天。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7,(6)
正1936年7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后,奉命与红三十二军一起组成红二方面军,李贞担任该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她的丈夫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很快,部队从甘孜的东谷出发,翻过查尔奇山,进入了草地。一天,已经怀孕的李贞检查完战士宿营地后,晕倒在地,战友救助时发现她染上了可怕的伤寒。过草地之前,贺龙曾送给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是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卓著功勋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彭德怀从一个山村普通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坚强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人民共和国元帅,当然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和伟大的中国革命时势的长期造就。但是不可否认,生他、养他的家乡这块热土,这里的环境与人民,这里的文化和风尚,对他思想、作风、性格的形成与才智的开启,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对这一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地方风尚的影响彭德怀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乌石彭家围子,这里是湘潭县西部边邑,群山连绵,山青水秀。彭德怀从小就在山…  相似文献   

19.
张麟 《党史天地》2006,(10):25-35
[一] 1934年11月16夜晚,徐海东和整编后的红二十五军的指战员告别了大别山,开始长征。部队从何家冲出发,每个战士背着3天的干粮、两双草鞋……他们情绪是高的,脚步是快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党中央有指示,要红二十五军去创建新区。用战士的话说,这是“去打远游击啦”!徐海东不同于战士,他明白这次转移是没办法的办法。经过敌人连续五次“围剿”,大别山的整个苏区已经是民穷财尽,红军想大  相似文献   

20.
百花园     
《湘潮》1997,(2)
彭德怀爱兵爱将的故事李新市1951年6月10日,朝鲜战场上铁原阻击战的硝烟未散,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即在十九兵团领导陪同下,急匆匆向阵地走去。指战员听说彭总要来,赶忙整理被鲜血和汗水浸透的军装,来不及擦掉脸上的尘埃,在阵前列队迎候。彭总走来了。他看着一张张刚毅、亲切的面孔,沉默了许久后,终于讲话了。他的语气沉重而且有些激动:“谢谢大家,谢谢同志们!”队列里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接着说:“我彭德怀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祖国、为志愿军争了光!”说罢便和同志们一一握手。彭总来到一位腿部负伤的战士跟前,那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