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贫困是困扰世界人民的普遍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先后经历了:体制变革推动减贫阶段,专项扶贫举措瞄准贫困地区;大规模扶贫开发和八七脱贫攻坚阶段,目标瞄准贫困县;巩固温饱成果、夯实小康基础的深度扶贫开发阶段,目标瞄准贫困村;全面小康下的精准扶贫阶段,目标瞄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发式扶贫,扶贫瞄准目标逐步下沉,扶贫对象逐渐精准,这些扶贫举措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党建》2020,(6)
正贫困问题始终伴随人类发展进程,反贫困始终是各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全球减贫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定为基本方略,对脱贫攻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已经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重点与焦点。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笔者结合对平山县东王坡乡曹土沟村的精准扶贫实践,对如何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以期对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有所裨益。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4.
贫困仍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治理是国际社会需着力应对的重要课题。在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通过“精准扶贫”等国家治理方略,落实“五个一批”工作措施,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任务。我国已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脱贫目标,加速全世界减贫进程.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一向注重扶贫。在他看来,贫困地区有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扶贫开发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倡"经济大合唱"。必须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推动贫困地区实现"政策性脱贫"。扶贫开发要精准,集中力量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6.
正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精准扶贫,是党中央面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党、全国提出的新要求。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视察时强调,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三件事要做实: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下一代要接受教  相似文献   

7.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民乐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力攻坚推进精准扶贫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贫困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26元,3年累计脱贫31559人,减贫率达88.3%,贫困发生率由16.5%下降到2.5%,全县55个贫困村有36个实现了整体脱贫.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年累计减贫500多万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省委、省政府带领燕赵儿女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  相似文献   

9.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脱贫攻坚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全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这5年累计减贫  相似文献   

11.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极大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为全球扶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范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精准把脉,见微知著,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强调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今年3月,  相似文献   

13.
深刻领会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对于提高我们学习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有三个方面的时代贡献:一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二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提供了科学指南,三是为地方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就把扶贫开发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全世界为之感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工作思路、方略,并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重大理论成果。并为脱贫攻坚取得关键性进展,开创扶贫治理的新局面,为实现脱贫攻坚伟大目标提供了基础性指导。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8,(2)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如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全年减贫20万人;瞄准特定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为贫困群众建立健康卡;新增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完成农村牧区所有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一项项举措,让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自治区人大代表、阿拉善右旗旗长罗志伟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聚焦打好  相似文献   

16.
<正>"五年前,村里土房破墙随处可见,很多村民生活贫困。精准扶贫以来,贫困户养‘扶贫羊’,种‘脱贫果’,住安全房,看病少掏钱,娃娃上学有补贴。去年村里顺利脱了贫、摘了帽。"说起精准扶贫,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村主任刘密成有说不完的话。昌汉白村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是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2013年至2016年,全国共有5564万人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  相似文献   

17.
正沿河自治县以"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减贫成效、整改成效和资金使用成效"为重点,掀起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片区特困县。目前,全县有贫困村230个,农村贫困人口8.1562万人,贫困发生率13.18%。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共奔小康?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贫困村入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六大精准扶贫"措施和一系列产业扶贫新举措,沿河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群众欢迎的脱贫攻坚路子。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2)
正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科学制定扶贫举措,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方式,经过30多年的努力,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骄人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高度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以来,赫章县委、县政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的要求,针对不同的贫困对象,采取多种扶贫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四个切实” “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指示要求,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以“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新路子,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