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近年来,西吉县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区、市党委关于选人用人的一系列规定,结合实际采取一线式、结构性、专业化"三种方式"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西吉发展聚集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文汇报》日前刊登署名文章说,选拔年轻干部,着力点在于“科学度”与“公信度”的统一。如何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于选拔全过程,如何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如何保证选人用人的标准质量,是选拔环节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前要着力推动“三个转变”,即从“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通过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等竞争性机制,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从“唯一选拔”向“比较选拔”转变。加大遴选比选力度,防止为提拔而提拔;  相似文献   

3.
正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乎党的事业发展,责任重于泰山。《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为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带病提拔"问题开出"药方"。专家分析指出,在近期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陆续换届之际,中央出台这样一个重要文件,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将对营造良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和有关规定,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和监督责任。要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做好年轻干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地方上对选拔年轻干部做了具体的指标要求,须在一定时限内提拔一定数量的年轻干部到某一层级上。"  相似文献   

6.
正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乎党的事业发展,责任重于泰山。近日,中央出台《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带病提拔"问题开出"药方"。专家分析指出,在近期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陆续换届之际,中央出台这样一个重要文件,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将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和有关规定,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和监督责  相似文献   

8.
正江琳在9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片面理解成"唯年龄",甚至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就意味着加快提拔;一些优秀年轻干部认为进入组织关注的视野,就进了保险箱,坐等提拔。现实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意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出具体规定,是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遵循。《意见》的制定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好选人用人  相似文献   

10.
正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把责任融入选人用人全过程、铭刻在每一位领导干部心中,才能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监督责任。从而进一步细化了选人用人责任,为加强选人用人把关增添了一道防线、再加了一把锁。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对于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部"带病提拔"是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难题。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强化组织把关,挡住了不少"带病"的干部。但干部"带病提拔"仍时有发生,虽然为数不多,危害却不容小觑。《意见》贯彻落实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坚持把责任挺在前面,以责任追究压阵,打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坚持事业为上,加强统筹谋划,不断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全面提高年轻干部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11月11日,辽宁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辽宁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211"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从今年起到2018年5年时间,我省将实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211"工程。全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211"工程的目标任务是:从今年起到2018年5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培养选拔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职能部门,要站在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高度,处理好年轻干部培养"收"与"放"关系,注重培养专业素养、担当素养、斗争素养和实干素养,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5.
宁组 《求贤》2009,(9):55-55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后备干部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近期,西青区研究出台了《西青区处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和《关于组织开展处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全区范围内通过采取“双推双考双公开”的办法,选拔产生处级后备干部.有效提高后备干部选任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行"选、育、管、用"一条龙,创新选人、育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全市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和建设西部人才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今年以来,威海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重要思想,以年轻干部选拔培养“薪火工程”为总抓手,全方位加强年轻干部战略性培养和专业化建设,为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提  相似文献   

18.
<正>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习近平瓦房店市创建"复式授课+实践平台+跟踪考核"的培养模式,强化年轻干部培养,确保年轻干部学得精准、炼得到位、评得全面。设置复式授课"菜单",破解"角度不精准"问题。采取3周校内授课和1周校外授课的"3+1"模式,开展中青年干部嵌入式项目培训。根据中青年干部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沟通协调、公文写作、应对突发事件等能力培养课程,紧跟辽宁经济改革风向标,专门到"中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破除在选拔年轻干部上存在的种种陈旧落后观念。邓小平同志说“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要有所突破,首先要在更新观念上有所突破。现在有的领导同志不从本质上、发展上、潜力上看年轻干部,而是习惯于拿年轻干部与在位干部比经验、比成熟度,总感到用年轻干部不放心;有的认为年轻干部还有提拔机会,年龄大的同志再不照顾一下就没有机会了;有的用人时先考虑个人利益,认为启用年轻干部有风险,缺乏大胆重用的魄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陈旧观念,是优秀年轻干部选不上来的主要原因。各级党委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必须树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同样是过错的观念;破除论资排辈观念,树立早压担子早成才的长远大局观念;破除求全责备观念,树立用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柳河县委努力探索培养选拔德才兼备 年轻干部的新路子,使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陆续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全县共提拔年轻干部141人,其中有8名 同志成长为县局级后备干部,有2名同志走上了县级领 导岗位。 选拔──拓宽渠道,创造条件 一、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完善选人方法。 1998年以来,我们实行了组织集中推荐、组织推荐与考试考察相结合、公开选拔三种方式。1998年,由组织集中 推荐年轻干部850人次,我们从中选拔了500名平均年 龄35.5岁的乡局级后备干部。1999年,采取组织推荐与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