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潜人才     
正古人论诗,强调捕捉"诗眼",因为它是理解诗章的一把钥匙,可以有效地帮助解读全篇,并由此生发出去,扩展思路,开拓意境。本诗的诗眼,为"清景"二字。一开篇,诗人就下了一句断语:从诗家的眼光来观察,一年最美的清光、最清丽的景色,莫过于早春了。这时节,枝条上刚刚露出嫩黄的柳芽,柳树整体的颜色尚未均匀,却分外的清新悦目,秀色撩人。  相似文献   

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6清嘉庆年间,贵州遵义出了一位被清诗学者誉为"清诗冠冕"的诗人兼经学大师郑珍(字子尹)。作为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郑珍生性淡泊,人生愿景是乡居奉母、读书著述,却被贫穷逼着一再跨进八股考场;他与世无争,战乱却弄得他家破人亡。他的诗犹如日记,是他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的实录,是这个万方多难的历史时期的一部极其生动的诗史。田园、母亲、读书和友情,苦旅、游观、民瘼和战乱,在诗集  相似文献   

3.
正在晚清时期,有两个颇有名气的刘春霖,一个是直隶省肃宁籍状元刘春霖,一个是贵州省安顺籍布政使刘春霖。二人不仅姓名相同,更为巧合的是字号也相近。一个字"润琴",一个字"润民",都冠一"润"字;一个号"石云",一个号"雨山",云雨,山石,珠联璧合。二人虽然官职不怎么显赫,但在当时社会却都有一定影响,都有良好的声誉。肃宁籍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号石云,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最早发现红崖碑文的是明嘉靖年间的邵元善,邵氏是贵州盘县人,时任四川按察佥事,他在明嘉靖二十五年写的《红崖诗》证明"红崖天书"产生的年代至少在1540年之前。也难怪红崖古迹首载于明代,因为按照能与古迹遗字对应的瞿鸿锡摹本分析,从左上角的"允"字与下边"丙戌"年号看,应该与明代初期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广闻博览     
正【网络热词】爆款名字近日,有媒体整理出"60后"至"00后"最容易雷同的名字——"爆款名字",这些名字都具有时代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名字爱用国、军、兰等字;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爱用磊、涛、静等字;20世纪90年代,四字名字走红;"00后"的名字盛行"琼瑶风",如子涵、诗琪等。从全国看,"张伟"荣登重名最多的名字。有网友总结,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爸爸妈妈的名字是"爆款",自己和爱人的名字是"爆款",如今  相似文献   

6.
去年台湾亲民党首宋楚瑜访问大陆,在清华大学演讲完毕后,赠送了一幅小篆书法作为礼物,写的是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诗:"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该校校长顾秉林宣读此诗时,被"侉离"句的"侉"字卡住,后经人提醒后得以继续下读.顾校长因此而成为人们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字碑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 ,有一块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鹅”字碑 ;在福州鼓山上 ,也有一块由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题写的“寿”字碑。这两块碑虽然都只刻着一个字 ,但由于它们均出自名家大手笔 ,因此仍然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一字师唐代有个名叫齐己的和尚 ,诗写得很好。有一次 ,他拿着自己所写的诗给朋友郑谷看。其中有一首题为《早梅》 ,诗中有这样两句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以后说 :“把‘数’字改为‘一’字更确切 ,因为一枝梅花先开 ,才能显得早 ,如果数枝梅花都开了 ,又何谓早梅呢 ?”齐己听了深表折服 ,当时…  相似文献   

8.
读书的好处     
正2月7日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谈到读书的三大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关于读书好处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读书的意义。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著名诗句,生动形象地说明读书是保持思想常新、充满活力的"源头活水"。读书使人思维活  相似文献   

9.
额吉的奶茶     
正无论春夏秋冬,蒙古包里的主妇都会迎着晨曦,静静地煮好奶茶,开启一天的幸福生活。"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奶茶就成了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各民族人民喜欢的饮品。在草原深处尤以消食去腻、提神醒脑、御寒消暑,特别是补充多种维生素等诸多因素,被誉为"生命之茶"。奶茶的主要原料:一是砖茶,尤以"川"字茶为最;二是鲜奶,尤以牛奶为最。志锐(清)在《奶茶》一诗中  相似文献   

10.
萁豆相煎     
正《世说新语》载,魏文帝曹丕曾命令胞弟、东阿王曹植在行走七步路的时间内作诗一首,如诗不成,就将行以大法(处死)。曹植应声吟出六句诗来,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七步诗》。曹丕听了,深有惭色。一个"惭"字,尽显曹丕的心中隐秘。原本是同胞骨肉,所谓"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何以要"相煎"如此?原来二人在争夺世子地位过程中,斗争极为激烈。获胜继位之后,  相似文献   

11.
著名爱国将军冯玉祥,是戎马倥偬五十年的沙场宿将,他12岁就入伍从军,只上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但他却是一个颇有学问的人,一生写了1400多首白话诗,自称为“丘八诗”,即大兵的诗(“丘八”二字合起来是“兵”字)。冯将军的诗作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受到许多人的赞扬。周总理曾说过:“丘八诗体为先生  相似文献   

12.
正邓之元,字智源,号铁研居士,又号卧龙山人,是清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七代后人、安徽"吴山铁字"非遗传承人、中国篆刻非遗邓派传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华奥运会纪念品创意设计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佛学书画院院长。他的作品悬挂人民大会堂,走进联合国大厦。他的创意(象形)书法、民俗字(合体字)书法、创意竹画、创意风水学山水国画艺术更是他潜心研究民间艺术的文化精髓,给人一种全新的文化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3.
赵汴(1008年--1084年),字阅道,谥清献,宋朝长安人.赵汴一生有两个美誉:"铁面御史"赞其刚正不阿,弹劾不避权倖,正直无私的大无畏精神;"一琴一鹤"美其政务宽简,清廉贤能的道德节操.  相似文献   

14.
我听到月光流动的声音从唐代失眠的眼晴里扑簌簌地滑出来洇湿每一个游子的心天上的明月在人间还俗为饼举头望了千年低头思了百回清如寒霜的光辉啊曾经晾晒过诗人多少离别泪乡愁是西风中啁啾的鸟鸣故土是血液里飘泊的梦影出门在外最使人感动的是家的温馨最使人牵挂的是亲人脸上的天阴天晴古典的月亮依旧爬上来今夜的眷念鲜花一样新澳门中国又一个回家的游子我们已经望穿秋水读李白《静夜思》(诗)@景晓钟  相似文献   

15.
朱熹曾有一首被后世一再引用的《活水亭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称之为哲理诗,因其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我  相似文献   

16.
正据考证,最早使用"中国梦"一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他在《德祐二年岁旦》的诗中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下泉》诗是《诗经·曹风》中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王朝的不满。诗中的"中国"指中原地区)的句子。2008年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  相似文献   

17.
第二部分 吏治腐败是危害最大、最烈的腐败 第二章 贪官发迹之谜一:"有本事"但又"靠不住" 唐人杜甫的《佳人》五言诗中有这样的佳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意思是说,泉水在山上本是清澈的,但流出山后就变得污浊了.以此比喻固守贞洁的佳人,宁愿待在深山幽谷中,也不愿轻易出山沾染污秽.后人常用此诗比喻那些原本纯洁清高但由于受到不良环境影响而变质堕落的人.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正《山本》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大山里一个叫涡镇的地方,在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里,其顽强自保却最终毁灭的命运……著名作家冉云飞的《像诗一样生活》,出版七年后全盘修订,新添五万余字,逐字逐句订讹和润色,为唐代诗人重修小传;用生活的情调体悟诗歌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让读者心间涤荡起诗歌的暖流,让诗歌充满生活的情趣;活泼的笔锋引领读者走向诗意的大唐,用现代人的智慧与古诗人打坐谈诗悟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近来闲看《敬宜笔记》,品读范仲淹的诗《石溪瀑布》:"迥与泉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这是范仲淹初入仕途、游览广德胜景"石溪古意"时所作的自警诗,显示了他一生自警、自省、自重,洁身自好,存正祛邪的品格。四句诗颇有深意,范仲淹以"清且直"的瀑布自况,向自己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当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8,(8)
"信"字拆开看,就是人旁立于言字,"访"字拆开看,就是言旁立于方字,人之有言,言之有方。人之有言,说明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种有效形式;言之有方,说明信访工作是推行监督、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