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死亡时间(PMI)、尸体及样本保存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模型并分组,包括室温组、冷藏组、冷冻组、人工溶血组、血清样本保存组,并设立对照组。大鼠处死采血后,按离心后上层血清颜色进行溶血程度分级。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gE、类胰蛋白酶在各组中的质量浓度。结果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室温、冷冻保存下血清IgE、类胰蛋白酶随PMI的不同有明显变化,冷藏保存下浓度相对稳定;随溶血程度的增加,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水平均呈升高趋势。样本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25 d,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过敏性休克死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明显升高,但其水平受PMI、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室温或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案例在法医学实践中常有发生,然而由于缺少特异的病理形态学指征,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面临一定的困难。IgE作为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关键介质,其死后生化学检测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具有辅助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血液等检材常受溶血等死后变化因素影响,尤其我国尸体保存以冷冻为主,溶血程度更加严重,对IgE等生化学指标的检测造成极大干扰。本文就目前IgE死后生化学检测的研究现状、生物学检材的选取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现实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血液中三唑仑的方法。方法取2mL全血用pH9缓冲溶液稀释至10mL制成样品溶液,采用中空纤维膜进行液相微萃取,直接抽取中空纤维内腔中的有机溶剂进行GC/MS分析。考察和选择最优萃取条件,包括中空纤维长度、萃取剂、萃取温度、搅拌速率、萃取时间,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最优萃取条件为:5cm长中空纤维,萃取剂为辛醇,萃取温度为30℃,搅拌速率为600r/min,萃取时间为30min。方法学评价表明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r=0.999 0),相对标准偏差在0.8%~2.5%,检测限为72.8ng/mL,回收率为74%,富集倍数为165。结论本文方法萃取和浓缩一步完成,简便、快速、消耗有机溶剂少,重现性好,可在血液三唑仑药物检测中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测定血液中硫化氢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中。方法 取0.2 mL血液样品,并加入0.8 mL饱和硼砂溶液进行稀释。在试管中取1 mL含有0.1%甲酸的乙腈溶液,依次加入0.1 mL稀释液和0.1m L 1%三嗪水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30 min。之后,通过离心和膜过滤,样品供LC-MS/MS分析。结果 在10~2 000 ng/mL浓度范围内,硫化氢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8 5。检出限为5 ng/mL,定量下限为10 ng/mL。在3例硫化氢中毒案例中,检测出3名死者血液中存在硫离子,浓度在0.17~0.56μg/m L之间。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用于测定血液中硫化氢的LC-MS/MS方法,可满足硫化氢中毒案件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生物检材(血液、尿液、胃内容物)乌头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沉淀处理。色谱柱为UPLC C18(2.1mm×50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4m L/min,柱温40℃。采用ESI离子源,MRM模式检测。结果乌头碱在血液0.5~500ng/m L,尿液1~1000n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乌头碱方法回收率在91.3%~110.2%之间;提取回收率在72.8%~83.5%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4%。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检测生物检材中乌头碱。  相似文献   

6.
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的尸体血中糖化白蛋白的分析[英]/赤根敦//日本法医学杂志.-1992,46(4).-236~243 作者通过对尸体溶血血清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及糖化白蛋白(GA)的分析,探讨糖尿病的死后诊断方法。尸体血由于溶血作用,用比色法测定果糖胺时,会受到阻碍。因此,将占血清蛋白60%~70%的白蛋白组分进行分离,再用硼酸亲和性色谱法及溴甲酚绿法对果糖胺的主要成分GA进行定量。将此方法用于尸体血检测,即使难以测定果糖胺的高度溶血检材,也能准确地检测GA。用轻度、中度溶血检材时,GA定量良好,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液样品中乙醇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在不同存放条件下含乙醇的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以异丙醇为内标,对存放条件不同的血液样品中乙醇进行检测。结果冷冻(-10℃)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无显著变化;冷藏(4℃)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变化不显著;室温(28℃~33℃)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显著改变。结论含有乙醇的血液样品,在冷冻、冷藏条件下可较稳定的存放30天;在室温条件下存放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发生显著变化,不可在此条件下存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快速筛查血液中21种生物碱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蛋白沉淀法进行前处理。目标物经ACQUITY UPLC@BEHC_(18)分离,以乙腈及5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Full MS/dd-MS~2)模式下检测,根据21种生物碱的高分辨分子离子峰、同位素分布、特征子离子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Trace Finder 4.1软件实现定性检索。结果人体血液中21种生物碱的检出限(LOD)在1.0-20.0ng/m L之间,用Trace Finder软件对血液样品中添加的21中生物碱进行快速筛查,通过数据库比对,目标化合物均被检出。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液中生物碱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血液样品中12种卡西酮类毒品的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血液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经离心、稀释、过滤后上样,采用PLRP-S在线固相萃取柱(2.1mm×12.5mm,15~20μm)富集纯化,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3.0mm×150mm,2.7μm)进行分离,在线固相萃取柱以乙腈-5%(体积分数)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流速1.0 mL/min的梯度洗脱,色谱柱以5 mmol/L乙酸铵缓冲液[含0.1%(体积分数)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流速0.4m L/min的梯度洗脱。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 12种卡西酮类毒品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1~0.5ng/mL,定量限为0.3~1.5ng/mL。12种卡西酮类毒品在3个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的回收率为70.9%~108%,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8.9%、5.1%~44.5%(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样品需求量少、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用于血液样品中卡西酮类毒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1,5-脱水葡萄糖醇(1,5-anhydroglucitol,1,5-AG)在高糖代谢兔尸体玻璃体液中的浓度水平及变化特点,探讨1,5-AG在高糖代谢紊乱所致死亡的法医病理学中的鉴定价值。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高血糖兔模型,选取18只空腹血糖浓度≥13.80 mmol/L的糖尿病高血糖兔(实验组)和18只空腹血糖浓度≤6.10 mmol/L的健康兔(对照组),采用空气栓塞处死,即刻采集血液,于死后0、12、24、36 h采集玻璃体液,检测兔血液及玻璃体液中1,5-AG的质量浓度。结果 实验组血糖浓度为(25.10±3.14)mmol/L;1,5-AG质量浓度在死亡即刻血浆中[(0.94±0.20)μg/mL]与玻璃体液中[(0.99±0.05)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玻璃体液中1,5-AG质量浓度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各时间点玻璃体1,5-AG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兔血浆中1,5-AG质量浓度与血糖浓度均呈负相关(对照组r=-0.79,P<0.05;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液中芬普雷司的方法。方法 将血液用乙腈沉淀蛋白后,高速离心,取上清液经0.22μm PTFE滤膜过滤后进样,选用Kinetex?C18 (100×2.1 mm,2.6μm)色谱柱,以0.1%的甲酸及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选择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的模式,优化质谱参数,离子对为:m/z 189.3/91.1和m/z 189.3/119.0。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芬普雷司0.5~5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3 3,最低检测浓度(LOQ, S/N=3)为0.1 ng/ml,定量限0.5 ng/ml,空白添加回收率84.3%~92.1%,精密度为1.9%~2.8%。结论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准确、快速、有效,可应用于血液中芬普雷司定量和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血液和尿液中草甘膦的净化富集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血液、尿液中草甘膦的净化富集及定性定量方法。方法取适量血、尿样品,用80%甲醇水溶液稀释,经Agilent Accu Bond NH2(弱阴离子交换柱)净化富集,用3m L 5%氨水溶液洗脱后进行ESI/LC/MRM对草甘膦的定性及阴离子色谱法(IC)的定量检验分析。结果血液、尿液中草甘膦的IC法检验回收率均大于90%,方法的线性范围均在1-100μg/m L,血检测限为0.1μg/m L,尿液为0.08μg/m L。血液、尿液中草甘膦的LC/MRM的方法检测限均在5ng/m L左右。结论建立的血、尿中草甘膦的前处理方法和LC/MRM定性分析及IC定量分析方法,可满足司法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检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机体血中IgE类抗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豚鼠体内的IgE类抗体。结果显示:休克组血清中总Ig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青霉噻唑蛋白(Penicilloylated Protein)作包被抗原,检测特异性IgE,以阴性参考血清的平均光密度加3个标准差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发现过敏性休克动物血清中特异性IgE均呈阳性反应。本研究还发现:休克组动物在休克前、后特异性IgE间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虽然休克后特异性IgE略下降,但仍明显高于阳性标准。本研究认为:IgE量的变化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关系应是:体内IgE升高并不必然导致过敏性休克,但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应是IgE,特别是特异性IgE出现和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34-237
目的建立血液中检测新型安眠药的方法。方法取血液样品过ABN小柱,用甲醇洗脱,洗脱液供LC-MS/MS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inetex 2.6μC18(50m×3.0mm,2.6μm),以乙腈和水(10 mmol/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5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SI源;监测方式为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范围分别为全扫描。结果唑吡坦、扎来普隆和氟硝西泮的线性范围为1~500ng/mL,佐匹克隆、氯硝西泮和diclaepam的线性范围为5~500ng/mL,7-氨基氯硝西泮和尼美西泮的线性范围为1~250ng/mL,地洛西泮和氯甲西泮的线性范围为5~250ng/mL;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15%(n=5);回收率范围为53.6-101.3%;基质效应范围为63.64-118.0%。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可用于新型安眠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基于外泌体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定量检测大鼠血液中的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ate,GHB),寻找区分内源性GHB和外源性GHB的方法。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给药1 h、5 h、10 h组与对照组,给药组单次腹腔注射GHB前体物质γ-丁内酯(gamma-butyrolactone,GBL)后,分别于注射后1 h、5 h、10 h腹主动脉采血5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后1 h采血5 mL。其中0.5 mL血液经前处理后直接进行UPLC-MS检测,剩余血液经差速超速离心提取外泌体后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大鼠血液中GHB质量浓度为(87.36±33.48)ng/mL,给药1 h、5 h和10 h组大鼠血液中GHB质量浓度分别为(110 400.00±1 766.35)、(1 479.00±687.01)和(133.60±12.17)ng/mL。外泌体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及给药10 h组均未检测到GHB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人血液样品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胺(MEGX)和甘氨酰二甲苯胺(GX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方法人血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Zorbax RRHD Plus C18柱(2.1mm×50mm,1.8μm)分离,以0.1%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ESI+),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结果血液中利多卡因、MEGX和GX在相应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 0.9950)。在血液中检出限分别为0.1 ng/mL、0.5 ng/mL和0.2 ng/mL,方法回收率为92.7%~103.9%,准确度为92.9%~113.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超过13.0%。在1例肌肉注射利多卡因死者心血中利多卡因、MEGX和GX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0μg/mL、0.019μg/mL和0.266μg/mL。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血液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的检测,可为利多卡因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浓度监测和法医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血液中硫化氢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方法 取血液0.2m L,使用饱和硼砂配置的硫化钠溶液作为外标,血液经三氯乙酸酸化沉淀蛋白后采用HS-GC-FPD分析。结果 硫化氢在0.1~4μg/mL浓度范围内呈幂指数线性,线性关系良好,R2值为0.998 5,检出限为0.05μg/mL,定量下限为0.1μg/mL。7例硫化氢中毒案件中,25名死者血液中均检出硫离子,质量浓度在0.28~20.3μg/mL。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血液中硫离子测定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硫化氢中毒死亡案件。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离测定血浆中的乌头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血液中乌头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空白人血浆添加乌头碱标准品对血液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仪器测试条件、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进行全面考查,建立乌头碱定量分析方法。对血液中所含乌头碱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在血液中的线性范围是0.1~5.0μg/m l;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m l;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7%和4.5%;回收率在(97.0±4.1)%以上。结论所建方法实用、便捷,可对血液中乌头碱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唾液与血液中海洛因代谢物的检测时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唾液与血液中海洛因代谢物吗啡和O6-单乙酰吗啡的检测时限,为实际检测时选择样本采集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将实验大耳白兔分为3组,通过耳缘静脉注射浓度为2.6mg/m L的海洛因溶液,给药量分别为0.5m L,1m L,2m L。给药后于0.5~48h期间采集静脉血液;给药后于3~48h采唾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检测各时间点,各组不同种类样本中的海洛因代谢产物吗啡和O6-单乙酰吗啡。结果 1O6-单乙酰吗啡在血液中的检测时间为6h(给药量2.6mg和5.2mg)和1.5 h(给药量1.3mg),9h后已检测不到;而唾液样本在24h时虽下降明显,但3种给药剂量下均仍可检出,至48h时均不能检出;2吗啡在血液和唾液中不能检出的时间分别为24h和48h。结论血液中O6-单乙酰吗啡和吗啡的检测时限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而在唾液的检测时限均明显比在血液中更长久。该结果可作为实际检测时根据样本种类和选择采集时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单测定生物样品中阿立哌唑与氯氮平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样品处理采用液-液乙酸乙酯萃取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与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30℃。采用ESI离子源,MRM离子方式监测。结果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在50~2 000n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3);回收率均在87%~112%范围内,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2%。结论本方法可简单、高效地检测血液与尿液中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