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技术治国”的理念下,智慧城市已成为政府化解应急管理困境的战略选择。它满足了应急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形成智慧性、集成性与弹性的创新场景。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型由“技术—平台—沟通—决策—过程”等五个维度构成,从理论上看,智慧城市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无疑是有益的探索,但还需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全球已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与传统平台相比,智慧城市平台结合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是多种数字技术的集成与深化,它倒逼政府与民众进行合作,促进了“政府主导”向“应急共治”局面的转变。政府规划是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政府需要将智慧城市纳入应急管理变革的政策范畴与行动纲领之中。尽管智慧城市建设为应急管理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也可能存在技术潜力、网络风险、个人隐私、弱势群体与社会风险等“悖论性”陷阱,管理者需要规避其陷阱,尽力挖掘其政策含义并制定相关政策,才能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超大型城市治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践要求至关重要。深圳市应急管理工作立足新时代城市安全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使命,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通过理念与路径的创新,开展全生命周期数字赋能的应急管理实践,将应急管理工作实践落实到充分保障人和物的安全、保障社会组织的安全和保障网络安全上,创造性地将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城市域内延伸为包括物理空间安全、社会空间安全、数字空间安全在内的大安全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安全的本质分别是本体安全、组织安全和数据安全,服务于城市安全保障工作从静态到动态、从传统到智慧化的转变,这自广义安全论出发,形成了更为全面和整体化的安全工作思路。建立城市应急管理的大安全观是深圳实践对其他省市的经验借鉴,更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发展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诗悦 《行政论坛》2023,(5):122-129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创造了新动能。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管理运行规则的内在机理,并结合中国国情分析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管理运行规则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从规则补充、规则调整和规则完善等三维角度来看,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管理运行规则存在应急管理规则不完全、不匹配和不完善等多重问题。有鉴于此,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管理运行规则优化与创新的思路在于:在顶层设计层次上进行规则补充维度的创新;在操作层次上进行规则调整维度的创新;在法制和条件保障层次上进行规则完善维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从多元主体的实践角度切入,能够有效揭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质性运作图景。在捋清多元主体角色定位与职能边界后,运用马林洛夫斯基的三栏分析法阐明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数字乡村的实际情境,深度剖析主体向度赋能存在的内部主体缺陷、外部主体缺位、主体间互动异化三重困境。多元主体共建数字乡村建设需构建系统化的行动机制,包括筑基机制、共谋机制、提优机制、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探索,深圳已建立了统一管理水源建设、防洪排涝、水土保持以及城市制配水等一条龙管水的体制,目前这种体制的管理功能正在不断优化,管理成效日益显著。一、深圳旧市水哲理体制的改革与运行党的十四大以后,深圳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对水行政管理体制、水务投资体制、水价格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水务事业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一)建立统一的水行政管理体制,为水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体制保证“八五”期间,深圳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农业水利,逐步发展成城市水利水利服务…  相似文献   

6.
迈向数字秩序的基层治理,如何应对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秩序与规则转变,如何进行多主体参与的确权与履责重塑,以超越数字赋能的“有限性”,是基层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与挑战。通过基层数字治理中“价值有限性”“结构有限性”以及“功能有限性”的理论性解读,深入剖析实践中基于“目标价值—业务标准—技术应用”的三维适配分析框架,发现技术驱动与赋能延伸在“人与数”“管与治”“整与碎”方面造成了多方供需失衡与规则失配,导致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向“数字负担”演化。应通过理念上重构数字生态价值规范、制度上构建标准化体系、业务上完善系统保障对接、技术上优化基础数据回流共享机制的多维协同耦合策略,不断完善“价值”与“技术”同频的基层数字治理。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数字文化产业借助新型信息技术跨越了创造和生产“文本”的时空限制,能够有效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现代化、乡村文化传播多元化以及乡村文化生态多样化。透视我国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数字空间失衡、数字人才缺位以及数字产品趋同等新数字衍生问题。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应从优化顶层设计、推进东数西算、明确多元主体以及重塑品牌特质四个方面同步发力,赋能我国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实走深。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滕翠华  卢芮瑶 《求知》2023,(7):36-38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数字乡村是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驱动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深入挖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巨大潜力,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为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注入新动力,也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城市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了包括“国际花园城市”在内的许多美誉,但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与深圳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相比,无论在城市管理理念、城市管理体制,还是在城市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还存在  相似文献   

11.
谢丹  王蕾 《行政论坛》2023,(5):156-160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其科学决策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有企业面临在数字化时代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巨大压力,以数字技术赋能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和创新发展成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全方位运用数字技术能有效促进国有企业更加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预测市场趋势,从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降低决策风险;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能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从而强化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深圳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农村统征留地,混乱建设形成的城中村现象对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诸如安全、消防隐患大,环境质量差,市政公共设施配套严重不足等各种弊端日益显现,与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极为不符。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成为政府重视、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城中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数字技术革新让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三个维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普惠效应赋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赋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绿色效应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但在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数字垄断阻碍共享发展、数字鸿沟扩大城乡差距、数字幻觉诱发绿色盲区隐患等现实挑战。对此,应坚持以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为导向,营造自由稳定的经济环境,创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良性的数字生态系统,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是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重要保障。深圳要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增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国梦"做出特区新贡献。建议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探索建立"一线一票一考"制度,不断提升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改进立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建设一流法治政府;推进司法改革,提升司法效能和公信力;创新普法内容形式,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21,(10):70-71
数字经济建设的重点是产数融合 产数融合,指数字产业和实体产业经济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行业实践积累等领域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是数字经济的建设重点和难点所在.它不是简单对先进技术进行叠加的过程,而是对企业发展管理、数据治理、业务协作、行业经验等全流程实现数字化赋能的过程. 当前,国内许多传统产业依然处于大而不强状态,不...  相似文献   

17.
【提要】社区建设与管理是为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社会基层深刻变化应运而生。新时代的发展对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前社区建设与管理面临的运行困境,以及寻求解决途径,是本文的主旨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周向阳 《行政论坛》2011,18(5):77-82
随着近年来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各类暴力事件的增加,城管行政执法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甚至该制度本身都受到了质疑。从法治的视角来看,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在其权力来源的依据、权力主体资格、权力内容、权力行使程序和方式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行政法治精神相违背的地方。由此造成的合法性问题成为该制度的致命性缺陷。要根本解决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弊端,首先必须清除城管制度为权力服务的思想,树立法治理念,以法治精神指导其改革,在此基础上,加强立法,完善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法律规范,解决其合法性困境,以达到治本清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杭州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以数字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谋划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城市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数字治理全国领先、城乡面貌美丽蝶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进一步擦亮了"人间天堂"的幸福美好底色,书写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杭州答卷。  相似文献   

20.
正突发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层出不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将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由此可见,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中的一类,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