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家住沈阳市大东区北海街道东方郦城社区的王继梅老人,虽然已经60多岁了,心脏还不太好,但由于一直没有正式工作,不能享受养老服务。一年前,她来到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了解情况,接待她的工作人员白楚涵向老人介绍了一种新的养老服务:一次性向社保部门缴纳6万元之后便可每月领取540元的养老金。当听到有这样的惠民政策时,王继梅老人非常高兴,当即决定投保。为了帮助老人尽快领到养老金,白楚涵亲自带老人多次到社保、银行、劳动保障等部门办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单位养老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的需要,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区养老老服务的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老龄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较之其他老人,这个群体更为脆弱,面临的养老问题更为严峻。在农村空巢家庭中,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被颠覆,机构养老又面临着重重困境,使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能够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生活上的照护、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养老服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理想选择,应成为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人照顾成为中国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香港地区老年人福利的研究,比较内地养老保险的现实政策和问题,来探究和借鉴香港地区老年福利的特点——家庭养老、院舍养老、社区照顾等多元化老年福利模式,既体现社会公平、专业化服务,又能让老人在接受照顾的同时发挥余热。通过借鉴香港社区型安老政策、完善社区自治、发展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等措施,推进我国养老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前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5%,预计2020年将接近11.7%,达到1.7亿。而未来10年独居老人数量也将呈爆发性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服务需求逐渐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家政服务和生活照料,高质量的护理保健成为发展趋势。“智慧养老”的理念渐趋普遍。最近几年,养老信息化软件、智慧社区养老管理系统等等在少数城市率先运行,并且推动着智慧城市的落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是个不争的事实。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显得异常的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正在我国推行。文章从我国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X社区,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交谈,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根据省情、事情、区情提出改善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春柳 《法制与社会》2013,(13):218-220,223
为了了解温州不同地区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影响老人养老方式的各种因素,做出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的趋势预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进行研究,得出如下调研结论:家庭养老方式仍是温州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的首要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比例将呈上升趋势;养老方式选择、养老满意度、休闲方式和村集体经济状况、传统观念、子女情况、自身状况相关。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巩固和发扬家庭养老方式;建立并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合理规划、均衡发展养老机构;加强村集体养老院建设;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制度;保护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8.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房屋产权。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以房养老必将慢慢推进,随之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以社区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以需求推进养老设施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构建新型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功能的互补结合,包括养老内容、居住方式、养老资源的来源和提供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社区是政府、市场、家庭联系的纽带,社区居家养老在社区层面整合多种资源,构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实现部分家庭功能在社区层面的替代。基于"责任伦理",老年人固守着日益弱化的家庭养老,被动参与社区居家养老,限制了其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发展,家庭亲缘关系在社区层面的复制,以信任为核心的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是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相脱节,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显,如何做到老有所养已经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占较大比例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在农村空巢老人家庭中,传统的家庭型养老功能已逐步丧失,机构养老机制一时又难以完善,使得农村空巢养老处于两难的境地.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结合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无疑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最佳选择.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生活、医疗、精神慰藉等各方面的照顾.通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完善法律法规给农村空巢老人以安度晚年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显得异常的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适应这个老龄化的浪潮,我国正在推行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本文从我国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X社区,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以及反映的问题,根据省情、市情提出改善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叶青 《检察风云》2012,(7):54-55
惊现老人“自燃”责任究竟谁担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有位姓韦名泽光(化名)的古稀老人,膝下有—双儿女,均已成家生子。由于韦泽光身体越来越差,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他于2011年3月23日,与一家养老院签订《休闲养老服务协议》,协议中约定韦泽光入住该院养老,护理等级为—级——属于全护理的A级护理。按此要求,护理人员应每两小时巡视一欠。韦泽光每月需要支付费用1250元,其中伙食费300元、住宿费450元、护理费500元。协议中还特别约定,入住该院的老^杜绝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相似文献   

13.
"在这里生活近60年了,舍不得离开熟悉的环境,所以选择在社区开设的托老所养老".今年87岁高龄的田淑明说. 从20岁参加工作到退休,田淑明和家人一直居住在北京市羊坊店路中国有色金属工程程设计研究院家属院.在她心里,再好的养老院也比不上自家院踏实.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养老,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决定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那么,社区繁多的北京在社区养老方面做得如何呢?有何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肖严华 《检察风云》2014,(19):36-37
“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老人可以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定期获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房主去世后,该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相似文献   

15.
《法制与经济》2008,(15):4-7
浪花的追求是大海 2008年2月8日,一位传奇老人溘然长逝。临终前,老人嘱咐儿子代她交了1万元党费。交完党费,她的工资卡上仅剩下85.46元。而她一生捐献的钱物,价值超过300万元。病重期间,她只要看见医护人员走进病房,就会努力坐起来,或者招招手。医护人员离开时,她总是说:“辛苦了!”“把你们累坏了!”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2亿,且每年以800至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2030年则将突破3亿。近年来,我国各地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让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实现养老,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  相似文献   

17.
春夏 《法庭内外》2010,(9):31-34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年轻人面对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陪伴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有的甚至离家谋生,留下年迈的父母独守“空巢”。这使已经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也应运而生,那就是老年公寓。老年公寓能够为入住其中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一些子女无法在身边照料的老人颐养天年,为许多忙于生计的年轻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棘手.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老人的养老需求.而养老院等机构的养老又因为运营困难以及无法满足全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从而发展的十分缓慢.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养老模式是由家庭、社区、政府三方面来共同承担养老问题.由于其既符合老年人传统的养老习惯且运营成本较低,因此,获得大家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各种关于老年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认为单一的养老方式,如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已经不适合中国国情,无法满足当代老人的各种需求,而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是值得关注的一种养老模式.关于养老方式的实地调查及资料很多,但是关于石家庄市的实际调查很少.为此我们对石家庄市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改善养老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欣 《河北法学》2011,29(8):111-119
在"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过程中,在"家庭养老"形式多元化,发展方式社会化的趋势下,既要重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等养老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又要意识到"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注重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等对老人的赡养和监护义务。亲属法缺乏对"家庭养老"的制度性保障。需要完善老年人赡养制度,调整抚养权利人顺位,将配偶方父母纳入被赡养人范围,增加"精神赡养"义务,改进赡养费的执行与收取模式;需要构建高龄老人监护制度,包括监护人的选任与监护人职责的明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