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人大工作》2007,(9):56-56
《中华英才》第14期刊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朱相远采访录,朱相远对记者说。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道德要求上。我们应坚持公私和谐。这就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标准。“我为人人”,就是要求每个私人,能为公共社会服务、着想.奉献自己的爱心与力量;“人人为我”,就是公共社会要为每个私人,提供服务和关怀,伸出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对我国政府行政理念提出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由管制向服务转变、敢于承担道德责任、注重与民合作四个方面的要求。顺应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型之要求,我国政府行政理念转变有四条路径:一是坚持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坚持公开透明的服务体制;三是坚持科学民主的服务决策方式;四是坚持从严执政的道德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对我国政府行政理念提出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由管制向服务转变、敢于承担道德责任、注重与民合作四个方面的要求。顺应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型之要求,我国政府行政理念转变有四条路径:一是坚持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坚持公开透明的服务体制;三是坚持科学民主的服务决策方式;四是坚持从严执政的道德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官员的道德实践在公共政策绩效优化中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有凝聚、约束、效率、辐射等功能,能够促使政策绩效优化;另一方面,它又因自身具有层次性、互动性,产品具有公共物品性的特点,阻碍以上功能的发挥,致使道德实践陷入困境。走出这一困境依赖于合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凸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公共性”缺失在民生领域的反映。改善民生状况,是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民生问题之解决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政府民生保障水平,必须重构政府公共性。重构政府公共性的途径,一是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确立和弘扬公共精神;二是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三是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政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五是不断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制度是政府为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提供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在充分肯定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完善成就的同时,针对由于制度自身不完善、本来用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却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构想,对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较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管若松  徐望 《群众》2013,(7):66-67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供给全体公民公共服务的一大内容,其目的在于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体现政府文化建设的普惠度与相关制度设计的公正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服务业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保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之一,是党和政府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精神文化产品和均等服务的有效平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张治宇 《前进》2003,(4):31-32
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这就要求在加入WTO条件下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政府公共行政服务的全面创新。公共行政服务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也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政府公共服务,就是按照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为社会、企业、居民提供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公共安全、公用事业以及医疗、保险、贫困救济等社会公共保障。从我国实际出发,政府的公共行政服务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政策规划、制度创新、城市管理、服务理念。”一、制定公…  相似文献   

9.
公共领域具有开放性、中介性、规则普遍性,以及公民参与等重要特征。公共领域的开放性与普遍性要求非公共领域为制度的建构与施行提供充足的道德资源。罗尔斯试图通过公共性来解决多元文化的客观事实与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但他在侧重研究公共领域与公共制度的同时,割裂了非公共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内在关联,忽略了公共领域的有限性以及制度建构与制度实施之间的道德桥梁。公共制度的开放性与普遍性特征要求非公共领域为制度的建构与施行提供充足的道德资源。这正是罗尔斯的理论需要补充之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这个定义不是完美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公私德两个概念的基本使用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道德行为同时要求相应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可以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来概括。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这样一些作为社会存在的条件是刚性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忽略这样一些条件,把道德仅仅看作个人应该坚持的道德操守,或者道德责任义务时,就有可能滑向道德说教:因为它没有考虑到道德社会结构。因此,一种道德行为实际上和它的社会条件是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建设要把道德环境建设和自身的伦理信仰建设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应该站在这个高度来思考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熹  汪小峰 《求索》2007,(8):54-56
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中引入公民参与以增强其公共性十分必要,一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各利益群体进行博弈最终达成妥协的过程,二为公民参与是弥补政府有限理性的缺陷与克服公共权力腐败的必要路径。在我国,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存在缺位问题。鉴如此,有必要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机会。我国目前已拥有逐渐提高的国民素质、良好的法制基础和逐步完善的民主机制等诸多有利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的可行性条件:  相似文献   

12.
骆威 《今日浙江》2005,(16):38-39
2003年底,浙江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2004年,浙江各级财政的社会事业投入已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54.1%。社会公共服务的加强,凸显了浙江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今年4月29日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指出: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政府要致力于“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经济性公共产品、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制度性公共产品”。最近,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要为广大人…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机制,面向大众,为大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为满足大众的文化生活而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整合水乡经济区各种文化资源,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有吸引力的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挥各个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多方面协作共同提升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一位负责人日前说,我国税费改革的总体思路已经确定,实施步骤也已明确。税费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第一,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和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务收取的管理费,提供这些服务所需经费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第二,将体现市场经营行为的服务性收费,转为经营收费,所得收入依法纳税;第三,将政府为支持某些重点产业和重要事业发展设立的、具有税收性质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性收费改为相应的税收;第四,保留政府向社会实施特定管理或提供特殊服务以及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取的必要费用,并实…  相似文献   

15.
从政府改革的阶段性特征看,中共十六大标志着中国政府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强化执行力阶段。强化政府执行力是这一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执行力就是政府在公共精神的指导下,按照公共政策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强化政府执行力,就是要强化政府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首先,强化政府执行力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和实现有效分权。政府执行力的高低,能否实现执政目标,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合理的政府机构设置和优化的组织结构是基本保证。其次,…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对自身而言就是要形成更加高效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通过自身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更加有效的产权安排和激励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合理界定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边界,降低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通过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降低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并在地方政府治理变革中寻找到效益递增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叶剑峰 《新东方》2012,(4):52-54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以服务理念为指导,合理界定政府职能,以有效的机制和管理方式,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政府行政模式。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行政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明确目标要求,制定中长期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必须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培育社会自治能力相结合;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社会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连日报》近日刊登大连市委党校教授张道航的文章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以及公共设施的总称。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平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要求实现社会总福利和人均总福利的最大化,要求政府必须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安是一种既包含纯公共产品又包含准公共产品的混合型公共产品,现实中存在着公共治安服务不足以及公共治安供给的单一性与治安服务需求多样性的矛盾。治安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但也不排斥非政府的供给。为了弥补公共治安服务的不足、满足群众的治安服务需求和实现社会治安产品供给的高效率,可以灵活采取政府、社会、市场多种主体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关注民生,是今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注重民生,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效的公共服务体制。公共财政预算作为政府分配和使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之一,最能反映政府在社会经济政策上的优先领域和关注重点。政府通过财政资源的分配来体现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