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启事     
前不久,某杂志上的一篇报道说,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讲到,中秋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儿啊,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卅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灾了!”  相似文献   

2.
我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老]政工了,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而自己也深深地爱上了政工这一行,在政工的道路上付出了青春,饱尝了酸、辣、苦、甜。但我对干政工这一行没有后悔过,默默地在政工岗位上辛勤耕耘,寻找乐趣,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十年前我在部队一提干就在政治处当干事,还担任过连队政治指导员,一九九0年从部队转业。第一天来企业报到,当时主管思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对我说,你在部队干了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政工部门也需要你,希望能安心政工岗位,干出成绩来。于是我就横下心,要在企业政工岗位…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的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中秋节回家的时候,他去亲切地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一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妈,我才30多岁呀,怎么就说退休?”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犯了事,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听说过一个故事:鼻子和眼镜吵起架来。鼻子说:“你一直架在我的背上,倒挺舒服的,可凭什么我一定要驮着你!”眼镜回答说:“好兄弟,为了主人,我们只能这么相处了。累了你,我也不好受呀。”鼻子嚎叫着“不!不!”,用力一拱,眼镜摔碎在地上。失去了眼镜的主...  相似文献   

5.
累也心甘     
那天晚上,我疲惫不堪地坐在饭桌旁,面对热腾腾的饭菜毫无胃口。妻子一见就明白了,说一句:“搞政工的怎么还这么累?” 让我怎么回答呢?十年来,和我一道走上政工岗位的同志几乎改行改完了,每走一个我“累”一回。“累”过之后又觉得也许人家更适合于行政或者别的工作;而政工这一行也需要有人干,这是我的岗位,我不能走。 怎么能不累呢?每当分配奖金、评比先进时,“见困难要上、见荣誉要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之类平时教育别人的道理总在脑海中翻腾;自己生活中遇到困难、工作上遇到压力时,多少次已经动身去找上级领导,都在途中退了回来“你平时是怎样教育人家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的?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好,你的道理又有什么说服力?”十多年来,我没有休过一次完整假期,没有在家渡过  相似文献   

6.
有好几天了,老王师傅老在自家门口走走站站,站站走走。他老伴心疼地说:“这几天你怎么啦,象掉了魂似的?哪里不舒服,快找医生看看,别憋出病来。”老王师傅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退休以后,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象少了点什么似的。三个月前,他六十大寿,儿女都赶回来了。儿子买来一个沙发床;女儿买来一台大彩电。并且商量好了,等他退休后轮流接他去省城、北京玩个够。邻居们都羡慕老王师傅,说他老俩口福气好,养育了这么一对知疼知心的好儿女。他还缺什么呢?什么都不缺,可他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东西似的。“我出去走走。”他忽…  相似文献   

7.
茄子的好坏     
富翁对仆人说:“茄子增进食欲,是好东西.”“不错,”仆人说,“难怪它戴着顶王冠.”几天后,富翁又说:“茄子倒人胃口,还生痰,是坏东西呢.”“是呀,”仆人说,“瞧它头上长着刺呢.”富翁不满意了:“前天你说茄子是好东西,今天又说它是坏东西,什么意思?”仆人说:“我该怎么说呢?我是老爷您的仆人,不是茄子的仆人呀.”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在贵刊看到一则征文启事:说说“我与政工”,信笔感慨了几句,却未曾寄与编辑部。如今,一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偶尔翻出旧日感慨,还想说上几句。 不到四十,我早已是老政工了。因为我从二十岁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政工岗位,并且在单位负责政工部门的工作已有十多年了。 我早想退出,并不是我不爱政工。我是在老同志相继退休、青黄不接时走上政工岗位的。二十多岁,我便担任了一个部属研究所的党办主任,说是党办,其实囊括了党委办事部门包括文秘、组织、宣传、统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各项职能。许多人都认为我将来是当…  相似文献   

9.
自己在政工岗位上8年来,有酸的,有甜的,酸酸甜甜相伴,铸成了我所走过的路。 1987年,我从柳州分局机关调到林管所担任政工干事,开始了政工生涯。刚步入政工之路就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有时你采访某人写一篇稿件,别人见了,总以为你无事在和别人聊天:“小子,你真是闲哉悠哉呀。”你动了一个上午的脑瓜子,写出一份材料来,刚到走廊或门口伸伸腰,冷不防就会有人问你:“真闲呀,又没事了?”记得有一次,为赶一份材料上报,通宵达旦地苦熬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领导放了我两个小时的假,可刚走到单位门口,就有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93年从政工岗位退休的。硼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这条战线,算得上一名真真正正的“老政工”了。回首长期的政工生涯,风风雨雨,经过;挫折冲击,受过;酸甜苦辣的各种况味,也都尝过。入,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思想波动,“失落感”、“失衡感”,我都有过。但基本上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至于过多影响自己的信。心和情绪。对政工领域的酸甜苦辣,我认为要这样看:首先,从讲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坚定不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讲政治。作为政工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判断、…  相似文献   

11.
用力不竭力     
吕清明 《党政论坛》2012,(16):14-14
一天,齐桓公向手下的大艇管仲炫耀:“你看我这马车怎么样?” 管仲说:“马车不错。” 齐桓公说:“不仅马车不错,我这驾车的车夫也是齐国最好的。” 管仲问那个车夫:“既然主公说你是最好的车夫.你的驾车经验是什么?”车夫说:“我驾车的经验是让每一匹马竭尽全力来拉车,谁都不偷懒。把全部的力量用在拉车这件事上。”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政工干部,在政工岗位上耕耘了30余年。现在,年近六旬的我,迈进新世纪的心情和所有的人们一样,也特别兴奋、激动。面对政工又迎来新的春天,我还要默默地工作。 回顾过去,我深深体会到,在政工平凡的岗位上有无数个春夏秋冬,要多作奉献,要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虽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还一度被讥笑为“十年政工一场空”,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党培养起来的政工干部,总是无怨无悔。在政工岗位上,蓝、黑墨水用了多少瓶,钢笔用了多少支,纸张用了多少本,热汗洒了多少斤,心血耗了多少升,有谁说…  相似文献   

13.
同那些政工“老革命”们相比,25岁的我顶多算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但我却同他们一样,打心眼里爱上了这一行,因为这其中虽清贫如水,却有“精神高于一切” 的享受;虽辛苦有加,却能感受到人世温暖真情。现在的我,也像一位“老革命”说的那样,每天不写点什么,心里就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 1998年3月,我放下手中的游标卡尺,拿起这千钧重的“笔杆子”,走上通讯报道干事的岗位。几年下来,姑且自我评价一番吧。“懒” 乃本人工作之最大特色,便是不用“笔” 写字,“鸟枪换炮” 咱改用电脑干活。以往写一篇小稿子,往往是写了抄…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我在山东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命运把我安排到了扬子江畔这座中外瞩目的化纤城——仪征化纤公司宣传部工作。从此,我在企业政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当时,有好多亲戚朋友不理解,有人惋惜地对我说:“你在大学学了7年文史,在企业干政工,太可惜了!”也有一些好友说:“政工是空的、应的、软的,说不定哪一天取消政工机构,赶换调动工作吧!”然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切身的感受,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软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比,确实是软了些,虚了些,但绝不是空的…  相似文献   

15.
我现年36岁,1984年走上政工岗位,从普通政工干部干起,1989年初任矿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1996年起任矿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回首干政工的岁月,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想当初干政工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政工对我讲:“干政工必须会说、会写、会干”。他的这句话,使我受益匪浅。十多年来,正是这“三会”助我不断进入新境界。 会说,炼铁一张嘴。 当政工干部,能说会道是一项基本功。讲话,它反映一个人的政治观点、理论水平以及工作思路。当政工干部的亮相动作是会“耍嘴皮子”。别人愿听你讲,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我案头必读刊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自我从1974年任政治副指导员到今天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已在军地政工岗位上工作了24年。今把在政工岗位上的思考写出寄去,为贵刊“研究”提供一管之见。政工红火过,也常遭磨难。香了臭,臭了香,辩证发展似螺旋:政工‘搞于一切”、“冲击一切”,这是“精神万能论”;政干是“卖狗皮膏药”的、是“万金油”、得“淡化”,这是政工“无用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才是唯物辩证法的政工观。…  相似文献   

17.
搞政工研究,少不了写文章。对于在政工岗位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政工研究十多年的我来说,出版一本个人的政工专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同行们的支持下,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30多万字的《思想·政治·文明》一书已于去年公开出版。它收集了我1981年以来在全国数十家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政工研究的近百篇论文。全国政研会会长袁宝华和副会长赵荫华还专门为我的这本书题词作序。最近,有些朋友读到我的书,称赞和指正之余,询问我搞政工研究的经验。其实哪里有什么经验,同众多有造诣的政工同行的著作相比,这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相似文献   

18.
因为工作需要,我从业务部门转到政工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搞政工是份“清苦”的差事,不像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出成绩。但干上以后,我却爱上这一行。要问为什么,一句话,锻炼人! 我原是学铁道工程的,在我转口搞政工的时候,一些亲朋好友对我说:“放着好好的专业不干,太可惜!”也有的说:“干你的本行,轻车熟路,搞什么政工?搞不好要引火烧身!”在更多的人眼里,这年头,干政工整天就是看报、写文章、开会,既没实惠,也没  相似文献   

19.
话说民主     
杨心恒 《民主》2008,(4):8-9
前不久,《今晚报》上有篇文章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我赞成。但是民主这个好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人们并没有去深究。报载2007年6月下旬,马歇尔论坛在德国召开.由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张维为研究员主讲中国崛起。演讲完了.一位欧洲学者(请注意,是学者,而不是记者)问:“你认为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民主化?”张反问:“你的民主化概念怎么界定?”学者回答:“很简单,一人一票.普选,政党轮替。”  相似文献   

20.
在有些政工干部耐不住寂寞,不安于清贫而“摇摆不定”,打算在政工岗位上“撤退”时,我却为自己喊上一声“立定”!并把“立定,不喊‘稍息’”作为警句,写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 说来在政工岗位上已工作七个年头了。我在大学学的是中文,平常就喜欢舞文弄墨。踏上宣传岗位之前,也曾写点文学类的东西。政工岗位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刚进宣传部,分配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我自购了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抓紧业余时间研读。此外,努力熟悉我所在企业的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