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礼娟  宋明玲 《学理论》2012,(35):67-68
自社区心理学产生以来,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受到来自社区心理学发展的挑战。社区心理学主要关注"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在社区心理学的影响下,当代教育心理学逐渐形成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了解以上趋势,对当代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年研究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年研究思考周永生笔者在学习十五大报告时,对青年研究问题,产生了一些很粗糙很不成熟的想法,借此短文表述出来,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一、青年研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五大报告说,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3.
彭静 《学理论》2011,(27):35-36
近年来,中国青年心理研究的学科性建设步伐缓慢,造成对中国青年工作的指导存在理论滞后、零碎而分散的局面,政治性、实用性、滞后性、单一性突出,理论性、学科性、民族性特点明显不足。故应当从学科性、民族性、系统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今的中国青年心理学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心理学研究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公众对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广大干部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培养方式创新。"干部培养链"的建设可为其途径之一。干部培养链,指由干部培养各个层级、各种途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等组成的一种培养机制,其核心是构建面向基层一线的干部教育培养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人生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从广义上说,亦是由这部分人的社会活动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青年的年龄划分、生理现象、社会地位及历史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认识或研究,从总体上形成了人们的青年观,在人类漫长的认识活动中,青年观经历了一个独特的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现在,根据年龄来划分人生阶段的有:儿童、青年、成年、老年等等,其中“青年”阶段的现象和本质最为模糊。这是因为,青年既是一种生命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生命现象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现象是迅速变化的,这种青年统一体的不平衡状况,使人们很难把握青年的本质。这也是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这两门在青年研究中最成熟的分支学科都未能涵括青年现象基本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引入管理心理学的思考王元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机制的逐步完成,及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企业的管理必将从理论上及方式方法产生相应的变革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是...  相似文献   

7.
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要求党的建设按政党活动规律办事,就是党的现代化,就是党的活动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党的科学化水平是新时期党的重要任务。党的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是我国繁荣富强的需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需要,也是党自己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正确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深入了解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轨迹;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党的建设存在的不足;加强党员忧患意识,加快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党的科学化水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长江 《理论视野》2009,(12):40-4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在这个决定中,“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问题被两次提及。一是在总结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第五条中,明确提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苏联对青年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1968年建立了专门的青年研究机构;1975年由共青团中央和苏联教育科学院联合组成青年问题科学研究协调委员会以协调全国的科研工作;1984年苏共中央在一项专门决议中向苏联科学院、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和马列主义研究院等单位以及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又提出全面研究青年问题的重要任务,要求更广泛地调动社会科学家们加强对青年问题的研究。此后,各系统分别召开会议加以落实,苏联科学院、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也加入协调委员会,并责成全国各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必须把青年问题列为自己的重要科研项目,决心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把青年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从国內外青年发展理论的交叉视角来考察青年的发展进程,把握当代青年身心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对于培育一代跨世纪“全面发展的新人”,具有现实意义。一国外青年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中,引人注目的是G·S·霍尔的“青年心理危机”学说,这一学说的新贡献在于阐述了“危机理论”(《青年期: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纽约1904年)。这一学说认为,青年期的出现賦予青年以自己的特点,将它与童年、少年分割开来。“新的诞生”是一种决裂和彻底的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叫“再思考”?其一,1980年我和田学杰同志曾对青年战士特点作过一点调查研究,写过一篇《青年战士思想特点初探》,发表在《青年研究》上。现在看来是比较肤浅的。其二,这几年,我注意看了部队报纸,内部刊物上一些研究青年战士特点的文章,联系我下部队与战士的接触,感到有些观点与实际不太吻合,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其三,青年战士的特点是个动态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和部队客观环境的变化,青年战士的特点也随之变化着。这就要求我们对青年战士的现状不断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这是我们搞好政  相似文献   

13.
青年是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和远大前途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青年群体,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系统而丰富的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在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萌芽的,是在关注青年、相信青年的过程中完善的,是在其自身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和阐发的。  相似文献   

14.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性阶段里,青年工作遇到了挑战,几十年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青年工作机制面临解体;市场经济初期的负面影响使青年工作陷入困境,如何从理论上帮助青年工作者正确认识这一困境,探索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青年工作新机制;这是摆在青年工作研究者前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林 《求知》2014,(7):10-11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要任务。随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为坚持党的建设正确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也从哲学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形势下,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必须把全面提高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有紧密关系,是党中央运用顶层思维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生态问题作出的一系列深刻论述,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党内政治生态与党自身内部各个方面建设以及外部关联性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党内政治生态与党的作风、党内政治生活、国家政治生态的关系,形成其演化逻辑。全面提高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科学化水平,传承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组织基因,必须保持党内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永葆我们党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建立在科学的思想和实践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创新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崭新命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深刻把握“党建科学化”的意蕴,按照这一命题的逻辑,研究思考选人用人科学化问题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选人用人的科学化,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原则和导向,探索科学的程序、方法,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启示一九二四年二月十六日,恽代英同志在第十八期《中国青年》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我们今天思考青年研究方法论问题,颇有启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工人运动的注意事项》。恽代英同志一开始就指出,青年感情丰富,气性热烈,不知隐忍羞辱,不避危险,因而是革命的力量;工人则聚处一起,相互接近,人数多而地位重要,因而是革命的力量。同时又指出,非工人之青年,富于革命性而易有浪漫不守纪律的缺点;非青年之工人,富于革命性而不易有火样的热情。这里,恽代英从  相似文献   

19.
官员通过申报公开财产,接受公众对权力的监督,这是国际惯例,也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正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在其推进过程中,不妨借鉴引入多种先进理念和分析方法,譬如可以借鉴会计学理论,对官员财产申报公开信息提出质量要求,以此推进其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见诸各种媒体,如何遏制校园欺凌,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与还没有完全社会化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剖析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重点突出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