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的深人贯彻实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复议意识越来越强,行政复议第三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在这些案件中,部分案件可能引起重复复议,对这一问题如何处理,下面谨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徐守斌 《行政与法制》2002,(10):16-16,23
大胆、适时、恰当地运用协调手段处理行政复议案件,对及时解决行政争议,化解棘手矛盾,推动行政复议机关更好地履行复议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原告李某某原系第三人裴某某及其前夫李某的养子。1976年李某去世,留有二间半平瓦房。1982年12月裴某某与第三人朱某某结婚,1983年在原有的老房子宅基地上扩建四间平瓦房。1988年李某某结婚,1989年参加工作,1991年分户单独生活。1997年朱某某在原四间房屋中的二间宅基地上翻建成二层楼房。双方一直居住到诉讼期间。2001年4月,第三人与原告李某某解除收养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复议法》实施10余年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和行政复议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使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制度逐渐失去信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中,申请人往往会提出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前没有提出的新情况、新理由。就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所提新情况、新理由的审查与处理,我国《行政复议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都未作规定,而这又是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实践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需要行政复议工作者不断探索明确。从行政复议实际情况看,“四看三审两决定”是较为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刘焕  望玉丽 《学理论》2012,(33):95-96
信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三大制度,但三者之间还欠缺有效的配合与衔接。文章试图在探寻三大制度自身"顽疾"的基础上,理清三者的受理范围、功能定位与运行程序,进而提出优化三者协调衔接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化解我国行政纠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不少县以上人民政府.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一般都要经过政府传达室、政府办秘书科、副主任、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政府办主任、政府主管领导6个程序进行阅处。而《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在5日内审查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受理的,应在7日内将其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需要转送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土地管理部门对争议的解决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由行政法法官和争议解决专员举行听证和裁决,在穷尽行政救济后,才能进入诉讼程序,对目前我国法院受理的土地纠纷案件居高不下、当事人因土地拆迁问题而大量信访等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式具有较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行政复议中的适当性审查,是指复议机关对被申请人在法定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内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进行审查的活动。在行政复议实践中,如何适用对具体行政行为适当性审查的原则,是审理好行政复议案件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胡娜娜 《学理论》2012,(2):53-54
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最初是作为行政诉讼制度的配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作为这一制度建立标志的《行政复议条例》与《行政诉讼法》在立法上基本上保持了一致,但是由于立法上的限制这一制度在实施中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的《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从立法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它标志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成熟与完备,而《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在不少制度的设定方面相互不能衔接,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试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复议制度以立法形式确定以来就以权利救济和监督为其两大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在实际运行中 ,行政复议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显得尤其重要。行政复议只有进入司法化的渠道 ,即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监督体系 ,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为最方便最有效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处罚是一种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究竟什么样的行政处罚才算明显不当,行政复议机关如何变更,立法机关及有权作出行政司法解释的机关对此没有作出解释。法学理论界对此也缺乏必要的论述和客观的分析。这给行政复议机关在掌握上带来了困难。而且,实践中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行政处罚一般很少,大多数属于行政机关偏轻偏重或畸轻畸重的问题。在行政复议制度广泛、全面实施的今天,不服行政处罚的行政复议案件大量涌进行政复议机关,如何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地把握行政复议的变更权,是摆在行政复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纠纷是两类既相似又不相同的合同行为。在司法实践中 ,这两者往往容易被混淆 ,导致许多判决结果存在争议。因此 ,对两者进行全面分析 ,认真把握两者在行为人主观故意、客观表现、履约能力、履行态度以及取得财物的处置等方面存在的不同 ,对于我们分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更好地惩治违法、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承接关系是以自由选择为原则,以不能自由选择为例外;并且,自由选择的范围将扩大,不能自由选择的范围将缩小。  相似文献   

17.
陈丹 《理论探索》2011,(3):120-124
实现行政复议与信访的有效衔接,是新时期构建高效、便民、一体化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必然要求。目前,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衔接渠道不够畅通,尚未形成合力,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两者的制度性差异,这具体表现为逻辑起点、运作机制、法律地位等的不同。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这种制度性差异导致的衔接难点为:人治与法治的不相协调,对信访的路径依赖难以克服,两者的功能重叠,信访的程序缺陷影响衔接效果等。行政复议与信访机制衔接的实现路径是:重塑信访功能与规范信访程序,完善行政复议机构设置及运行程序,建立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联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何薇 《行政与法制》2003,(7):34-35,39
台湾地区为配合《行政诉讼法》的修正,由“行政院”于1994年将诉愿法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审议。其后,经过由律师公会、民间司政会、民间财税革新委员会、会计师公会等人民团体和台湾公法学者联合组成的“行政救济立法催生联盟”的积极推动,于1998年10月2日完成诉愿法修正立法。时隔半载,大陆亦于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相似文献   

19.
姚鑫 《学理论》2013,(11):144-145
我国劳动关系跟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到了关键时期,个别劳动关系所占的比例已经缩小,集体劳动关系的比例越来越大,改变了我国个别劳动关系为主的劳动关系的局面。集体劳动关系最突出的问题是集体劳动争议的问题,完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复议法)第28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按照这一规定,行政复议个案决定权有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