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既往政治建设实践的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宣示。回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经济驱动型的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道路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战略,并且具有清晰明确的发展界限。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能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还需要在政治结构、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着力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
于运全  孙敬鑫 《求是》2012,(24):55-57
作为"今年全世界最重要的政治会议",党的十八大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不少国际舆论认为,十八大是中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道路"在过去十年缔造了"中国神话",在未来也必将续写"中国奇迹"。一、"黄金十年"造就"中国气派"中国实现了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英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的伟大道路。在中国,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更适合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新营 《党史博采》2014,(12):31-33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回顾党的93年的历史,一共召开过十一次四中全会。从历次四中全会的召男,也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曲折道路。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日益走向成熟的不平凡历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的实践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突破政治体制改革的“瓶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朝依法治国的目标方向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灵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在文化上是低能的,在精神上是涣散的,肯定没有好的前途,话说白了叫没出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与现当代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靠文化起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立下了大功,使中国社会前进了一大步,但随后不久就被北洋军阀集团控制了北京政府,使之成为在帝国主义操纵下的统治老百姓的机构.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为了救国救民,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寻找能改变国家和老百姓命运的真理.一开始,先是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民主主义性质的学说,这就是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虽然在全国大中城市有很大影响,对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解放思想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首先是李大钊,随后是陈独秀等认识到靠民主主义学说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另谋出路.正值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先进知识分子们逐渐知道这样一场翻天覆地的前所未有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经过初步研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既然它能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也就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改变社会面貌.于是,初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以其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就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的正确增强道路自信和对未来的自信,只要满怀信心的朝着目标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托起中国梦,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中央面临来自共产国际、国民党和革命形势的多重掣肘因素,努力探索自主决策之路,作出了一系列独立自主的策略设计和实践,使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权益得到有力维护、行动策略更加符合国情、组织能力逐渐趋于成熟。中共中央的自主决策实践,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促使中国共产党最终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2,(22):1-1
在重要历史关头实现中央领导集体权力交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世界最大执政党在21世纪继续健步前行更加明确了方向路径,这次大会也由此确定了自己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显赫位置。中共十八大与时俱进,致力改革开放,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首次系统科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的统一,在发展路径上坚持方向的坚定性和途径的灵活性的统一,在总体布局上坚持发展内容的全面性与发展战略的重点性的统一,在制度设计上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和中国梦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不走中国道路,就无法实现中国梦,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与现实选择;能不能实现中国梦,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不渝追求。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确定历史任务,找准历史方位,明确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綦玉帅 《世纪桥》2020,(4):88-9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根本经验,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周长胜 《唯实》2008,(9):13-15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确立了发展党内民主、扩大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政府体制改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贯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始终不渝地开展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斗争,始终没有停止铲除腐败这一毒瘤的脚步,并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大力倡导公仆意识和廉政意识,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留下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一项项"第一"。第一次设立党内纪律检查机构: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内维护和执行纪律的专门机关——中央监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开创了两条中国特色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巨变,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奋勇前行。这是中国共产党 80年奋斗的丰功伟绩的真实写照。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苦斗争中,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自身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已成为拥有 61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掌十二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 80年间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周长胜 《唯实》2008,(8):13-15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确立了发展党内民主、扩大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政府体制改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经历了奠基准备、探索形成、发展创新三个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和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8.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指引及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正义基因及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精神都是其重要支撑;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更是有力的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力地回击了“国强必霸论”等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19.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仁人志士也由此开始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实践。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当今时代,坚持和拓展这一道路应把握五个方面: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中国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