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赓,1903年生人,祖居湖南湘乡二都柳树铺。那里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村前小溪欢歌,村后青山叠翠,都是陈赓幼时戏耍的场所。陈赓的祖辈,都喜欢练武。虽然还称不上“武门”、“侠户”,但在那弯弯曲曲的几十里山冲,也称得上是个“武术世家”。  相似文献   

2.
陈赓大将与彭德怀元帅都是功名显赫的传奇人物,只是性格迥异。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而彭德怀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早先有一种说法:陈赓一怕廖仲恺,二怕彭德怀。此话不知从何说起。那么陈赓到底怕不怕彭德怀呢?往事遥遥,让我们从下面这些小事中去品味一二吧。 初识于湘军, 又相继逃出 彭德怀的家乡在湖南湘潭,离陈赓的家湘乡二都柳树铺村只有四五十里路。有一年湘潭大旱,  相似文献   

3.
渠冉 《党史纵横》2011,(4):53-54
陈赓大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他南征北战、戎马倥偬,无数次浴血沙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陈赓将军为人大气爽朗,英雄气十足,干的也都是革命、征战的大事情,做"红娘"这样的小事,似乎跟他挨不上边儿。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6,(6)
正★首先"革"掉自己的名字1927年春,一个叫谭世名的年轻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当时国民革命的中心——汉口。刚刚辞去小学教师职务的他,从湖南湘乡楠竹山村赶来,想要投笔从戎,投奔自己少年时的同学、妻舅——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特务营营长陈赓。"不管怎么样,我总算是冲出来了,现在满脑子都是新思想,根本不想教书。"见到陈赓时,谭世  相似文献   

5.
尹家民 《湘潮》2010,(12):12-15
20世纪80年代末,拙著《蒋介石与黄埔三杰》一书中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和传说,自编了一句顺口溜,叫"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用以描写陈赓的机智勇敢和勤快。此顺口溜随后广为流传,甚至还被人写进陈赓正史。  相似文献   

6.
宋庆龄很早就认识陈赓。陈赓曾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的演讲,参加过平息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找陈赓谈过话”,那时,宋庆龄就与陈赓相识,陈赓一直衷心崇敬宋庆龄。陈赓1903年生于湖南湘乡县二都柳树铺  相似文献   

7.
起义受伤,宋庆龄安排陈赓治疗伤腿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时负了重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陈赓拖着伤腿,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霖骨科医院。陈赓进入医院后,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不乐意为他治疗。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  相似文献   

8.
陈赓既是毛泽东的同乡,又是他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器重陈赓,常常委以重任。陈赓不负领袖的关怀与厚望,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赓临危受命,率部硬是把逼向中央军委指挥部的敌军压了回去。毛泽东高兴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得知张国焘要杀害陈赓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身边,说:“看他张国焘还敢来杀人不!”  相似文献   

9.
陈赓看谷仓     
1960年,正是我国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这年3月,陈赓大将回到了故乡湘乡县,当时县里的有关领导为了掩饰困难局面,布置给龙洞公社陈赓大将老家每户社员发了几斤大米。陈赓大将到龙洞故居访问时,发现邻居们家家锅里煮的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  相似文献   

10.
陈赓大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孩提时代,他就跟爷爷练功习武,凭其一身拳脚功夫,统帅着前村后巷的“娃娃兵”;第二次东征中,他冒死背出蒋介石,成为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屡建功勋。他的婚恋也同样颇具传奇色彩。而且他和傅涯结秦晋之好,还是邓小平做的红娘哩!1939年3月8日,和陈赓患难与共的妻子王根英,在一次反扫荡斗争中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陈赓悲痛欲绝,一向活泼爱笑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他把  相似文献   

11.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的时候,共产党员陈赓在刘尧宸任团长的四团当连长。这个团是由黄埔军校的学生组成的,全团的连长都是共产党员,战斗力特别强,在夺取惠州城一仗中建立了殊功。 陈赓自幼受祖父影响甚深。他祖父出身贫寒,幼从戎,英勇善战,臂力过人,身上刀枪伤痕很多,经常给陈赓讲作战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赓小学未毕业,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3,(6):48-48
问:我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请问什么是"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如何做好"四议两公开"? 答:所谓"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  相似文献   

13.
陈赓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出色斗士。在抗日和反蒋的战场上,陈赓叱咤风云,运筹帷幄,令敌人闻风丧胆,草木皆兵。然而,在孩子们的眼里,陈赓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儿女们的眼里,陈赓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慈父;在妻子的眼里,陈赓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恩师;在朋友的眼里,陈赓是一位生死可交的知己。  相似文献   

14.
陈赓与彭德怀,都是湖南湘潭人,也都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不过,他们二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而彭德怀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所以,同样是老乡,同样是上下级,同样是将帅之间,到了他们这里就别具一格了.  相似文献   

15.
陈赓与宋希濂都是战将,却分属国共两个营垒,他们之间的交往别有风趣。 1923年,陈赓和宋希濂决定去找孙中山的革命政府,他们从湖南湘乡出发,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行程,终于到达广州。他俩即去报考当时由程潜等主持的广州讲武学校。经考试,两人同时被录取,孙中山组织北伐,程潜被任命为鄂军总司令,不能顾及校务,广州讲武学校被迫解散。陈赓和宋希濂被分在黄埔军校第六部。毕业后,陈赓留校工作;宋希濂被派往东征军,开往前线作战。陈赓在校工作不久,也开往前线,与宋希濂并肩战斗:之后陈赓和宋希濂又一起参加著名的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16.
陈赓     
陈赓原名庶康,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一个殷实家庭。祖父是解甲归田的湘军将领。受祖父的影响,陈赓从小仰慕军戎生涯,14岁就离开东山小学堂,报名当了湘军。当时,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陈赓深感在这种祸国殃民的反动军队里是一种耻辱。1921年秋,他愤然离开湘军,在铁路局谋得一个办事员的差事。此时,湖南革命正兴起。陈赓追求进步,进了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得到共产党人的帮助,政治觉悟迅速提高。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征途。1923年底,广东政府创办陆军讲武学校,陈赓受党组织指派报考,重新开始军旅生涯。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陈赓退出讲武学校,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陈  相似文献   

17.
尹家民 《党史纵横》2006,(7):28-31,60
长征中,陈赓指挥干部团突建奇功,深得毛泽东主席赏识。他还毛遂自荐担任了周恩来的担架队长。张国焘几次暗整陈赓,陈赓化险为夷,逃脱险境。本文撷取陈赓将军长征中的精彩片断,以重新回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毛泽东欣赏陈赓的指挥才能:“陈赓行,可以当军长!”1935年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24日,先头部队占领土城。毛泽东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总是工作到很晚。行军出发前,干部团团长陈赓派作战参谋郭化若叫醒主席。干部团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是由原红军大学、彭杨步校、公略步校和特科学校合并组成的,并由军委直接领导。除陈赓任团长…  相似文献   

18.
华小勇  杨丽萍 《世纪桥》2012,(20):42-47
在陈赓的戎马生涯中,似乎与南昌城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参加革命到中国革命胜利,陈赓曾四进南昌,而每一次进南昌的环境、经历和心情都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在陈赓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一段特殊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1933年春天,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后来被压送到南昌。蒋介石见到陈赓时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陈赓说:“校长也瘦了。”蒋介石说,“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20.
陈赓与宋希濂都是湘乡人,同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两人又都是我国现代军事史上的显赫战将。不同的是,陈赓是中共中央委员,担任过人民解放军兵团司令、志愿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身经百战,军功赫赫,是解放军十员大将之一。宋希濂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官至集团军总司令,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美国自由勋章等奖赏,也是国民党内为数不多的战将。陈赓和宋希濂在战场上有过并肩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斗岁月,也曾代表各自阶级进行过你死我活的拼杀。他们之间有合有分的历史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趣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