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简称省临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成立、解散、重建、再次解散,期间还面临人员匮乏、经费困难、叛徒的出卖和敌人的破坏杀戮,真可谓惊心动魄、命运多舛。省临委成立1923年春,陈独秀派柯庆施到安庆建党,年底建立了安徽第一个城市党组  相似文献   

2.
安庆,是安徽最早建立党的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1923年冬,安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在安庆北门外万安局一号濮家老屋宣告成立.她的建立为安庆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八大的20名政治局委员中,至今没有出版传记的,只有柯庆施一位了,看来评价柯庆施还有难度。对柯庆施一生进行研究的人可能也不多。要不,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中共第一届至十五届中央委员》名录中,对柯庆施所作的700多字的简介,居然出现了年代上的差错。  相似文献   

4.
曾珺 《党史文苑》2008,(11):26-28
1953年初,毛泽东乘坐军舰从汉口出发,顺流而下,对长江沿岸的部分城市作短暂的巡视。3月20日晚9点左右.到达位于长江岸边的安庆古城。据当事人回忆,毛泽东并未进安庆城巡视,而是站在甲板上久久注视着这座古城和城内的振风塔。随即找来了时任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谈起了陈独秀。  相似文献   

5.
在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时任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的柯庆施语惊四座: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柯庆施这种明显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话,增添了他的政治资本。在1958年5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由中共安庆市委宣传部、安庆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合编的《红色安庆》一书出版发行。书中“星火燎原”章节记叙了土地革命时期安庆各县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其中简要介绍了望江县在此期间党组织的情况,提及孙敬纯、潘品凡、夏进普三个人名以及尚花棚、徐家井头两处地名,可惜记载过于简略。作为望江县的党史工作者,笔者对这段历史一直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7.
顾维钧是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著名外交元老。联合国成立前夕,中国政府要派出代表团去美国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派谁去呢?根据雅尔塔会议确定的组成原则,中国代表团应当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但在国民党政府中,除了顾维钧等人主张中共代表参加外,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其他人都不愿意让共产党参加。后来由于中共方面的积极争取、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干涉,国民政府才决定让一名中共代表去。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4,(7):31-35
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为加强对北方革命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在天津建立地方党组织。1924年1月,李大钊代表党中央向出席国民党一大会议的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人指示,返回天津筹建中共天津地方组织。  相似文献   

9.
73年的中共历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而中共党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屡经洗礼,也在大浪淘沙:或鞠躬尽瘁,终生为民;或沉沦变质,为人不齿;或蒙遭冤屈而终得昭雪;或难以泾渭分明,也得到了功过参半的评价。然而,也有一种人,由于种种交织复杂的因素,虽经历史沉淀,仍难盖棺定论。柯庆施就是一例。本文试图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其作一客观介绍。 1 柯庆施,小名立本,学名尚惠,自号怪君,曾化名柯乃康,1902年农历六月初六生于皖南歙县南乡竹溪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主要成员是一批知识分子,总书记陈独秀曾在北大担任文科学长的职务,李大钊曾是北大图书馆馆长,张国焘是北大的学生,周恩来是南开学校的学生后又留法勤工俭学。1927年“四·一二”政变及“七·一五”政变后,蒋汪合流共同屠杀中共,危急时刻共产国际开始着手改造中共,1927年7月中旬,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由11人缩小至5人。1927年八七会议上,共产国际又照搬苏联成功的经验,吸收工人进中共最高决策层,会议成立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中吸收了工人代表向忠发、顾顺章等人,1928年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春 《党史纵览》2010,(11):36-39
1953年2月.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起航驶往芜湖。途中,在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道:“安徽有一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傅大章答道:“在啊!就在安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自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在上海》一书──编者蒙冤入狱1955年3月下旬,春寒料峭。北京饭店门前警卫岗哨林立,平添了几许肃穆的气氛。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正在这里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共上海市委的代表为陈毅、柯庆施、陈丕显、潘汉年、许建国、夏衍六人,以陈毅为团长。这次会议有三项议程:一、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这个计划的报告;二、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三、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会上,邓小平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高饶反党联盟的报告。对…  相似文献   

13.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驶往芜湖。途中,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傅大章:“安徽有一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在啊!就在安庆。”很快,有关方面便安排毛泽东与之见面。  相似文献   

14.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旧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西桥镇西桥村振成巷32号(原16号)。 1927年12月4日至5日,中共福建省地方组织的负责同志,根据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党中央指示,为推动福建革命运动,在漳州召开福建各县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15.
刘峰 《世纪桥》2011,(2):28-31
1921年7月的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齐聚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了召开这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作了很多工作。在马林之前,来自莫斯科的吴廷康(维金斯基的化名),已秘密在上海活动,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共一大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后来也担任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吴廷康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国外友人。  相似文献   

16.
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为全面审视与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的历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这次会议全面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的历史,投入极大精力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且深刻反思了中共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为后来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钱江 《党史博览》2009,(9):27-30
在当代史著作中,晚年曾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柯庆施(1902~1965),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名字。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每当毛泽东的认识和行为中出现“左”的错误倾向的时候,柯庆施的名字就常常伴随其左右,柯庆施的政治地位也不断攀升。从1956年到1965年,柯庆施风云一时。但直到今天,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专题性研究和介绍还很少。但不管怎么说,这位历史人物的晚年和当时党在指导方针上出现的偏差难脱干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8.
盖如垠 《奋斗》2011,(7):6-7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自从1923年10月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90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在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先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无数英雄儿女,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9.
坐落在宜城北郊的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油化工总厂、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以下合称"安庆石化"),是一座集石油炼制、化肥、化工、化纤、热电、机械加工等为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  相似文献   

20.
坚贞不屈的斗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汪精卫到处制造白色恐怖,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破坏中共组织,安徽各地革命力量受到惨重损失,许多地区的革命活动处于停顿状态。中共中央为了恢复和整顿安徽一些地区的中共组织,1928年10月,派出任弼时到芜湖、安庆等地巡视。时年24岁的任弼时,8年前即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6年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可算是个“老革命”了。任弼时在接受任务的当天晚上,即离开上海,前往安徽南陵。任弼时抵达南陵县后,他不顾旅途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