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志青 《党史博览》2009,(12):19-22
在新中国俄语界.李越然是位著名的翻译家。1949年8月至1965年5月,他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彭真、陈毅、薄一波、李富春等党和周家领导人担任翻译,见证了新中国与苏联从结盟到破裂的全过程。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甲午战争前一年出生的他,与同时代的志士仁人一样,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富强积极追求探索。他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先赞成“君主立宪”,后来转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  相似文献   

3.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新政协)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筹备会决定成立六个工作小组,指定第六小组负责制定和评选新中国国旗、国徽和国歌词谱等项工作。第六小组组长为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副组长由叶剑英、沈雁冰担任。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是新中国出版史上著名的两套丛书,由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在"文革"前出版。1979年,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决定恢复两套小丛书的出版。商务印书馆聘请著名经济学界老前辈、历史学家、社会  相似文献   

5.
离开10年后,谢旭人重新回到了财政部,这一年他60岁。在此前他执掌国家税务总局的4年中,中国年税收收入几乎翻了一番。现在,接过了这份越来越大的家业,他如何扮演“分钱者”和“埋单人”的角色?国内一位著名财税专家说:“接下来,真正考验新部长魄力的是他能否第二次直接参与并指挥中国的又一次重大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王宗璋 《奋斗》2001,(7):25-26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新兴城市。在风雨如磐的20世纪上半叶,我党著名革命家刘少奇、陈潭秋、陈云等曾先后到哈尔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领导革命活动;抗联英雄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不畏强暴、抗御外侮,在这里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哈尔滨1946年获得了解放,成为最早沐浴新中国曙光的大城市,并作为大后方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的英雄谱中,马永顺的名字因其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而格外响亮。在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他忘我劳动,创出优异成绩,成为全国著名的伐木模范;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党和政府号召绿化祖国、再造秀美山川的时候,他带头植树,造林不止,成为闻名遐迩的植树英雄。从伐木模范到植树英雄,马永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新中国林业50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肖舟 《党史天地》2008,(4):27-30
提起王沪宁的名字,在中国学术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政治学研究生,在政治学界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2007年10月21日闭幕的十七届一中全会新当选的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学著名学者、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调离他学习、执教14年的复旦大学,进入我国政治中心北京,成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9.
在记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著名女星时,陈波儿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她是卓越的电影戏剧艺术家、人民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亲切地称为"波儿同志"。陈波儿呕心沥血,开创了中国电影高等教育事业。她是中国人民电影的第一位女编剧、女导演,是新中国电影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她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创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5年的陈波儿,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影星陈波儿原名陈舜华,1910年生在广  相似文献   

10.
乔冠华不但是新中国的著名外交官,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一生写下了大量诗词,使人读后赏心悦目,实感快慰。  相似文献   

11.
1942年12月30日早晨,在南通县四安镇北的广场上,一位面目清癯的中年人走上了讲台:“我目睹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使我看到新中国的光明已经在望了!”在那段极其艰苦的岁月,这番话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出版家,杰出的民主革命斗士邹韬奋。  相似文献   

12.
孟红 《红岩春秋》2009,(5):22-25
钟灵,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美术家。他是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者之一,是北京天安门上两条大标语的设计者和书写者,还是新中国第一枚邮票的设计者。他的名字,与新中国的开国大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2,(2):44-46
今年2月6日,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和创始人之一周保中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周保中同志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白色恐怖的地下工作时期。还是在戎马倥偬、艰苦异常的战争年代,抑或是在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都始终如一地秉持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以国家、民族的解放为己任的崇高精神.特别是在东北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  相似文献   

14.
周宏泉 《当代贵州》2005,(20):49-50
2003年8月21日,中国的主流财经媒体第一次召开了“企业公民”会议,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著名学府的著名学者,通用、微软、福特等国际著名企业及百余家优秀企业领导者,共赴百人圆桌会议,探讨企业公民价值……从而向世人发出了现代企业文化的世纪新宣言:“企业公民意识”。针对中国“企业公民意识”的表现, 有国内媒体惊呼,一个企业公民时代已向中国走来……  相似文献   

15.
周永杉 《前线》2008,(10):54-54
冯理达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长李德全的长女。前不久,这位“党的好女儿”永远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16.
人物     
张改平 张改平是动物免疫学和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专家。1960年出生于内黄县,现任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正>范长江(1909年10月—1970年10月),号希天,四川省内江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新闻学家,新中国新闻事业的领导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作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的钟声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由此,我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年已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观点,面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战的局势,年轻的曹火星心中忿忿不平。于是,他利用当地流行的一种叫“…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14,(10):F0003-F0003
抗战时期,毛泽东曾经多次阐述将来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含义。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余玮 《党史纵横》2009,(1):38-42
提到北京奥运会著名体育场馆——水立方,就不能不提到与水立方有着不可分割关系的家族——霍氏家族。这个对水有着别样感情的家族,见证了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