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过程(1949—1974)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元启发理论分析马来西亚对华关系的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马来西亚独立前(1945—1957)笼罩在英中关系之下的马中关系,并把它作为分析马来西亚独立初期马中冲突关系的生态历史背景;接着分析马来西亚独立之初到20世纪60年代末马中对抗与冲突关系的深刻背景,揭示国际格局与国家安全利益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影响;然后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马中和解与建交的背景,诠释国际格局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发展、关键领导人的个人素养等因素导致一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最后对马中关系的曲折发展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国家。中国与马来西亚自1974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不断加强,合作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侨华人作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在马来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也通过官方以及民间渠道积极参与中马两国的经贸往来及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中马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论文拟透过马来西亚华人华侨的状况、社会和经济地位,以及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分析,提出如何利用马来西亚华人华侨的优势,使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笔者以马来西亚的<新海峡时报>2002-2003年中关于中国的新闻作为分析的样本,试图从中分析出马来西亚如何看待正在崛起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郑勋  郭秋梅 《东南亚研究》2023,(3):69-91+155-156
“东向政策”是马来西亚1982年开始实施的对外政策,其主旨是同日韩扩大经济贸易关系,争取两国投资并学习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职业精神,服务于马来西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东向政策”有助于马来西亚突破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以及管理方式陈旧等难题。历经40余年,“东向政策”在目标、内容、手段与对象上得以拓展和深化。为了平衡主要国家在马来西亚的战略博弈,“东向政策”的战略意图从最初“以亲近日韩来弥补与西方国家的疏远关系”转向“加强与中国的交往来平衡主要国家对马来西亚发展的影响”。同时,将政策对象拓展至中国以使马来西亚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推动其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尽管学界对“东向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质疑,但总体来看,该政策有力推动了马来西亚从传统农业国转向新兴工业国,加快了其工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拉赫曼政府的“一边倒”政策①孟人杰1957年马来西亚获得独立,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一直到1970年拉赫曼下台,其政府执行的是倒向西方的政策。这个政策可以通过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以及马来西亚在地区形势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以第13届国会选举之后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的状况为主要依据,对作为意象的马来西亚国家和作为实践的马来西亚国家进行考察,进而展开以下两方面的论证:(1)马来西亚国家各组成部分的实践过程如何形塑着马来西亚国家的主导原则与主导功能;(2)马来西亚国家建构与政治制度化的不足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7.
邵建平  刘盈 《当代亚太》2012,(5):138-156,160
东南亚国家中的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通过国际法院裁决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相互之间的岛礁主权争端。在对马来西亚与印尼、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岛礁主权争端案的裁决过程中,国际法院综合考量了有效控制、继承、禁止反言和先占原则。马来西亚与印尼、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通过国际法院裁决解决相互间岛礁争端的经验对中国更好地维护南海主权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冰 《新民周刊》2024,(2):30-35
<正>千百年来,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联系和交往从未中断过,相同的文化渊源、相似的情感追求为彼此的关系锦上添花。新马泰越自古与中华文化有紧密联系。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以后,这些联系有些被掐断。如今,新马泰越与中华文化之互动、交流又有了新的开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的交流合作取得进一步发展,人员交流更加频繁,经贸合作日益拓宽。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在一般的分类标准上可以归为君主立宪制,但其最高元首作为特定族群特权守护者和宗教领袖的特殊身份、选举轮任的产生方式则是一般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元首所没有的。这一独具特色的国家元首制度和马来西亚在族群关系、政教关系、立法—行政关系与中央—地方关系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之间具有相当的互补性,从而使其在变迁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强大的适应性。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马来亚地区的王权。这种王权历经15世纪初马六甲王国的伊斯兰化、1874年《邦咯条约》后苏丹的虚君化和1946年马来亚联盟计划失败后马来人特权的宪法化这三个关键节点,才演化为今天的"选举轮任的马来伊斯兰君主立宪制"。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华人与广州经济周洁萍,陈炳马来西亚华人与广州侨乡的关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78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槟榔屿后,分别从广州等沿海城市诱拐、抢掠中国劳工,把大批华工贩运到马来西亚,使槟榔屿一时成为“苦力贸易中心”。广州市属的白云区、黄埔区、番...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rol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poli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of China. Since economic reform began in 197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ransformed the R&;D system from one that was wholly centrally planned into a more market-orientated system, making it more efficient and productive.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e, its incentives and its investment remain significant. The 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the R&;D expenditure rapidly, while trying to develop indigenous technologies. It has actively utilis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as the means to introduce advanced technology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It has also provided systematic guidelines and established the econom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s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order to channel foreign investment inflows into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China has placed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developing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2.
日本曾经在很长的时闻内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为圭臬,其法律制度基本照抄了《唐律疏议》和《大明律》的主要内容。近代以来,日本人逐渐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转向学习西方法律文化。并试图将日本法律文化推向整个亚洲。20世纪以来,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由学习转向了研究,许多中国法律史研究著述出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态度逐渐转向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陈竹  李娜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109-122,153,154
兵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典章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繁荣的有效手段。李朝作为11至13世纪中南半岛上的强国之一,十分重视兵制的建设。由于中越复杂的历史联系,李朝立国后在兵制的设置上借鉴了唐宋兵制,尤其是重点效仿唐宋兵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军事制度。不过,李朝兵制并没有完全照搬唐宋兵制,它既吸收了唐宋兵制的精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符合李朝自身国情的兵制,并增设了新的兵种"象兵"。李朝兵制无论是在平定内乱抑或开疆扩土中,都契合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反过来,李朝兵制也对宋朝的兵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朝也参考了李朝兵制对其兵制进行改革。宋朝兵制在改革中充分借鉴了李朝的军事编制,尤其是"军"这种新的军队编制的创设,成为宋朝改革军队编制的开端。从李朝兵制大力效仿唐宋兵制,再到宋朝亦在兵制建设上借鉴李朝兵制的优点,这种相互学习与借鉴,增进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进一步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中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中亚各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以来,随着官方交往水平的提高,其伙伴关系稳步发展。1997年,"新丝路外交"这一概念总结了日本的中亚政策。21世纪伊始,新的地区伙伴开始受到中亚的欢迎。20多年间,日本与中亚的合作突出了几个特别的领域,即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以及能源资源,其多边外交关系提升到了建立"中亚+日本"的对话机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中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中国的中亚战略。日本的中亚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关系的发展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不能看作遏制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关系的政策,应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东南亚华商开始向中国进行投资,尤其是在广东和福建侨乡地区。东南亚华商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侨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大韩民国成立,直到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处于东西方两大对立阵营中的中韩两国建构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敌对身份关系。建交后,中韩两国开始建构积极的角色身份关系。从金大中的“合作伙伴关系”、卢武铉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到李明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韩关系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两国的角色身份呈积极的认同关系。展望未来,尽管两国间存在诸多妨碍积极角色身份建构的因素,但继续加强全面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是中韩两国共同的愿景。因此,中韩两国建构康德文化下的朋友角色身份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7.
进入19世纪40年代以来,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和日本国门的欧美列强将矛头指向东亚地区最后一块“未开垦地”——朝鲜。法国和美国分别在1866年和1871年对朝鲜发动武力征服,即“丙寅洋扰”和“辛未洋扰”。面对法、美舰队的入侵,大院君政府没有作出丝毫的妥协和让步,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维护了国家主权。在两次“洋扰”期间,朝鲜政府继续维持着与中国的传统宗藩关系,欲凭借这种关系将中国作为代言本国立场的窗口和对外收集情报的窗口来利用,并且将中国作为抵挡西方冲击的防波堤,以阻挡或缓冲来自西方的冲击,维持朝鲜王朝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这一议题进入具体讨论的阶段。由于地缘冲突、安全困境等多种原因,目前东北亚地区还难以推行以国际机制或国家理性选择为基础的国际合作机制。从政治外交、经济、人文等合作机制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韩中关系正朝着更高的合作方向发展,这可以说是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参照。不过,这其中的一些困扰因素仍然不可小觑。本文主要从经济、政治外交、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讨论韩中关系的发展,由此分析韩中关系对构建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意义,探讨韩中两国尚未解决或难以妥协的矛盾分歧对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及其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Japan ranks near the bottom among the world’s democracies in electing women to public office. This is typically attributed to its male-dominated culture. While we do not dismiss this cultural argument, we focus o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o present evidence that the Japanese election system has been a significant barrier to women. Japan was a world leader in electing women under the 1946 election system but, when the system changed in 1947, a steady decline began in elected women. The new election system recently adopted will only marginally increase the election of women to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相似文献   

20.
Jinghao Sun 《East Asia》2009,26(3):191-212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China began to experience drastic changes such as bureaucratic corruption, popular insurgence, the waning of the central imperial power, and the decay of the Grand Canal, which had been the lifeline for the whole empire during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 The abolition of grain tribute shipping, the withdrawal of the canal and canal-related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n the disruption of the canal channel in the north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of most urban centers along the canal’s course, including Jining, a great canal metropolis in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Furthermore, the overwhelming intrusion of Western capitalist-dominated globalization dramatically turned these interior urban centers into hinterlands. Jining found itself downgraded to a peripheral status but did not decline like most northern cities and area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traordinary undertakings by Jining’s powerful and open-minded elites who largely constrained the locality’s decline and vigorously worked towards its m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decades of the Qing. This local story illustrates an example of a partially successful Western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inland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