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黄克诚同乡同宗,我对他一直怀着一份特殊的敬意。这种敬意到1981年达到了顶峰。这一年的4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各种重要报刊,都发表了黄克诚关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长篇文章,在国内外、党内外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这一年的10月,我幸运地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黄克诚大将军,并受到了他老人家亲切热情的接待,进行了6次深刻的交谈。5年以后,我又有幸进京参加了黄克诚追悼大会。至今,敬爱的黄克诚大将已离开人间10余年了,但我在乡在京所见所闻关于他的桩桩轶事,不但没有丝毫淡忘,反而放射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今奉献几桩,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
黄克诚大将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在世人的心目中,他和诗词似乎沾不上边,笔者也有这样的印象。1992年4月,我为筹办《纪念黄克诚大将九十诞辰图片展览》去北京,找黄克诚夫人唐棣华征集历史照片,意外见到黄老于1966年2月在山西晋东南地区领导人民抗旱时填的两阕《水调歌头》词,甚为惊奇。经唐大姐介绍,我才知道黄老闲暇时亦喜写诗填词,由于战争年代环境险恶,黄老随写随丢,至今仅存一首题为《思亲》的七绝,是1937年黄老为怀念前妻所作。诗曰:  相似文献   

3.
<正>黄克诚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传奇,诸多功绩在《黄克诚传》、《黄克诚大将》、《黄克诚自述》等中都有详细记载。但其在齐齐哈尔担任西满军区司令员,建立和巩固西满根据地的情况,大多只是一笔带过。笔者经查阅大量档案和军事史志资料,力图还原黄克诚指挥西满剿匪这段历史。黄司令进军齐齐哈尔抗战胜利后,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于1945年9月14日向中共中央建议:"既能派部队去东北,应尽量多派,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战友赠我一本《黄克诚传》。出于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的仰慕之情,出于对所工作过的老部队(39军)的敬重之意,我认真拜读了这部80多万字的传记,有的章节更是逐字逐句反复细读,感触良多。黄克诚同志堪称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为官从政务实的楷模,是搞好当前"三严三实"教育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5.
在世人心目中,黄克诚大将和诗词似乎沾不上边。1992年4月,我为筹办《纪念黄克诚大将九十诞辰图片展览》去北京,找黄克诚夫人唐棣华征集历史照片,意外见到黄老1966年2月填的两阕《水调歌头》词,甚为惊奇。经唐大姐介绍,我才知道黄老闲暇时亦喜写诗填词,由于战争年代环境险恶,黄老随写随丢,至今仅存一首题为《思亲》的七绝,是1937年黄老为怀念前妻所作。诗曰:大雪纷飞冻难支,衾单炕冷晓更迟。长夜不眠忆往事,铁石征人也相思。黄老和前妻结婚仅数月就远离家乡参加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他怕误了妻子青春,写信回…  相似文献   

6.
王群 《新湘评论》2013,(23):44-45
《黄克诚传》一书记录了黄克诚任中纪委书记时,抓党风不怕撕破脸皮”的一些事:对总参某领导在京西宾馆花400元公款请客的事,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让其作检查、补饭费;北京饭店的厨师揭发商业部部长公款请客吃饭少付钱,他让中纪委查实后发通报进行批评,请《人民日报》公开报道此事。黄克诚一生光明磊落,坚持原则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7.
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使黄克诚加深了对毛泽东的崇敬1922年夏天,黄克诚刚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毛泽东就在这年4月从长沙来衡阳宣传革命,他先后在湖南学生联合会厅堂和第三师范风雨操场,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造、中国农民运动等问题的著名演讲,他还在衡阳发展了蒋先云、黄静源、唐朝英等一批共产党员。黄克诚从同学那里了解到毛泽东演讲的内容,觉得他讲的都是穷苦人的心里话,很受教育和启发。从此,黄克诚便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积极参加第三师范进步学生的活动。黄克诚还发起组织了“永兴县旅衡学…  相似文献   

8.
舒云 《党史博览》2009,(2):25-26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被错误地划进彭德怀“反党集团”中。在1959年8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吴法宪揭发黄克诚“本位主义”。不过连吴法宪自己也没有想到,“本位主义”竟成了黄克诚贪污一万两黄金。黄克诚一向两袖清风,他坚决为自己辩护。198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58号文件《批转总政关于黄克诚同志的复查结论》,彻底否定了“黄金案”,为黄克诚恢复了名誉。  相似文献   

9.
周武 《党史文汇》2013,(2):56-57
《党史文汇》编辑部:我是贵刊20多年的老读者,从1988年由部队转业到山西晋中市政府系统工作,便一直把《党史文汇》作为必读的期刊之一、责刊每期的文章我几乎都要通读一遍,有的还读了若干遍,如2008年第9期刊登的黄克诚大将《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一文,2012年“百年史辨”栏目的系列文章等.  相似文献   

10.
王荫 《党史纵览》2003,(3):26-27
黄克诚,湖南永兴县人,1923年参加革命,1925年入党,参加过北伐、湖南农民起义和长征以及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前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8集电视连续剧《黄克诚》,对他生平作了介绍,实际上黄克诚将军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未能搬上银幕。笔者现从中撷取一二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以飨读者。 从“抢救”运动中抢救干部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最近采访了黄克诚大将的老部下———开国少将谢振华,请谢振华谈谈他眼中的黄克诚。耄耋之年的谢振华曾是我军的著名将领。他18岁就担任红军的团政委,32岁时成为解放军军长,53岁时担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66岁时担任大军区政委。他一生中打了许多大仗、恶仗,68岁时还指挥了保卫祖国边境的自卫反击战,可谓功勋卓著。一谈起老首长,谢振华就充满着敬意,开口就说:黄克诚同志是我特别尊敬的领导人之一。我到主力红军之初就是由黄克诚同志带入红三军团大门的。以后我又在黄克诚同志麾下的新四军第三师部队战斗和工作5年,与…  相似文献   

12.
王子君 《党课参考》2023,(6):104-108
<正>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黄克诚以敢于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敢于建言著称,是中国共产党内敢于讲真话的典型代表。向中共中央建言1945年9月17日,重庆。毛泽东结束了与蒋介石一天的谈判回到住处,看到了刘少奇由延安转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的《关于目前局势和战略方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黄克诚.在“文化大革命”中曾被关押审查达8年之久。关押审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黄克诚是“假”共产党员。对此,黄克诚哭笑不得地说:“我在党领导下参加武装斗争.出生入死.已经超过40年.怎么会是‘假’的呢?”为此.他向审查组讲述了当年入党和在白色恐怖下时近半年、奔波数千里的找党经历。  相似文献   

14.
三见黄克诚     
黄克诚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铮铮铁骨、刚直不阿的秉性和实事求是、朴实无华的品格,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我先后3次见到黄克诚的情景,不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1959年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5.
黄克诚将军的大名和他的卓著战功,我作为一名地下党员,早有所闻。然而最初面见黄克诚将军并聆听其教诲,是1950年冬于益阳地委。黄克诚将军的大将风度、高尚人格、百姓情怀,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1950年的冬天,天寒地冻。一天,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黄克诚将军冒着严寒来到中共益阳地委检查工作,了解社情民意。白天,黄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晚上,他指示当时的地委秘书长万达找两个本地区的地下党员谈话,听取对当时党和政府在城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当时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第12期《党史博采》刊载了一篇《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曾拟迂淮阴》的文章。但据笔者所知,当时党中央计划南迁的地点是淮安而非淮阴。 1982年春,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王阑西同志到淮阴检查工作,我曾亲耳听他说了两件事,一是黄克诚关于要求地方党史部门尽快调查清楚1941年春发生在淮安茭陵大胡庄的一场惨烈的战斗,另一件就是关于党  相似文献   

17.
吕坚 《湘潮》2012,(10):31-32
2012年10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大将黄克诚110周年华诞,作为晚辈,回忆黄老与先父吕振羽之间的深厚战友情谊,以作纪念。黄克诚是湖南永兴人,参加过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和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斗争,是我党、我军身经百战的名将。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7,(11)
正1980年11月26日上午,双目失明的黄克诚戴着墨镜,在秘书的搀扶下出现在京西宾馆小礼堂。中共中央纪委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3次座谈会在这里开了10多天了,黄克诚因身体不好一直请假未参加会议。但是,他心里记挂着会议,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会议内容的思考。那一天,他再也坐不住了,向会务组打电话说要来参加会议,自己有话要讲。黄克诚讲话了。他竟然讲对毛  相似文献   

19.
谭乃达 《学习导报》2013,(11):31-32
黄克诚60多年的革命经历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可借鉴的宝贵财富。这里,我仅就黄克诚在调查研究方面的若干史实概要记述出来,与读者一起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20.
怪我说不好普通话1979年冬天,护士李莉调到黄克诚身边工作。李莉心里颇有些紧张。作为一名军人,她知道,当年横戈跃马的黄克诚大将,现在被疾病折磨得生活都难以自理。特别是双目失明,给他带来诸多不便。但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麻烦,黄克诚坚持穿衣、洗澡、上厕所等生活琐事,由自己自理。黄克诚有个爱锻炼的习惯,那就是每天早起散步。当然,也只有这种锻炼才是最适合他的一种方式。这时,李莉就充当他的“眼睛”。每天早上4点,黄克诚都准时起床。可是,年轻人往往难以坚持这么早起床,护士和警卫员刚开始硬撑着还没什么,可时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