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18):34-35
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开拓团”。  相似文献   

2.
从1906年到1945年,日本政府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日本方面称之为"满洲移民"。以日本"满洲移民"的生活实态为中心,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移民的基本生活、日常生活形态的变化和业余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日本移民当局十分关注移民的具体生活,其目的是增加移民的稳定性,使移民永久居住下来,为实现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地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5,(19)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一波接一波地掀起海外移民高潮,其中向中国东北的大规模移民尤其令人瞩目。据学者张志坤、关亚新介绍,早在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此后,日本和沙俄又为争夺东北而大打出手,并于1905年签订《朴次茅斯条约》,最终划定双方的势力范围:长春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长春以北为沙俄势力范围。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和进一步扩大侵略,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开始提出"满洲移民论"。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竭力倡导向"满洲移民"。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称:"经营  相似文献   

4.
岩萍 《侨园》2012,(1):31-32
近日,美国移民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投资移民美国的移民中,中国人占了3/4,共有2969名中国公民申请了投资移民的EB-5签证,其中934人获批。通过在美国投资的方式获取美国公民权的中国公民越来越多。其实不仅是在美国,中国的移民潮,在全世界都是一浪高过一浪。投资移民成主流有数据显示,2010年,近6.8万在中国出生的人成为了美国的合法永久  相似文献   

5.
潘倩昀  潘星宇 《学理论》2013,(15):59-61
自三峡工程建立以来,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三峡工程的成败中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三峡移民而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不言而喻。1993年来,三峡工程全面开展移民搬迁工作,迄今已经20年,共有上百万人远离故土。相关数据显示,约14万人迁到沿海或中部省市,其中广东省便接纳了来自三峡的移民1985户共7009人,这批移民全部来自重庆市巫山县。生活环境的不同、文化融入的困难以及对故土的怀念,造就了三峡移民不可磨灭的乡土情怀,并且导致了近年来的移民返乡现象。  相似文献   

6.
肖可 《侨园》2012,(1):30-31
加拿大移民部严打假婚姻,对于已发出移民签证但还未抵埠的新移民的"婚姻状况"尤其看得紧,未诚实告知"婚姻状况"的改变,已发出的移民签证随时成为"废纸"。中国移民董燕君再婚后一周,获得移民部发出签证,但董未通知移民部婚姻状况已改变。直到2010年10月董带着上一次婚姻所生的女儿抵达多伦多机场,才被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的人员察觉有关"婚姻状况"有变,随即被指"虚报数据"而被取消移民签证,两人自行离开加拿大返回中国。之后,董燕君写信给移民部,对有关未通知再婚的疏忽表示抱歉,同时也  相似文献   

7.
石岩 《侨园》2020,(2):14-16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明治天皇宣称要"薙居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帝国会议发表施政纲领时,提出所谓"守卫主权线"和"保护利益线"的侵略理论,矛头直指中国和朝鲜。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4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东亚霸权,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最终沙俄战败,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南部的特殊权益,并开始对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长期渗透和逐步侵略。  相似文献   

8.
"新移民运动"在过去四十余年经历了重要的治理思路及治理政策的转折,在当前所处的流动人口规模调整期,仍面临着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压力.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中国移民群体的八种历史类型,更能凸显"新移民运动"中城市新移民的性质和特征."新移民运动"是和平发展时期经济驱动下的自发性"乡城"移民,这将其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导型的政治性移民,以及从"狭乡"往"宽乡"的自发性或组织性的经济移民区别开来.在国家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新移民运动"也并非明清时期"乡城"移民传统接续后的自然发展.通过梳理移民组织形态从强制性移民、组织性移民到自发性移民的历史嬗变线索,结合移民治理制度的历史变迁,提出当代"新移民运动"治理应打破路径依赖,探索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曲瑜真 《学理论》2010,(16):98-99
在美国早期西部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中国移民的大量涌入和参与对于促进美国西部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西方的部分史学家们却肆意歪曲事实,如出一辙地把19世纪的中国移民描写成"苦力"和一群没有个人自由意志的劳动契约合同工,试图从本质上歪曲当时中国移民在西部的真实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四省一区,作为它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第一步。而国民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地方武装一退再退,将3000万东北同胞和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及资源拱手让与日本。在民族危亡之际,正处于国民党"围剿"中的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地肩负起领导东北人民武装抵抗、收复沦陷国土的责任,创建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战十四载。  相似文献   

11.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接着,大举向中国东北进犯。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北全境。1932年3月,日本抬出了前清废帝溥仪,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伪的殖民统治下,满族、蒙古族等东北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压榨与迫害。凡伪满洲国推行的一切政治措施如治安肃正、保甲连坐、集团部落、归屯并户、掠夺劳工、强敛武器、实施国兵法等以及一切经济掠夺政策如粮谷出荷、  相似文献   

12.
郭桂玲 《侨园》2014,(7):52-52
英国内政部5月中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签证申请数据,在企业家移民申请维持高达50%拒签率(境外申请)的情况下,100万英镑的投资移民被越来越多申请人视为更保险的途径。数据显示,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英国投资移民境外获批人数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外流的财富     
徐欢 《党政论坛》2012,(22):16-17
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超过了100万的富裕公民(净资产超过160万美元的人士)。然而中国大陆似乎很难留住他们,7月31日发布的《胡润白富报告》显示,16%的中国富人已经移民国外或是向其他国家递交了移民申请,44%的人即将着手移民。超过85%的富人计划送他们的孩子去国外接受教育,三分之之一的富人拥有海外资产。  相似文献   

14.
深圳特区成立已经30年了,这30年中,深圳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深圳移民文化。一、深圳移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当代移民现象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所引致的居民由  相似文献   

15.
郝亚光 《学理论》2011,(21):76-7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当前我国水利重点建设工程,对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我国水资源地区间配置具有战略性意义。该工程建设涉及大批非自愿性移民,整个丹江口需要搬迁的移民达32.8万人,其中河南省境内库区移民16.2万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四年的任务两年完成,平均每年要搬迁7万到8万人,搬迁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赵朗 《侨园》2013,(6):78-78
<正>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皇俄国手中攫取的中国旅大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的种种特权,开始在东北地区从事鸦片贩卖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加强和推广这一政策,建立了推行鸦片侵略政策的专门机构,在东北地区公开种植罂粟,并建立鸦片制造厂,从事贩卖活动。日本对东北实施的鸦片政策,不仅实现了其"以毒养战"的侵略目的,而且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削弱了中国人民反抗意志,对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毒害极其深重。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日本侵华实施的鸦片战争的罪行。日本在东北的贩毒活动由来已久。不过最初只是秘密地、分散地、小范围内进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从沙皇俄国的手中攫取了东北的旅大地区(日本称为"关东州")以及南满铁路沿线的种种特权,为了巩固与扩展其既得的"权益",进一步占领全东北。1906年建立了统治机构"关东洲都督府"(1919年改称关东厅),开始在旅大地区、"满铁"及其所属沿线  相似文献   

17.
签证移民     
《侨园》2013,(4):60-63
<正>欧洲小国"买房移民"渐受追捧华人需防范风险目前,西班牙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移民法》的修改工作,主要内容是放宽移民条件,吸引投资移民。与西班牙类似,其他一些国家如塞浦路斯、拉脱维亚、葡萄牙、匈牙利等也推出了相关政策吸引移民。这些移民政策的变化,为中国大陆移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3,(1):54-57
2012年,为了吸引资金,多个国家把目光投向海外移民,"吸金"成为这一年的重要主题,投资移民也成为各国在吸引移民时重点关注的类别。  相似文献   

19.
因工程性建设而导致的非自愿性移民动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公民逐渐接受"契约论"和市场经济中"人人都是经济人"的情况下,非自愿性移民和政府移民动迁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是不可避免的。针对非自愿性移民动迁过程的不同阶段因时制宜提出对策,是政府妥善解决移民动迁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三峡骊歌     
如果说三峡工程是一座丰碑,那三峡移民便是铸就这一丰碑的奠基人空空荡荡的黑黄土地上,还闪动着两团绿色,67岁的余代舜一看便知,这是原县委办公楼旁的两棵大黄桷树,在清库时特意保留下来,以作老城人的寄托。今年6月,重庆开县,随着南河大桥在几声巨响中倒塌,千年古城汉丰镇正式在历史舞台上谢幕。为了给175米高程的江水让道,15万开县人在两年内收拾家当,迁到山上,进了新城,加入124万三峡移民的庞大队伍中。大江从此阔,骊歌一曲长。两个多月过去了,前来凭吊者仍络绎不绝。回望家园的眼神中,悲欣交集。过去十几年,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