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这首歌也备受瞩目。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就是如今年已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 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担任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  相似文献   

2.
半个多世纪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响彻神州大地,唱出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而它的作者是谁?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作曲家曹火星,就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在反扫荡斗争中,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曹火星借用当地流行的一种叫“霸王鞭”的表演形式,根据晋察冀边区民歌改编填词,创作了4首宣传抗战的歌曲,还需要有一首概括性的歌来“压轴”。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首歌,高亢激昂、脍炙人口而至今广为传唱,一直唱响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它朴实的歌词、高亢的旋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斗争而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信念,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道破了历史的必然、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它被誉为"颂党第一歌"。这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抗战洪流孕育出颂党赞歌曹火星原名曹峙,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人,1924年10月出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曹火星不得不中断学业随家逃难。1938年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的钟声里 ,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我们将永远尊重并铭记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和探索 ,因为那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所作的努力 ,是一种非常真诚的奉献 ;同时 ,我们将永远高唱一首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年已 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 ,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 194 3年 ,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 ,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 ,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 ,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的钟声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不论未来怎样发展,我们将永远尊重并铭记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和探索,因为那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所作的努力,是一种非常真诚的奉献。同时,我们将永远高唱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年已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  相似文献   

6.
这首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汝胜我是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曹火星同志是全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音乐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曹老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曹老和我都是共产党员。我读了孔繁森事迹的报道后...  相似文献   

7.
一丁 《党建文汇》2001,(7):41-41
年已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据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之一曹火星回忆,这首歌是他在1943年与张学明为“霸王鞭”(一种地方民间歌舞)创作和编导一套歌曲中的最后一首,其中“新”字是1949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出歌名不妥后才加上去的。这首歌名原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48年章乃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从香港来到东北参加革命,在哈尔滨、沈阳听到人们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的钟声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由此,我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年已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观点,面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战的局势,年轻的曹火星心中忿忿不平。于是,他利用当地流行的一种叫“…  相似文献   

10.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  相似文献   

1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是著名音乐家曹火星1943年创作的。曹火星是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人,1924年生。“七七事变”后,他辍学回到家乡,参加了革命活动,先在宣传队工作,后进入剧社。他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学习的时候,遇到日寇的大扫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人民,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曹天星深深体会到:只有依靠共产党,才能打败B本强盗,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以蒋介石为头子的国民党及其政府,在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3年,蒋介石发表了《中…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世纪的钟声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我们都亲身感受过20世纪末越来越快的脚步,新世纪的步伐当然会更加快捷。但是,不论未来怎样发展,我们将永远尊重并铭记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和探索,因为那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所作的努力,是一种非常真诚的奉献。同时,我们将永远高唱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年已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  相似文献   

13.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3,(15):44-46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诞生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一个叫堂上村的小山村。1943年10月,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整整6年的时间,担任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副队长的曹火星在这个小山村教儿童团唱歌,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有一天夜晚,曹火星盘腿坐在老乡们平时用来祈求平安的龙王庙土炕上,伏在一个小木桌前,用当地民歌"霸王鞭"的曲调,边唱边  相似文献   

14.
一位名字叫做曹火星的同志身临于波涛汹涌的革命中写下了人民永久的心声和信任写下了一首永远嘹亮而坚定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只需唱一遍便毫不犹豫地从内心相信了那种事实,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回荡在那铿锵的音调中我们会觉得那是广大人民的肯定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1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诞生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一个叫堂上村的小山村。,1943年10月,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整整6年的时间,担任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副队长的曹火星在这个小山村教儿童团唱歌,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有一天夜晚,曹火星盘腿坐在老乡们平时用来祈求平安的龙王庙土炕上,伏在一个小木桌前,用当地民歌"霸王鞭"的曲调,边唱边写,一夜未眠,当东方亮出了鱼  相似文献   

16.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写于战火纷飞的1943年,词曲作者是曹火星.这首传唱半个多世纪的歌原名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新"字是毛泽东提议加上的.至于是怎样加上去的,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周茜蓉 《求实》2004,1(9):32-35
本文不同意赵兴良教授把马克思哲学革命看成是与本体论、认识论革命没有本质联系的观点 ,主张本体论、认识论革命是马克思哲学观革命的逻辑前提 ,本体论、认识论革命本身就是哲学观的革命。从本体论、认识论的传统来研究马克思哲学观革命 ,有利于更深入地把握马克思哲学观革命的本质 ,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8.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湘赣军民凭借井岗山的优越地势和民众基础,在同国民党反动势力血与火的博击中,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岗山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这个“摇蓝”的定位,突出表现在:它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起点;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优良传统的源头;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井岗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井岗山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一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它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寻找.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革命歌曲中,没有哪一首歌能像《东方红》那样在几代人心目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首充满了对毛主席、共产党一片深情的歌曲自它诞生之日起便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各种重大革命节日的必唱曲目,歌曲《东方红》的诞生凝聚了李有源、马可、公木、刘炽、李焕之等一批文艺工作者的心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首歌是怎样诞生的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