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湘潮》2015,(5)
<正>他,出身人文世家,却偏好蚊虫花草;他,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搞起科研来却特别执著较真;他,从小就不是一个优等生,却成为中国科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功成名就,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入世"中的"出世"境界……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推动中国实验胚胎学迈向实验生殖生物学的先驱杨弘远。  相似文献   

2.
王光英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那弥勒佛般的面容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连一些小孩子也能叫出他的名字来.但是,对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之路却知之者不多:他出身于一个北洋政府旧官僚家庭,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文革"中因为与前国家元首的姻亲关系而蹲了8年监狱;改革开放后曾因"红色资本家"的外号被海外媒体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盟友却3次要求入党遭拒……  相似文献   

3.
正19年前,他从鞍山市橡胶一厂下岗后,离开城市,来到乡村包荒地,本想只是赚点钱,却不承想三度"临危受命",竟做了台安县西佛镇古洞村、幸福村、姜荒地村这3个后进村的党组织书记,他就是本期特别策划的主人公——三村"大帅"田相斌。跨3个村任职,这在台安县甚至全省都是极  相似文献   

4.
他曾被称为"神童",儿童时代的绘画作品就已到30多个国家展出并获得世界儿童绘画比赛多种奖项;"文革"期间,他在手扶拖拉机厂当铣工仍笔耕不辍;他在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录取,却又被他"毅然放弃";人到中年,这个没有真正上过高等学府的画家,担任了北京画院院长,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5.
拿督李宗伟     
正随着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6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挂拍,其近20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连续三届奥运会打入决赛,却都与冠军失之交臂;连续825天世界排名第一,超过60个国际大赛冠军,都是历史第一,却从未站上过顶级赛事的王座。与中国三代选手过招,始终难逃"千年老二"的宿命,但李宗伟对羽毛球的付出与敬畏,以及他与病魔斗争的精神,已经吸粉无数。而他在马来西亚,还有运动员之外的另一个身份——拿督。  相似文献   

6.
他曾是国民政府万县地区的保安司令,却成为地下党员,积极掩护配合党的工作;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却依然坚持统战工作,准备武装斗争;他被囚禁在渣滓洞监狱,却当上小卖部的营业员,为难友联络通信;他在重庆"11.27"大屠杀中有幸脱险,却桑梓情深,返回家乡投入建设。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而信念始终不曾动摇。他,就是从垫江走出的共产党员——肖中鼎。  相似文献   

7.
<正>翻开《二十八团(现二十九团)团志》,有两页是关于团场"英雄人物简介",介绍在团场屯垦戍边中有过显著贡献的"草根明星"。其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曲折、经历最传奇——他就是农二师二十九团退休职工玄怀珠。虽然他退休已经20年,但他的"明星"光芒却一直没有暗淡,他的故事也让人留在了心底、挂在了嘴边,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正他成为村里的"当家人"至今已有1 1个年头,是全村老少公认的"大能人";他带领党员群众把全乡有名的后进村变成产业发展迅速的省级文明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 800元跃升至1.7万元;他热衷于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大力培训农村经纪人……如今,当地百姓早已安居乐业,村子也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而他的初衷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2日,多个微信群在转发"老吕"的事迹,其中有一条信息,再次勾起了我的回忆:"就在昨天,河北这位警察,被网友亲切称为"叨叨哥"的吕建江对群众食言了……对网友们的@食言了,而且再也没有回……"看到这条微信,我的眼泪再次流下来——"这个警察,他对我们也‘食言’了……""老吕"是网上最红的警察,最初走进吕哥的网络世界,就被他的网络魅力深深震撼。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位热爱工作、待人热诚、生活简朴的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0.
正"土豪"一词现在是指很土的富豪,而在咱农场则是被人认为虽然种着地但是却有些"小钱"的职工。当然在二师二十九团这样的"土豪"也不少,他们在兵团这块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奋斗着,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很快乐、很幸福……棉田里面学开车一辆绿色的皮卡车时而前行、时而倒车、时而转弯……走近一瞧才注意到:在平整的地面上,用黑色的煤灰画出了车库的形状、用砖块摆出了进出标志。原来这是职  相似文献   

11.
顺坡下驴     
正吕局是个吃主,他对驴肉有辨别能力,即使是小包装的驴肉,他放嘴里"咂摸"一会儿就能知道,这块肉是驴身上哪个部位的。没人知道他爹在老家就是卖驴肉的。后来人们揣摩出来,吕局可能对驴情有独钟,于是人们就开始试着给他送画,当然得是有驴的画。平时局长是驴脾气,可一见画他就成了顺毛驴。司机小李想到基层去当领导,可让他找一张上佳的驴画,他也弄不来。于是有人出主意,让他随便找幅驴画送过去。等局长接受以后,过些日子再  相似文献   

12.
正他的画简约、凝练。爱他画的人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不以为然的人说:"这些画不中不西,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不管怎样,画家画出了他人生的率真、儒雅、恬静和优美,也画出了他的悲悯与仁爱,蕴含了他人生的辛苦和坎坷,也映出了他高尚的人格与深远的思想。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创立"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1898年,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丰子恺出生时已是家中第七个孩子,却是第一个男孩,他的出生给丰家烟火得继带来了希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这个夏天,哈尔滨市道里区安祥街5号院"旧貌变新颜"——墙上几十根线缆扎成了捆,昔日的"蜘蛛网"景象不再;楼道粉饰一新,院内铺了水泥地面、画了停车位,停放多年的"僵尸车"被清理,还安了门禁……这些看似小事,但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光楼体外挂线扎捆,就涉及通讯、路灯等9个权属部门,绝非社区凭一己之力就能办得到。然而,在哈  相似文献   

14.
<正>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当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面儿,背诵了一首词——《沁园春·霾》。在场记者惊中有喜、争相报道,姚檀栋很快成为新闻人物。一些职场人士私下竖起拇指,敬称姚檀栋为"真正的猛士"。《沁园春·霾》用夸张、诙谐、调侃的语言,描述了"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的糟糕空气。姚檀栋不是这首词的作者,也不是早期的传播者,却因即席转述而声誉鹊起。为什么?因为他敢于"当面"背诵,这  相似文献   

15.
正8岁的畔畔执拗地和一盘青椒肉丝较劲——他一遍遍地用筷子夹肉,却怎么也夹不上,屡屡受挫之后,他终于烦躁到情绪失控,猛地把菜打翻,直接上手,袖口、胸前沾上了不少油渍。一旁观察的父亲胡昆眼疾手快把畔畔拉开,一边熟练地收拾残局。"他就像个野孩子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胡昆向廉政瞭望记者说。  相似文献   

16.
正老父亲一再提醒他做官要"干净"他满口应承却我行我素照贪不误老母亲在电视上看不到儿子的身影尚不知"出国"的老四正被组织调查"干工作要好好努力,认认真真的。别人的东西,千万千万不要动,不要贪……""大大(爸爸),坏心的事、贪官的事、害人的事,我没做过。我不贪钱;如果贪的话,就走不到今天……母亲我能照顾,姐姐和弟弟我也能照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笔者听人谈起一幅画,被它背后的故事所吸引,决定前去采访主人公。采访当天,和主人公约好在沈阳站候车室门口见面,可到了地方,却只见到了他的同事。"他刚才还在这里呢,接到一个电话后就急匆匆地跑了。"后来才知道,因为有位80多岁的老人在洗手间晕倒,他第一时间赶去施救了。于是,在10多分钟的等待后,笔者才听到了主人公讲述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近代以来,南方为革命多发地区,北方地区参加革命的人相对较少。可是,有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却辗转南下参加革命,成为开国将帅中唯一的一位北京人!在开国中将中,他资历很老——进过黄埔、读过抗大,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是红四方面军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人物。他,就是倪志亮,一位见证了红四方面军整个发展历程的一代名将……  相似文献   

19.
正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在四师七十一团六连却有这么一个人,他靠一双腿,跑遍连队大小角落;他凭一张嘴,让许多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妻重归于好,让许多职工群众的关系得到改善,让许多纠纷得以平息,让许多争执者握手言和……他就是七十一团六连首席调解员谢启晨。要说他的名字有多大分量,连队职工群众的口碑就是一杆秤。大家都说:"谢导来了,事情就好办。我们信他,服他。"对于大家封给他的称呼——"谢导",谢启晨也有自己独特的注释。他说:"我要做的就是为职工  相似文献   

20.
权威     
<正>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张能立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无意中,却成了一种另类的、让许多学生没能反抗的"权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