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以全国代表大会名义公开发表了党的第一个宣言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是以全国代表大会名义公开发表的党的第一个宣言。宣言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深化,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围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但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它的中文首译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寻找。他曾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终于有一天,这样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革命文物在山东省广饶县被发现了……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革命文化之一,也是黑龙江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2018年8月1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在革命老区尚志市调研时强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要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不断挖掘、整理、提炼红色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宣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片洒满抗联将士鲜血的黑土地上,有这样一所大学,正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我先行"的历史担当,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书写教书育人、智库资政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高毅刚 《新长征》2020,(1):49-49
"党建+红色旅游"。深入挖掘汪清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先后打造红日村红色教育基地、童长荣烈士陵园、小汪清抗日根据地遗址、东满抗战陈列馆等红色景点,同时成立第三方培训机构——汪清县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先后承接国家、省、州、县各级培训班190余期,吸引游客1.2万余人,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繁峙纪 《先锋队》2014,(6):44-45
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繁峙县纪委监察局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毛主席伯强路居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大家详细听取了东山乡乡长韩海亮对这段历史的讲解,怀着深深的敬意向毛主席像三鞠躬,然后仔细观看了一幅幅图片和一件件文物,  相似文献   

6.
罗海艳 《学习导报》2011,(21):24-26
伟人故里、革命纪念地、爱教基地、风景名胜区……韶山的每一个光彩夺目的光环上都诠释着她那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内涵。260万人次(2008年)、510万人次(2009年)、650万人次(2010年)……观众的每一次爆发式增长,都展示出这片红色热土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分量,见证着她科学发展、不断前行的坚实足迹。  相似文献   

7.
正红色,是贵州的底色。在这里,艰辛而壮烈的中国革命步入大转折,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赢得人心的革命曙光、党史上唯一一次"跨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书写转折的红色小楼、千峰万仞的雄关险隘、马灯照亮的山间小路、赤水河上的得意之笔……都熊熊燃烧着不灭的红色火种,矗立着一座座信仰丰碑。今天,我们沿着一个个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的贵州红色地标,重温中央红军进入贵州,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6,(5)
近年来,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红色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纪念物。而红色旅游正是红色资源利用下的一种特殊实践教育方式。高校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本地及外省的红色资源,引领学生参与全国各地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整改。红色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9.
鲁南 《廉政瞭望》2009,(1):62-63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她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寻找。他曾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终于有一天,这样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革命文物在山东省广饶县被发现了……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7)
正证章正面为洋镐与铁锤互为交叉,左右两侧标注"安矿"字样,图案初具党徽雏形……1922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工人就是佩戴这样的证章参加各项活动的。湖南红色档案馆珍藏着一枚这样的铁质证章,背面印有"008"字样。这枚证章不仅见证了安源路矿在工人运动史上的地位,也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团结广大工人开展革命活动的磅礴力量。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和由湖南株洲到萍乡安源的株萍铁路的合称,是德国、日本资本控制的汉冶萍公司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以来,广西梧州市在抓好市县乡换届统筹、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基础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设"三大课堂"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开设红色课堂,增强党性意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本地革命事件、革命人物、革命遗迹中,挖掘提炼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课堂的教学内容。采取参观基地、观看影片、座谈交流等方式,组织换届后领导班子成员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员活动,强化领导班子的党性意识。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2.
<正>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开辟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全国特色小镇"。城川镇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延安民院教室灯火闪烁,蒙汉支队在硝烟中顽强抗敌,王震井的井水清冽甘美……这些都是这片土地的红色  相似文献   

13.
谭九敏 《学习导报》2013,(19):24-25
茶陵地处湘东,这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县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 当你来到茶陵这片红色的土地,走进县委大院,这里没有高大的楼宇、奢华的装修、高档的家具……这是一个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古朴院子,建于解放初期,面积约6公顷,绿树成阴的院子里,4栋砖木结构暗红色的两层办公楼错落有致,院子正中央一栋主楼,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5,(7)
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要通过把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开拓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等措施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理想。  相似文献   

15.
正永泰县红色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素材,通过对党的历史、革命精神、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的学习,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一永泰县党员政治生活馆  相似文献   

16.
<正>初夏时节,我们来到安仁县坪上乡采访,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穷山僻壤的地方,竟然有一个富足、和谐、美丽的村庄——桥石村。刚入村口,只见水泥马路纵横交错,河水清澈透亮,群群鸭儿悠闲戏水,池塘里鱼儿欢跳……昔日的穷山沟如今成了全国文明村镇示范先进单  相似文献   

17.
鲁南 《世纪桥》2009,(4):52-55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的中文第一版本,却迟迟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根据湖北省委党校安排,笔者所在班学员到湖北红安干部学院接受了为期一周的革命传统教育。在这里,我们聆听了大别山精神简论及湖北革命斗争史专题报告,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中原突围纪念馆,以及李先念故居纪念园、董必武故居、七里坪长胜街、列宁小学,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大别山上七枝花》。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听完一个个故事,  相似文献   

19.
流金岁月,积淀民族记忆;红色影视,纪录革命历史。《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英雄儿女》……这些优秀的红色经典,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种信仰,一份力量,一颗足以影响几代人的赤胆忠心。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各地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基地变成现场课堂,把红色历史开发为鲜活课程,努力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新平台,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四渡赤水战役,3万红军与40万敌军形成对峙,中央红军在3个多月时间内来回往返数次、东西纵横千里,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在美丽的赤水河畔,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边听着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讲述,一边通过一件件红色文物、一段段红色历史,真切感受革命前辈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