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新华 《桂海论丛》2015,(1):113-116
传统医药是中华文化瑰宝,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保护传统医药知识产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建立科学完备的传统医药知识数据库,建立健全专利来源披露和事先知情同意制度,能够为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提供防御性保护;加快传统医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传统医药集中管理机构,充分运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能够为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提供积极性保护。  相似文献   

2.
董国皇 《前沿》2011,(3):161-163
海南黎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的消亡,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紧迫。本文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提出了推进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厚宇 《新东方》2010,(5):32-36
黎族民歌有着悠久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我国少数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并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海南黎族传统音乐的挖掘、保护工作,自1950年代持续到新世纪。然而,在全球化的大潮冲击下,  相似文献   

4.
与百越其他族群相比,女性文身是黎族文身的一个突出特征.今天学术界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黎族女性文身上.并进而在探讨黎族文身起源、文化蕴意、社会功能等相关问题研究中都认为黎族文身具有女性特征.但事实上.黎族文身是从古百越传承下来的,男性也曾经盛行文身,从汉代开始受汉文化的影响,黎族男性文身习俗才逐渐减弱.因此,主要探讨历史上黎族男性文身情况以及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发展民族医药教育弘扬民族医药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医药教育是民族医药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民族医药教育的现状,从民族医、民族药、社会形势发展的三个方面现状论述了民族医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从争取特殊政策、加快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加强民族教育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民族医药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和管理智力创造成果,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法律制度。我国是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比较晚的国家,因而与发达国家及世界惯例尚有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了在医药领域,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苗族医药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祛除疾患、保障生民健康的重要技术,深具苗族文化特色,大多是通过口传身授方式传承,是一项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苗族医药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必须深刻认识苗族医药既是文化又是科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对黔东南民族传统医药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作了研究,并着重就其知识保护的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黎族民间音乐传承的现状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厚宇 《新东方》2012,(1):31-36
黎族民间音乐传承处于衰微状态,乡村城市化使黎族民间音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功能丧失导致传承断裂。增强黎族人文化自信心,发挥代表性传承人作用,强调对未纳入非遗名录的黎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挥非代表性传承人作用是黎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王献军 《新东方》2013,(5):21-24
黎族男性文身是整个黎族文身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它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但也不能不提及。本文从古代黎族的男性文身、民国时期的黎族男性文身和1949年以后田野调查中的黎族男性文身三个阶段纵向探讨了整个黎族男性文身的历程,并和黎族女性文身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9,(2)
黎族的岁时节日,是黎族土地崇拜的伴生物。黎族的岁时节日非常繁杂,且同黎族土地崇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衍生了各式各样、内容相当丰富的禁忌。这些禁忌主要来源于黎族的自然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经验总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有适时生产和维护节日气氛的功能并融入黎族的节日习俗,是黎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其又有迷信和伪科学成份,具有它内在的社会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保护传承、教学传承、竞技训练传承、社会休闲健身传承、城市化传承、市场产业化传承是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而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理论研究、保护其原生态的“活化石”、走创新传承发展之路、结合全民健身挖掘传统体育娱乐项目等为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黄青文 《今日海南》2006,(10):42-42
他不是医生,可他在奋力抢救,抢救世代相承的黎族文化;他不是运动员,却在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保护挖掘传统艺术;他不是教师,却殚精竭虑,培养造就年轻传承人,为民间文化留住血脉。他是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一名黎族汉子——黄照安。黄照安只是保亭县工商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但从1997年开始,黄照安就深入保亭、五指山和陵水等民族市县的黎族村寨,搜集、挖掘各种黎族传统乐器。每每听说哪里有乐手,他就往哪里跑,希望从那里淘出“宝”来。走进黄照安的家,只见地板、床边和墙挖掘乐器,不辞辛苦上,放着、摆着、挂着各种黎族乐器。这些乐器有牛…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海南黎族社会的巨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藜族地区的统治,推行一系列有利于黎族社会发展的政策,促使海南黎族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民族融合空前加剧,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即汉族人的黎族化倾向明显;黎族人民的商品意识大大提高.这一切表明,海南黎族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涂刚鹏  陈思莲 《前沿》2010,(19):140-143
海南黎族原始宗教信仰已经渗透到黎族人民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成为研究黎族必须着力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黎族原始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崇拜;其形成原因也是纷繁芜杂,有自然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原始性、习俗性和坚定的虔诚性。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对黎族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民族政策的出台及扶持,各民族医药都在想方设法地寻找更好的发展方法和捷径,而时代的发展也给蒙医药现代化提出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它确实给蒙医药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它的弊处也在日益显现出来.现对蒙医药现代化的利弊进行分析,希望各蒙医药工作者能在蒙医药现代化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以更好地推动蒙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立浩 《新东方》2008,(11):52-56
海南黎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前,主要是黎族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半个多世纪来,海南黎族文学逐渐涌现出了民族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特别是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作家文学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在我国民族文学的百花丛中,海南黎族文学可谓是一朵盛开的南国之花。  相似文献   

18.
詹贤武 《新东方》2014,(3):28-32
黎族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对黎族文化的发展进程影响至深,使黎族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黎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均衡,黎族文化内部形成多个方言文化圈的空间分布结构,说明黎族文化体系中既存在相同的文化特质,也表现出地域性的个性特征,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通什、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等地。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交通闭塞,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  相似文献   

20.
杜伟  杨雪 《今日海南》2007,(9):44-45
黎族民间童话形成于黎族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些童话中的自然美、民俗美、艺术美与心灵美融为一体,组成一幅壮美的黎家风情画,是我国众多民族童话宝库中瑰丽的珍宝,它们完全有资格和实力入选"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