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针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反腐倡廉等实际问题,多次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接受人民监督的必然性。只有不断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才能够不断地改进工作,把社会管理好、发展好。进一步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国今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3.
黄晔 《人大研究》2014,(3):13-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了“三个加强”的要求,其中之一是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党的报告第一次要求人大全方位、不留死角地加强对政府“钱袋子”的监督,让政府每一笔收支都公开透明,此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财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力之一。实现人民对预决算的参与和监督,是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实际步骤,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实现形式。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  相似文献   

4.
近来,“监督”大概是媒体中最频繁使用的词汇之一。首先是酝酿了13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实施,并提出“一把手”是监督重点、党内外监督结合起来,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再看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在一个仅200多字的段落中一口气谈了9个“监督”:人民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政府内部的监督;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还有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监督”如此密集地进入我国政治生活是很可喜的…  相似文献   

5.
裴志江 《人大研究》2009,(12):16-18
加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更好地实现人大的受托责任和维护公共利益,关键要提升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能力。从长期来讲,加强人大预算监督能力需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文化等宏观性因素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依法行使立法、决定、任免、监督等项职权。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政。这是坚持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几年来,我们区政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提高认识,摆正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思路,自觉主动地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坚决执行政府工作报告,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每年初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云虎 《人权》2006,(6):18-20
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确保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为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的  相似文献   

8.
一、全口径预算决算概念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从这项要求在报告中所处位置不难看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不仅属政治范畴,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回顾历史可知,最早提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党中央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当家做主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要求加强预算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如何才能切实加强预算监督工作呢?笔者认为,预算监督应当做到"四个到位",即预算编制到位、预算细化到位、预算公开到位、预算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10.
<正> 监督是一种管理机能,只要管理存在,监督亦会存在。要加强、完善国家和社会的管理,离不开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信访监督是人民群众实施直接的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长期以来为人们所运用,并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和人民的  相似文献   

11.
民间组织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保证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仅是登记管理机关的重要任务。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也应该从巩固国家政权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度,积极会同登记管理机关,促使民间组织积极作用的发挥,尽可能地缩小和克服其消极面的影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Taiwan. It begins by comparing the three approaches used to explai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modern Taiwan: capitalist, corporatist, and pluralist. Legal requirements for economic organizations reflect a corporatist impulse. However, empirical measurements of associations’ communications with government, government supervision of associations, and economic impacts on state policy demonstrate increasing pluralism. Today's business associations have greater autonomy than previously, but at the cost of reduced control over their members. SMEs and large conglomerates have growing political influence in Taiwan's changing politic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腐败问题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如何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追根溯源,从廉政制度建设入手,深入挖掘了当前我国政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分别从廉政教育制度创新、行政制度创新、监督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本质上看,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对民主监督作了制度提升。其现实价值在于,它是活跃民主政治生活、广泛反映不同阶层民意、有效整合政治资源的政党关系要素,是我国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反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动人口中民间组织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流动人口中正式的民间组织发展极为有限,服务和组织流动人口的民间组织的作用和功能也十分有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中的民间组织可以起到重要的服务功能、协调功能和政治社会化功能。就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应通过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增强流动人口的社会化程度,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安全威胁是威胁主体运用暴力手段主要危害主权国家的军事安全,进而危害其政权、制度、国土安全的一种威胁形式;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来自军事战争领域之外的各种威胁。我国政治安全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台独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境外非政府组织的非法活动、“三股势力”和群体性事件。对此,文章提出了应对我国政治安全中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战略及构建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一直处在高发期。目前,它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主要因素。能否化解并加以有效解决,是衡量政府危机处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贵州“瓮安事件”和“德江事件”看,我国政府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认真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增强政治敏感性;第二,高度重视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第三,健全信息发布体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第四,做好相关利益方的安抚工作,维持社会稳定;第五,畅通意见表达渠道,切实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权。  相似文献   

18.
刘朝晖 《思想战线》2007,33(3):23-29
改革年代的侨乡宗族组织得到了复兴和发展,但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框架中已经丧失了其社会控制的功能,相反,个人、家庭、家族、村级地方基层政权以及各类自愿性社团组织等对村落社会的结构和权利进行了分割和重组。一方面,国家逐渐淡化行政监督权力,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实施对村落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另一方面,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和自愿性社团积极介入村落社会的政治实践过程。家庭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新变化已经开始影响村落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过程,它演变成为了村民主张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策略单位。  相似文献   

19.
Xinhong Wang 《当代中国》2016,25(98):233-247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airly recent phenomenon of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requesting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China. Chinese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are invoking the new 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to push government agencies, particularl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to fulfill their legal oblig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requesting t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isclos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turned themselves into active agents pushing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egulat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suggest that a bottom-up legal mobi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ough still with a limited scope, has been happening and endeavoring to mak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China. Furthermore, this legal mobilization can be see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merging civil society activ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20.
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当前,我国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实践难题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基层政权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基层政权公共性与自利性的冲突、基层政权与群众自治组织关系有待理顺、基层政权与人民群众关系发生变化。而要科学解决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理顺基层政权的财权与事权关系,重构基层政权的公共性,构建多元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新型和谐政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