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度     
“两会”期间,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被美国NBA评选为2月份“西部最佳新秀”。这位来自上海、身高2.26米的“国际篮球巨人”,已成为美国大牌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登陆NBA的中国巨人姚明价值几何?中国外经贸部跨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宇经过计算后认定:“姚明是中国最大的单个出口商品。”其理由是,4年1780万美元的新秀合同结束后,姚明很可能成为NBA的顶尖中锋。那么2005年以后,他将有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8):118-119
有人说姚明是上海的“高度”,刘翔是上海的“速度”,周立波是上海的“热度”。这种热度,既说明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在观众中受欢迎的程度,也包括了与其一路相伴的质疑声。  相似文献   

4.
传桃 《廉政瞭望》2008,(8):26-27
刘翔在瑞典洛桑举行的世界田径大奖赛上成名后。不愿别人将自己与远在大洋彼岸打球的姚明“相提并论”。因此。“一山不容二虎”之类的传闻。也就飘洋过海,传到了姚明那里……  相似文献   

5.
各吹各的     
一个英国人领着一个美国人游览伦敦市区。“那是滑铁卢大桥。”他说,“只用两年就建起来了。”“那有什么了不起?”美国人说,“我们的布鲁克林大桥才花了18个月!”他们走上尤士顿大道。英国人说:“那是尤士顿车站,拆旧站与建新站总共才花了14个月。” “我们纽约最大的车站不足10个月就完工了。”美国人说。 美国人看着34层的中央大厦问:“那是什么楼?”“哦,谁知道?”英国人耸耸肩,“早晨上班时还没有这幢建筑呢!”各吹各的  相似文献   

6.
报载,2004年2月12日,麦当劳正式聘请姚明任全球形象代言人。据说,仅2003年一年,就有300多个国内外品牌邀请姚明担任形象代言人。姚明广告魔力的不断提升,足以让人感叹代言人经济模式的迅猛发展。不一而足,2004年7月11日,被公认为中国“新民企”代表的创维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选用已是杭州旅游形象代言人的“女子十二乐坊”作为其品牌形象代言人;稍后不久的7月21日,“西安宝马彩票案”事件的主角刘亮到达杭州,正式出任吉奥汽车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我省有十位“种粮状元”受到表彰。他们是:李有才、孙荣、白连义、李建红、田义城、侯星炎、武虎虎、杜平和、李文祥、李平。我省表彰十大“种粮状元”@姚明  相似文献   

8.
见贤思齐 《党员文摘》2023,(7):M0002-M0002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喜欢养鸟,他的同事卡尔却说:“鸟太脏,我是绝对不会养鸟的。”詹姆斯说:“你敢和我打个赌吗?你只需将一个空鸟笼挂在房中,那么你就一定会买一只鸟装进去。”卡尔说:“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国家。基辛格说: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认为自己是“道义之邦”,其政治制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完美无缺”的,应当是其他国家效仿的榜样。因此,“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  相似文献   

10.
近日美国某著名体育杂志推出了美国之外的国际运动员收入排行榜,英格兰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名列榜首。姚明本年度总收入为  相似文献   

11.
唐剑锋 《学习月刊》2014,(13):15-15
一篇《姚明代言产品涉虚假宣传被诉》的文章,一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文章说:消费者冯某日前起诉北京某大药房,认为该药房出售的某品牌胶囊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因为姚明是该品牌代言人,冯某将姚明列为第二被告。因为姚明涉嫌虚假广告宣传,将遭遇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2.
李宗仁归国前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美国对华政策开始转变。1965年9月下旬,蒋介石派“国防部长”蒋经国访美,提出派兵到越南参战,遭到美方断然拒绝;1966年7月,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访问台湾答记者说:“我们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唯一”两字不见了;1967年3月,大陆“文革”如火如荼,蒋经国对美国某杂志记者说“挥师北伐,必成必胜”,可该杂志却以《中国神话》为题,发表了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社论;1968年2月,曾带头反共亲蒋的尼克松发表总统竞选演说,说“在今后8年中,中国问题一定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过去5年了,人们早已没有当初“我们都是美国人”的感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都不是美国人”的惊呼——近年美国多次恐怖袭击阴谋竟是本土美国人策划的,他们认同本·拉丹更甚于认同美国!与国内认同危机相辅相成的是,反美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中东在反美,拉美的“反美轴心”在壮大,即使美国的铁杆盟友欧洲,反美呼声也在高涨。现在人们在评论国际事务中常常会说,某某反美,某某亲美。对待美国的态度,似乎成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性格特征。这种说法的潜在逻辑是,美国成为国际事务的标尺。总结起来,有三类“反美”:一是反对过去的美国,…  相似文献   

14.
笑和骗     
美国“纽约时报”三月三十一日登载着这样一张照片:美国驻日大使赖肖尔的日本夫人在接受一个日本小学生的鲜花,一旁站立的赖肖尔得意地微笑着。“纽约时报”在照片标题上对赖肖尔的微笑加以赞许,说:“大使在工作”。如此说来,微笑就成了赖肖尔的外交工作了。“纽约时报”在同一天发表的东京通讯透露,赖肖尔正在微笑背后推销他的  相似文献   

15.
晨曦 《前线》1993,(18)
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由西向东转移吗?至少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认为。它说:“克林顿总统昨天表明,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这里指的是克林顿总统7 月7日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的政策演说。他宣称“现在是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时候了”。3天后他又在汉城重复了同一句话。他还说,他将在今年秋天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出美国要参与这一地区事务的信号”。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  相似文献   

16.
华多 《前线》1991,(11)
1991年5月21日,美国参议员鲍卡斯对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投了赞成票。他的着眼点同美国总统布什相似,都主张“美国必须采取一种积极的政策来促进中国的变化”。他说:“这是一件必须用解剖刀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砍肉的斧头所能胜任的工作。”“必须用解剖刀来完成”,好一个形象的比喻。  相似文献   

17.
名人留下过许多至理名言,但名人也是人,也有不少名人说过一些没经过大脑就脱口而出的笑话——美国前总统福特:“如果林肯总统今天仍然在世,他一定会给气得在棺材里翻过身来。”福特:“事情现在比过去的他们更像他们。”美国前总统里根:“我不相信一棵树是一棵,如果你曾见过一棵  相似文献   

18.
1979年1月31日中午,邓小平在美国访问,在布莱尔大厦同11名有影响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共进午餐。午餐会上,他呼吁美国、中国、日本、西欧和世界其它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他说:“我们认为战争的危险来自苏联,对国际和平、安全和稳定的威胁来自苏联。我们大家可以做这么一件事:苏联在哪里搞,我们就阻止它,破坏它,挫败它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捣乱。”关于中越关系,邓小平说:“越南起的作用比古巴更坏。”“我们把越南叫做东方的古巴,对付这样的人,没有必要的教训,恐怕任何其他地方都不会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19.
姚明骨折,无数“姚迷”为之心碎。姚明能否参加北京奥运会,已成悬念。而对正在紧张备战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奥运军团而言,必须强调在高强度的训练比赛中防止运动损伤,不宜再提倡“轻伤不下火线”。多年来,在中国体育界庞大的奥运金牌计划中.队医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角色。国外的队医能决定运动员是否要上场、是否要停止训练,而我国队医的意见,常常被教练员和体育部门领导轻易否决。  相似文献   

20.
看罢《一代廉吏于成龙》,我不由为于成龙的精神与品格而深深折服和感动。但同时我又想起了美国人说的一句话:总统是靠不住的。套用这句话我想说:“于成龙”是靠不住的。于成龙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