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农村治理内容发生的生活化转向对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赣州、平谷两地的村庄调研发现,环境恶化、生活失序是农村生活治理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生活治理面临合法性不足、治理绩效不佳、治理成本过大三重困境;经验证明,党员、妇女和老年人是农村生活治理的关键主体,他们分别扮演着政治转换器、家庭载体和文化建设主体的角色;"政府倡导—党员带头—农民参与"的治理架构、集中整治和常规治理并重的治理方法共同组成农村生活治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不仅具有物质需求,而且还有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此,应从政府、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层面、农民自身层面不断满足和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力量和评价指标,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落后;农村科技发展滞后,农业科技转化率和产业贡献率低;农民整体素质低,包括文化知识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竞争意识等,这些与现代生活方式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形式单一、效率不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存在诸如认识、体制、供给等多方面的问题,农民基本文化权利得不到保障。在"以人为本"、"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三理念指导下,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地方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更好地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行使职能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是农村文化工作的责任主体。近年来,辛集市比较偏远的农民现代化的个人文化生活物品拥有程度有显著的提高,但农村的文化设施却有较大比例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用科学的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农民为中心,以村民的实际需要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树立和谐理念,就是要求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和谐,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之间的和谐,思想道德和利益的和谐,农村人际关系的和谐等;要树立创新理念,即思想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民自办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表现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农民自办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人才缺乏,违规经营现象严重。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是:加大帮扶力度,培训人才,提高待遇,加大宣传执法力度,规范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获得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导致了农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增加和对更多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公共娱乐空间的建设对于满足农民休闲需求和推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拓展农村的公共娱乐空间,丰富农民的闲暇生活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林毅夫所倡导的“新村运动”,主要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是当前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思路。其背后体现的是形式主义的主流经济学的学术理路。二是温铁军的主张,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等,其背后是一种与主流的形式主义经济学相对应的实体主义经济学。第三种较为有代表性的主张是贺雪峰提出的,这一主张认为文化建设重于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实质上是要重塑农村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和主体性,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其背后乃是一种经济人类学或曰社会学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0.
论西部开发中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 ,严重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应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明确西部开发中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 ,大力推进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和思维创新 ;加快发展西部农村教育事业 ,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农村现代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要求胸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坚定“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赓续“踔厉奋发”的奋斗精神。当前,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着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知偏差、农村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农民精神生活贫富差距依旧明显、共同富裕共建共享机制亟需完善等难点挑战,要从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贯彻全面协调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等方面协同发力,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宏伟目标,而农村文化贫困却是建设新农村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主流文化缺失,部分农民价值取向失范、道德观念混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对农村文化贫困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下解决农村文化贫困的对策:一是把握原则,正确处理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适合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四是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农民的物质生活大有改善,但文化生活还是不容乐观,农民心理还存在很不健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社会稳定。更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教育体制,建立具有中国农村持色的"新农村大学堂"。农村本土传统文化精华是构建农民和谐心理宝贵资源;挖掘农村的传统文化精华,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构建农民和谐心态;"天人合一",树立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湖北、安徽两省六个县市的农村文化进行调查,分析当前当前农民私性文化生活和公共文化生活现状。用数据表明在农民私性文化活动日趋丰富的今天,农村公共文化却呈现出一种整体性的衰落,这种衰落不仅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本身的发展和繁荣,也使农村公共文化失去了对农民私性生活的规范与调适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民对村庄的价值认同,削弱了村庄的凝聚力。改革当前不适宜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服务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扩大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的参与是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获得村庄公共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和进步,形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五大特色,积累了五条宝贵经验。其特色概括为对象体现全面性:由遗漏到覆盖;设施注重适应性:由增量到提质;产品追求丰富性:从单一到多样;服务突出灵活性:由刻板到个性;保障体现立体性:由缺失到配套。其经验主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普惠均等的根本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思路;坚持典型示范的方式方法;坚持农民满意的根本标准等。  相似文献   

16.
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其原因,并为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则事关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为此,在我们驻村期间,就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问题调查走访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建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自觉转变生态观念和生活方式入手",即要从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入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的文化生活现状不容乐观。考察农村的文化现状表明,不同群体间的文化生活状况存在失衡。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并培养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解决当前农村文化供求失衡现状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加快农村生活方式建设,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环节。针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至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及其消费方式、休闲方式、交往方式等依然比较落后的现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创新性举措,构建农民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