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德清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柔性引才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09,(11):19-19
一、突出特色,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我们确立了“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旅游新理念,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线索,培植核心旅游品牌。一是打好“两张名片”,即“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都”。二是打造核心品牌。  相似文献   

3.
黄凯 《创造》2023,(4):79-8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山市结合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柔性引才工作上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发挥好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做活柔性引才文章。  相似文献   

4.
任必年 《政策》2002,(11):50-51
“只求所在,不求所有”是湖北交通改革发展思路创新的大胆探索,是促进湖北省交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面临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交通建设领域合理流动,在转化和利用社会资源过程中,不断对交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极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交通事业。因此,我们大胆探索“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交通改革发展思路,在指导思想上,  相似文献   

5.
一线传真     
《政策》2004,(3)
大冶市着力做好人才工作 今年来,大冶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把人才工作抓好抓出实效。 一是转变用人观,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引导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事环境、创业环境和政策环境,使各类人才能干事、干成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在  相似文献   

6.
突破人才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三江侗族自治县实施柔性引进人才,对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创新"四种模式"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联姻模式。与学术科研机构、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向聘请专家担任顾问,按需邀请专家来三江参加重大项目技术指导、研发及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事业的支撑。2003年以来,针对全市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受劣势区位限制,经济基础薄弱,政策倾向性支撑不足等因素制约引不来高端人才的实际情况,玉林市委组织部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聚才思想,通过构建五大平台,打造“博士洼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出一条极具玉林特色的“低成本、易操作、求实效”的人才引进新路子,目前,全市现有在职博士达24名,“编外博士”220名。  相似文献   

8.
朱奕 《青年探索》2003,(6):54-56
相对于传统固定、全时的典型的工作形态,越来越多非正规的、弹性的另类形式的就业亮相。传统的僵化的人事人才制度正在被更柔性,更灵活,更开放的用人机制取而代之。 从“人才派遣制”说起 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与中国网通集团北京通信公司达成协议,将所属的26名员工(其中19人是应届毕业的研究生)租给“网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这是今年7月非典过后北京人才市场重新“开张”以来,发生的一桩新鲜事儿。 眼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市场化用人机制的不断推进,这种名曰“人才派遣”(又称人才租赁)的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逐渐被人(包括新毕业的大学生)接受,并很快热起来。 “人才派遣”,概括起来就是“不求所有,但求  相似文献   

9.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值得提倡的城市发展思路光戎近几年,在一些城市的建设中盲目刮起了一股“求大风”,把城市规模的大小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一味地追求“最大”,却不管是不是“最好”.以致于城市象“摊煎饼”似地不断向外扩展,占地越来越多,而城市的质量并不...  相似文献   

10.
对杭州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几点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之一:杭州残疾人康复机构须整合卫生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杭州须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自创特色,具体定位是:借船出海,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完善康复服务网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梯登高,依托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弥补市残联  相似文献   

11.
陈桂生 《当代广西》2012,(12):62-62
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的竞争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唯先用人标准”的同时,还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2.
大连是座建市不足百年的年轻城市.最近几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战略口号,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城市功能的开发和建设,加速改造城市面貌,加大立法力度,绿化、净化、美化城市,为把大连建成现代化国际性都市,塑造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形象,建设社会主义北方香港,奠定了坚实的城市基础.一、大连发展的正确选择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连市委、市政府从大连地区城市区位和经济发展优势出发,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这一发展战略,这个提法言简意赅,从大连、中国、世界和历史、现实、未来多维时空坐标中,找准了大连的定位。可以肯定,“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模式是大连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6,(9)
正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期发布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未来几年云南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打造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一体的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以人才政策创造人才红利,以人才资本助推跨越发展,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高端人才也要"云南制造"深入实施云岭系列人才及其他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薄 ,内涵极为丰富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要结合安义实际 ,思想更解放 ,思路更开阔 ,工作更扎实 ,在创新中找出路 ,在创新中谋发展 ,围绕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做文章、求突破 ,努力实现县城经济跨越式发展。一、争创工业新优势 ,加速工业化进程 ,在培植支柱财源上求突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已经证明 ,工业是一个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着“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的指导思想 ,一是要放开搞活 ,在动力机制和活力机制上下功夫 ,加大企业改…  相似文献   

15.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四风”问题,“四风”问题的根子在心态上。好的心态孕育好的作风,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健康的心态,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做人、做事,不求一切圆满,但求无愧于心。  相似文献   

16.
谢冬 《当代广西》2012,(5):35-35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处于人才结构“金字塔”的顶端,更是最关键、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在“攻坚赶超”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多地集聚高端人才资源,更加有效地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对于“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以来,郑州市金水区抓住城市建设大发展和税收属地征管两大机遇,提出了以税源经济体系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在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意识,不断强化“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得,淡化所属”的税源经济新观念,认真抓好组织税收、涵养税源两项基础性工作,财政经济运行进入了“培财—聚财—生财”的良性发展轨道。一、税源经济体系建设的组织建构所谓税源经济,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紧紧围绕税源组织经济工作,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8.
经济之窗     
蓬勃发展的阿勒泰地质矿产业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阿勒泰矿业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地委、行署制定的“以牧为主,矿业开发,旅游兴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出了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谁找矿,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宽松办矿环境和有利的优惠政策,使全区的矿业开发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目前已开发矿种30种,建立不同类型的矿山企业140余个,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建材非金属和宝玉石开发迅猛发展,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要素红利的衰减,劳动力、土地以及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许多低端制造的行业利润率越来越薄,靠实业起家的众多民营企业纷纷"逃离"实体经济,"卖商品不如倒资本"、"不求百年基业但求资产增值"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21世纪,人才短缺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必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对中国来说,“人世”后国际间的人才争夺将会进一步加剧。一个地区要有效地吸引、配置和使用人才资源就必须运用自己的优势,建立多功能、全方位、辐射广、服务性强的人才市场。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求发展,就要尽快建立具有宁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