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文杰  李晓慧 《唯实》2013,(8):80-8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成了国家治理的突出问题。仪征市对于权力的限制对象定位于基层“一把手”,早在2010年起,就对乡(科)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三责联审”工作,对“一把手”开展选人用人责任审查、机构编制责任审核、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切实有效地加强了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学习贯彻《条例》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牢牢把握党内监督的重点,紧紧抓住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一主要对象,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按照《条例》规定的七项重点内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各级“一把手”在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处于领导地位,在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位置,手中掌握着人、财、物以及重大事项决策的关键而重要的权力。在贯彻落实《条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研…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党政"一把手"权力集中,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监督;如何引导党政"一把手"正确认识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权力。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党内监督实践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一)如何看待对“一把手”的  相似文献   

5.
重大问题必须实行集体决策,“一把手”末位发言;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要列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内容……最近,新津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用制度对“一把手”进行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一把手”在权力的行使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势必会导致权力失衡、决策失误和行为失控,给工作带来损失,给事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报告把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当做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之一,对领导干部的自律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8.
据《人民日报》载,杭州市委最近正式实行对党政“一把手”人、财、事三权设限的制度,从而有力有效地把对“一把手”的监督落到了实处。此举不失为有利民主、有效监督、有助反腐、防范违纪的一剂特效良药。长期以来,由于各级“一把手”所处位置的特殊,导致领导干部违纪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因此,对“一把手”监督一直成为一个难点,甚至盲点。杭州市委出台相关制度,击中了权力这个要害,抓住了设限这个关键。如任免干部实行无记名票决制,财权使用由班子副职行使,事权决定由集体讨论,“一把手”末位表态,民主决策。这样就彻底杜绝了“一言堂”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反腐败的延伸上实施“两大工程”庄浪县纪委书记樊得智一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在一个班子的领导成员中处于核心地住,所以在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基础上,要运用抓重点、带一般的工作方法、确立抓一把手和一把手抓的思想。实施一把手工程,逐步...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关键。为什么《条例》要强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呢?是因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处于决策的核心地位,责任大、权力大,其一言一行也事关重大。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但监督只是“治标”,还不能解决“治本”的问题,或者对“一把手”来说,接受监督只是一种被动行为,而不是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加之“一把手”所处的特殊位置和监督机制有不完善的原因,要使“一把手”能正确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光靠监督…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也要注意。”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做到全面监督,特别是强化对其“八小时以外”的监督。 一、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违法违纪的主要表现   第一,“灰色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在“八小时以外”。从领导干部的“灰色收入”来源来看,主要集中在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婚丧嫁娶、住房装修、出国出境、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12.
白淑凡 《奋斗》2005,(7):25-25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的建设走上了法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并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建立健全对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既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约束各级主要负责人正确运用手中权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也就是说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是当前纪检监察,尤其是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点、难点课题。《党建》杂志开展“怎样监督一把手”的讨论非常及时,作为一个基层纪检工作者,我想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2002年,我们浙江省磐安县纪委对近几年来发生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分析,感觉到从中反映出的问题和特点主要有:一是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增多。1997年以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乡(镇)、县机关部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7件,其中党政…  相似文献   

14.
黄梦其 《党课》2014,(15):62-64
“一把手”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一把手”的领导权威,取决于部属的认可,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那么,“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5.
<正>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就是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因为,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里,"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一把手"成了"一霸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称,"一把手"权力一家独大,腐败的主要问题几乎都发生在"一把手"位置上。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关键是解决好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问题。无数事实表明,群众对"一把手"的监督太难,班子内部对"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对权力的监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重要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点应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提出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则进一步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实施纲要》和《党内监督条例》都把领导…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4):69-71
“一把手”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一把手”的领导权威,取决于部属的认可,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那么,“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18.
沈小平 《求贤》2009,(12):54-54
针对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民主作风不好的问题,一位负责同志最近强调说:“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要“高人一筹”而不是“高人一等”,善于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决策果断而不武断。这一番话啼朴素,但内涵深刻,可以引发对领导干部如何改进领导作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祁平 《学习论坛》2000,(9):36-37
“一把手”处于权力运作的核心,手中握有单位或地方最大的权力。所谓权力,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财权。腐败就是权力的滥用。以“长官意志”为主的用人制度和“一把手”财务收支审查制度,是一些地方的跑官风、吃喝玩乐风久禁不止的根源。监督力度应与权力的大小成正比,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权力运作的客观规律。“一把手”的权力最大,理应受到更有力的监督。只要对“一把手”实现了有效监督,对其他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的监督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监督法规制度中虽然没有把“一把手”排除在被监督对象之外,但也没有根…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中共中央正式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一把手成为党内监督重点”,一时间,媒体纷纷报道,各界关注备至。《党建》杂志开展“怎样监督‘一把手’”的讨论,我觉得很好。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把手”,指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他部门的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通常也包含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所谓“一把手综合症”,指的是官员担任“一把手”以后因权力失去有效制约监督而出现的独断专行的综合症状。早在5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