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59条的规定,批准逮捕由人民检察院负责;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作为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法律规定了严格的审查批准程序.但侦查机关在撤销或者变更时,却缺乏程序性控制和应有的监督、制约.侦查机关可以自行撤销和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逮捕措施的严肃性.容易造成变更强制措施的随意性.影响了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分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方式和保障措施等。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检察机关在实际执行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成因,以期对拓展该项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检察机关执行监督工作,就执行联动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了简要的论述和分析,以期对探索执行联动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一、变更逮捕强制措施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这一条文的立法本意在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增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措施的监督,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5.
林毅 《法制与社会》2012,(31):138-139
我国法律对逮捕批准及决定权与逮捕执行权作了明确的分离规定,但又规定有逮捕执行权的公安机关拥有部分逮捕变更权,却未建立对该部分逮捕变更权的有效监督制约制度,导致逮捕变更权被不当行使。因此,应当建立并完善对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的监督与制约制度,即建立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变更批准逮捕措施的审查建议制度,禁止公安机关变更决定逮捕措施。  相似文献   

6.
执行是审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审判的延伸,更是审判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确保当事人诉讼权益最终实现的司法途径。只有将民事执行纳入到检察监督的正常轨道,才能充分地保护执行当事人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加快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对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的“参与型”同步监督改革仍然属于游离于诉讼程序结构之外的“局外”性质的“旁观者式”监督,可以借鉴“公诉模式”的诉讼三角形结构原理,在刑罚变更执行的相关程序结构中嵌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赋予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建议的审查批准权和对法院裁决过程的同步监督权,形成‘‘双三角形”结构的“嵌入型”同步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8.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其设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继续危害社会以及毁灭证据和串供等,以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由于逮捕是对人身自由完全限制的一种强制措施,错捕或滥捕会严重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而刑诉法又将逮捕的批准权赋予检察机关,执行权赋予公安机关,并规定在采取措施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应当讯问,发现不该逮捕的必须立即释放,采取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下面就执行机关变更逮捕措施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10.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规范性、非管理性和内容特定性等特点,其具有法律上和理论上的依据。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价值在于保证刑罚执行的合法性,从而实现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的目的。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手段比较单一,但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视黎明 《检察风云》2013,(22):15-16
与看守所内的刑拘、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和监狱内的刑罚执行活动相比,强制医疗执行活动明显不同,属于类似西方国家保安处分性质的刑事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由于我国在民事执行方面的法律监督存在着立法缺失,从而导致民事执行中的违法现象比较严重,群众对执行难、执行乱也是反映强烈。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而在我国检察监督是最为有效的法律监督形式。本文拟结合新《民事诉讼法》,对目前基层检察机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面临的困境、建立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制度构建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邓思清  荆忠 《法学》2007,(8):139-141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理论与司法实务部门往往只关注或研究一般自由刑的法律监督状况,而忽视了同样大量发生的财产刑执行、社区矫正、刑罚变更执行、死刑执行等刑罚执行情况的法律监督,使得这些执法情况一直游走在法律监督的边缘,甚至在很多地方成为法律监督的盲区。本专题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出发点,结合我国法律规定的现状,对财产刑执行、社区矫正、刑罚变更执行及死刑执行等领域专门法律监督的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了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只有符合上述全部条件的,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  相似文献   

15.
刘吉山 《当代法学》2011,(5):151-154
刑罚变更执行是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刑罚执行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对刑罚变更执行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包括死刑变更执行监督、死缓的变更执行监督、暂予监外执行监督、减刑监督、假释监督、缓刑的变更执行监督、赦免监督、社区矫治监督等内容。阻碍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工作深入开展的根本性问题有两个:一是国家关于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的立法不足,二是国家刑罚执行体系设置不合理。应该通过完善立法和合理调整国家刑罚执行体系来强化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作为司法改革内容明确提出,《刑事诉讼法》修改根据中央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任务要求以及检察机关同步监督实践的经验进行了立法完善。所谓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实行同步监督(以下简称同步监督),  相似文献   

17.
正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说是检察机关所行使最重要的几项法律监督职能之一,此项检察职能为刑事侦查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保证了刑事诉讼活动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由于逮捕这项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对涉案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进行了限制和剥夺,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对逮捕的适用应当遵循审慎的原则,非必要而不得为之,因此逮捕条件的把握以及逮捕必要性审查在检察实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逮捕必要性审查概述(一)逮捕必要性的概念修正后的刑诉法在第79条中对逮捕的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8.
财产刑执行中的检察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理论与司法实务部门往往只关注或研究一般自由刑的法律监督状况,而忽视了同样大量发生的财产刑执行、社区矫正、刑罚变更执行、死刑执行等刑罚执行情况的法律监督,使得这些执法情况一直游走在法律监督的边缘,甚至在很多地方成为法律监督的盲区。本专题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出发点,结合我国法律规定的现状,对财产刑执行、社区矫正、刑罚变更执行及死刑执行等领域专门法律监督的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了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刑罚变更执行的检察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雪妲  华肖 《法学》2007,(8):135-139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理论与司法实务部门往往只关注或研究一般自由刑的法律监督状况,而忽视了同样大量发生的财产刑执行、社区矫正、刑罚变更执行、死刑执行等刑罚执行情况的法律监督,使得这些执法情况一直游走在法律监督的边缘,甚至在很多地方成为法律监督的盲区。本专题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出发点,结合我国法律规定的现状,对财产刑执行、社区矫正、刑罚变更执行及死刑执行等领域专门法律监督的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了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尹峥 《公民与法治》2010,(15):38-39
如何行使民事执行监督权,如何利用民事执行监督来达到缓解执行中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一直是检察机关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