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小波 《前沿》2002,(6):9-11
江泽民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在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上 ,提出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新论断 ;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 ,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上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上撰文,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是关于农业的战略地位问题。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在勾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总是首先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总是把农业经济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二是关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邓小平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实事求是地了解了中国农村问题,他推行包产到户绝不是要摒弃毛泽东一贯追求的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曾经预言的那个“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①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时代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解放”思想,开创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宣传、普及的新阶段。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利英 《前沿》2009,(12):177-180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社会主义文化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到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再到江泽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直至胡锦涛“和谐文化”思想的最终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时代主题和国际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世界军事领域带来深刻变革。邓小平同志依据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拨乱反正,消除“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6.
1.继承借鉴,继往开来。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既参与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立和建设,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①的思想,并以“服务”、“保证”准确表述和丰富发展了“生命线”的内涵。他恢复和发扬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实现了思想战线的拨乱反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邓小平颇为重视、…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文化建设应与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 ,新文化建设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文化建设多样性和大众化及科学性的思想 ,为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毛泽东团结、尊重和依靠知识分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郁子良,徐志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很重视知识分子问题,他明确提出了团结、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初步提出了依靠知识分子的思想。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于鼓励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动中国...  相似文献   

9.
陈效卫在《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撰文探讨邓小平“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积极防御”是中国传统军事理论的精华之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数十年间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积极防御”军事思想的同时,根据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和战争与和平新形势的准确判断,站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至少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邓小平继承和丰富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贯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并对此进行了开拓式的探求。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民族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重要根基、基本方法、主要原则、核心部分、关键内容这五方面。研究邓小平对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对于构建良好的民族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分别是我党两代集体领导的核心。当历史把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由毛泽东传到邓小乎手中后,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们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文仅就毛泽东、邓小平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差异,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一、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有的观点认为,毛泽东只讲计划经济。实际上,在毛泽东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经济思想里,并不只有计划经济,也有一部分市场经济的思想。毛泽东同志认为:第一、在过渡时期经济体制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应该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的提出 ,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实践依据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仍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如何做到这种结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我们指明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当前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才能不偏离大方向 ,有所创新和成功 ,而这种结合创造出的新的理论内容 ,也将丰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浅析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几个关系孙大美邓小平同志知识分子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根据对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综合思考而形成的,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  相似文献   

15.
苏淑民 《人民论坛》2014,(3):182-184
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志芳 《前进》2013,(10):47-48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可以追溯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如1941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必须“在文化上主张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华民族解放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而邓小平系统、完整性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在他领导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77年邓小平复出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着重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了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二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为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三是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入与丰富阶段。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坚决摒弃“大民主” ,强调依法“专政”、依法“严打” ;二是坚持稳、准、狠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强调用接二连三的战役形式 ,依法“从重从快” ;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 ,强调狠抓政法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全民法制教育。邓小平法制思想为我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理论月刊》2002,(1):13-15
人民现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构成的基础。邓小平既继承了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在理论上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他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方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早年“新民”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青年毛泽东在探求真理、由爱国学子成长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把批判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科学吸取外国的思想成果结合起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作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研究毛泽东早年的“新民”思想,对于我们准确深刻地理解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精文明的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李书省 《前沿》2012,(4):33-34
江泽民德育思想的形成,是继承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精华是江泽民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江泽民德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