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邰宗  宋波 《台声》2013,(10):29-31
无疑,正金平关说司法案正引爆台湾政坛。一时间,台湾上上下下似乎都被卷入这阵人为的“天免”风暴之中。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7,(4):51-51
同样是市长.同样因“特别费”遭到检调机关的调查.在同一套法律之下.前台北市长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起诉.而被另一笔“特别费”缠身的台南市长许添财却因“罪证不足”未被起诉。一时间,台湾司法“双重标准”.“不公平”的质疑声浪席卷全岛。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8,(3):15-15
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近日向台湾民众发出呼吁,要求他们既要支持民进党的“入联公投”,也要支持国民党的“返联公投”。他还声称,“爱台湾就不要让台湾受到伤害.公投案若无法过半,将是对台湾的最大伤害”。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7,(8):54-55
继7月20日陈水扁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遭退函后.台湾东森新闻7月30日报道.陈水扁于27日再度致函潘基文和安理会轮值主席.中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王光亚,要求处理“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案。在这两封信中.陈水扁竟称只有安理会及联合国大会才有权决定入会申请案,2758号决议没有提及台湾是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因此要求联合国秘书处重新考虑台湾的入会申请。  相似文献   

5.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4):47-48
过去一个月,台湾地区政局仍然乏善可陈,蓝绿阵营还是在为了年底的“立委”选举及明年的“大选”合纵连横,攻防动作不断。正当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进入庭审阶段之时,台南地检署公布的一份起诉书,如同一场“及时雨”,给未来马英九的法庭辩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不过,民进党当局仍将千方百计地利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加紧干预司法部门下一步的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在台湾,未来司法独立性的空间会随选情加温而进一步受到挤压,“特别费”案作为政治斗争的本质也将越来越突显。  相似文献   

6.
“立委爆料”近来一直是台湾媒体上最吸引人的关键词之一。正是以邱毅等为代表的泛蓝阵营“立法委员”不断爆出猛料,才使舆论的焦点数月来一直持续聚焦在“台开股票内线交易案”、“SOGO礼券案”等一系列弊案之上。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弊案被层层抽丝剥茧.人们不得不相信陈水扁的家人及其亲戚才是制造这些弊案的幕后元凶。  相似文献   

7.
刘红 《台声》2007,(1):58-60
陈水扁的任期还有17个月.剩下的时间不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少。台湾社会舆论指出,在陈水扁一家弊案缠身,执政没有政绩,泛绿内部矛盾增加的情况下,“法理台独”已经成为他的政治突破口。“法理台独”对台湾的稳定和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威胁没有解除。  相似文献   

8.
孙爱东 《半月谈》2005,(8):24-27
“佘祥林案”注定会成为中国法治史上一个标志性案件.湖北省京山县青年佘祥林。因为一起荒谬的涉嫌杀妻案被当地法院两次判处死刑.再审被改判为15年有期徒刑,在经过长达11年的监禁之后.因为妻子的意外归来而被释放。“佘祥林案”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也进一步凸显出加快我国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使类似的人间悲剧不再发生,如何完善我国的司法体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1):62-62
2007年意味着台湾“总统”大选开跑,人们看到台面上的“天王”动作不断,相互较劲,提出议题,但他们在乎的是争当媒体宠儿,累积个人政治光环,却鲜有人提出如何令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两岸和平的主张,王又曾的力霸集团轰然崩溃,不但在岛内掀起金融风暴,更是震撼了整个政界,民进党大权在握仍滥用肢体暴力,将议长锁在休息室使其无法主持议事,导致关乎民生的总预算法案都不能过关,台湾的民主政治何以落到这般田地?自陈水扁上台,民进党执政6年多来弊案连连,经济上毫无政绩可言,高铁就成为绿营的希望,不但注入大笔资金扶持资方,更不顾社会各界对安全考虑的呼呈强行匆匆通车,导致故障频出。自“国务机要费案”开庭以来,扁破天荒的要以“总统”之尊大打“释宪”牌,凸显其不敢面对司法,却强悍地作践司法……面对此情此景,民众对台湾当局实在是“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可谓风波不断。从八掌溪事件到核四风波,从“罢免案”到“释宪案”,加之“绯闻案”、“尹清枫案”等穿插其间,整个台湾政局已被搅得动荡不安。其中最具杀伤力的,要数核四风波案,这枚在去年10月引爆的“超级政治核弹”,至今仍在岛内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核四”争议由来已久 电力不足一直是台湾产业发展挥之不去的梦魇。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于70年代相继兴建了3座核能发电厂,核能发电一度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并驾齐驱,占台湾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80年代初,台湾当局又提出兴建第四座核能发电厂,…  相似文献   

11.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高等法院10月12日开庭审理前台北市长马英九“特别费”案。检方认定马英九涉嫌利用职务机会诈取财务.以及涉嫌公务背信。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机关动态》2009,(10):20-20
海事法院在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中,突出实践特色.开展“以案析理”活动,引导法官坚持自我剖析.人人撰写办案札记。认真分析总结自己在办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分析一案、总结一番、提高一步,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升华,使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在2012年台湾“大选”的最后.倒计时阶段,蓝绿阵营陷入互相揭弊的“泥巴战”。蓝营持续追打“宇昌案”,质疑蔡英文违反程序、涉嫌图利家族企业.绿营则反咬“富邦案”,质疑马英九接受富邦集团政治献金,图利特定财团。经过一段时间的攻防,“富邦案”可说是愈揭愈清,“宇昌案”则有愈揭愈黑的可能。在黑白逐渐分明的情况下,马、蔡二人的政治品格也高下立判,马勇于接受检验,一如既往坚持清廉;蔡则处处逃避问题,清新形象受严重质疑。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4):52-52
据台湾TVBS报道.3月22日上午.曾控告过陈水扁家庭的岛内“揭弊大王”.国民党籍“立委”邱毅.因在2004年不满“总统大选”结果.冲撞高雄法院的案件,经三审定罪被判处1年2个月有期徒刑,就要入监服刑:邱毅闻讯后.痛批陈水扁对他司法迫害。  相似文献   

15.
连文成  朱穗怡 《台声》2013,(10):32-34
台湾“法务部”前负责人曾勇夫涉嫌接受关说介入弊案审理的丑闻掀起一股台湾政坛风暴。曾勇夫请辞后,关注的焦点直指进行关说的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马英九出来说话,  相似文献   

16.
法的滞后性易导致司法在面临“无法可依”境况时出现“同案异判”的结果。司法机关主要通过完善“类案检索”机制统一司法适用以缓和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张力,然而判例的非法律渊源地位决定了“类案检索”机制的局限性。为实现类案统一裁判,应当探索一条司法裁判上升到立法规范进而指导审判的路径。面对司法与立法之间的鸿沟,在法院、法官二元结构下,实现从裁判到规范、从实体到程序两方面,都有一定的探索和经验。架构于理论正当与制度可能的基础之上,在实体、程序两方面突破及立法权下放的背景下,通过厘清立法中司法输入的理性边界,畅通立法对司法裁判的甄别、吸收机制,在理性的边界内实现从司法裁判到立法规范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陈立宇 《两岸关系》2006,(4):F0002-F0002
近期,毫无政绩,弊案频出的台湾当局不仅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而且还抛出了限制两岸经贸往来的“积极管理”政策。这些违背台湾主流民意的行径激起了台湾民众的愤怒。3月12日,数万台湾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拼生活、救台湾”游行,抗议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5,(6):86-86
近一个时期来,台湾高雄市捷运工程及引进外劳弊案在岛内越滚越大,民进党台湾当局的高官被揭出涉及弊案的事证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哗然。台湾领导人被迫为此事在公开发言中表示“道歉”,涉案官员辞职.民进党中央开除了涉案官员党籍。此事重创民进党台湾当局的形象,这个在岛内仅执政5年的政党面临官商勾结、贪污腐化、谎言不断的腐败和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9.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3,(27):7-7
“关说丑闻”引爆台湾政坛“地震” 台湾检方特侦组9月6日指称,民进党籍“立委”柯建铭因涉入某背信弊案,通过台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向台法务部门负责人曾勇夫及台“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关说(即“说情”),请二人指示检察官不要对柯案作出的无罪判决再提上诉。其后,曾勇夫提出请辞获准,王金平则否认这一指控。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9,(1):92-93
2008年5月20日。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卸任后,台湾检方特侦组开始正式分案侦办“机要费”案,8月中旬又开始侦办陈水扁一家涉嫌海外洗钱案。随着侦办的深入,这两案又陆续衍生出企业贿款、侵占“机密外交”款项、龙潭购地等弊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