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不时见到有论者把“猫论”当作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甚至精髓来援引发挥。笔者认为这似乎不够严肃,故作为学术或认识问题提出来加以讨论。   “猫论”一说,源于四川老百姓中的一句俗话:“不管黄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刘伯承同志在战争年代曾引用它来要求打仗不能墨守成规,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怎么有利就怎么打。 1962年 7月 7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代表时指出:“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  相似文献   

2.
“猫论”,指的是邓小平引用刘伯承同志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后来引申为“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论点,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一个真理:干革命、办事情,不要拘泥于现成的方法和既定  相似文献   

3.
刘伯承辞典     
黄瑶 《党史博览》2018,(1):49-56
正刘伯承元帅讲话、做报告经常用一些通俗的四川俚俗土语或说明深刻的哲理,或形容敌人的特点,或阐述战略战术,亦庄亦谐,大俗大雅,出人意表,形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刘伯承常说:"不管黄猫黑猫,咬住老鼠就是好猫。"他这句话是用来说明军事学说正确与否的。后来,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用以说明政策、用人成功与否,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刘伯承还用鲜活、形象的词汇来命名一些战略、战术。本文将加以阐述。仿照坊间《唐诗辞典》《俗语辞典》,题为《刘伯承辞典》。  相似文献   

4.
现在社会上对“猫论”,即“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许多报刊杂志也经常提到“猫论”。有人在一本《白猫黑猫——中国改革现状透视》的书中以“五千年,一句话”来形容这句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过也有人对它有误解甚至偏见,认为那是实用主义,是不管姓“社”还是姓“资”。因此,为了澄清思想混乱,有必要对它的来源,出处和涵义作一考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少论者将“三个有利于”标准完全等同于生产力标准,这种看法是否全面、准确地反映邓小平的思想,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求教于理论界同仁。“三个有利于’扬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发展和完善从邓小平同志有关理论论述来看,他在讲到评价标准时,没有单独提出过生产力标准;他总是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并提。就是从被人们视为邓小平较早就提出生产力标准的“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看.当时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也…  相似文献   

6.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猫论”在中国恐怕无人不知,它早已成为“中国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精神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绿猫经济     
绿猫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型增长类经济。该词来源于《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对中国经济的一段评述。他说:“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但是我觉得,不管白猫黑猫,不是绿猫就抓不到老鼠。”他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在未来是争夺其他地方知识精英或者挽留本土知识精英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一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形成 的前提:生产力标准 的重新确立 生产力标准原 本是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早在 60年代初.在国民 经济严重困难的时 刻,为拯救民众于生 死,邓小平就提出了 “不管白猫黑猫,抓 住老鼠就是好猫”的 著名论段.首开重新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8,(3):53-53
李德顺在2月1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认为,邓小平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实用主义,其实未必。我是搞哲学的,我发现“猫论”是个哲学上的价值论问题。“猫论”实际上讲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手段为目的服务,目的决定手段;当然这里还有个优化手段的问题。“猫论”的原则是注重实效,是求真务实的态度,跟实用主义没有必然联系。我们要给“务实”与“实用主义”划清界限,就要明白:“实用主义”的错误不在于务实.而在于用价值问题遮盖、否定了真理问题。这里正确与错误的界限,可以用比喻来说: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一“有奶便是娘”;而与之不同的“求真务实”态度应该是:“有奶可以吃,娘还是娘”。就是说,实事求是的态度懂得把握里面的分寸,将价值与真理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只要是有助于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就可以大胆地采用,  相似文献   

10.
猫鼠之战     
记得有这样一则笑话:猫来到老鼠洞门口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老鼠在洞内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虽是笑话,但却也说出了猫没有忘记自己的天职:捉鼠。可近日看到一漫画:一只猫忽然发现一只衔着鱼的老鼠,即扬爪逐之。鼠见猫穷追不舍,便扔下鱼逃之。是继续追鼠还是停下吃鱼?猫的选择是:叼走了鱼,放走了鼠。一向恪尽职守的猫为何一反常态“渎”了“职”呢?原因无非三个方面:一是主人失职,没有教育好、管好猫,没有让猫去练就在新时期捉鼠的  相似文献   

11.
周振国 《前线》2020,(2):48-48
有一副对联:“鼠无大小皆称老,鹦有雌雄都叫哥。”为什么小老鼠被称“老”呢?因为鼠的“老资格”,它和人的关系,似乎配用“老”来称谓。十二生肖鼠为首,虎蛇牛马跟后头,小老鼠凭啥排第一?详说这事,搬个小马扎怕够听半天的。简单说,有“鼠咬天开说”:相传当初是老鼠将混沌一团的天地咬开,使宇宙成型的。有“先下手为强说”:传说玉皇大帝甄选包括猫在内的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属相,让猫通知开会排座次。这本来没老鼠啥事,但老鼠耳尖偷听到了消息,率先跑到天宫报到;而待猫通知完毕赶到天庭后,糊涂的玉帝早已排定位子,鼠第一,猫出局,从此猫对老鼠恨得牙根痒痒。还有其他版本说法,但不管怎么说,老鼠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和聪明劲儿上位的。鼠为十二生肖之首,与十二地支之首“子”相配,故称子鼠。  相似文献   

12.
刘伯承元帅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就有“军神”和“川中名将”的美誉.大革命时期,杨闇公(中共四川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杨尚昆之兄)初识刘伯承即感叹:“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1929年,中共中央曾要求朱德、毛泽东离开红四军,毛泽东致信中共中央:“刘伯承同志可以任军事,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两人如能派来,那是胜过我们的.”当时毛泽东与刘伯承尚未谋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伯承先后3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被称为“党内孙武”.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当面称赞刘伯承:“智计过人,不愧是军事家.”朱德撰文称刘伯承“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解放战争时期,“小诸葛”白崇禧称刘伯承为“中共第一悍将”.  相似文献   

13.
鼠年闲话鼠     
孙丽丽 《党课》2020,(1):102-103
记忆里小时候,母亲最先教我的歌谣是: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唯临临,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那时候觉得小老鼠特别有趣可爱。那时我们还喜欢猜一个谜语:本来很小,偏偏说老。白天不见,晚上偷盗。谜底就是老鼠。2020年为庚子鼠年。“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占头”。鼠虽口碑不佳,相貌也不讨人喜欢,还落得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千古骂名。  相似文献   

14.
猫鼠狗     
身居陋室,鼠患之烈远胜于屋漏之苦。虽然寒舍就在被吴承恩神化了的第一山,却饱尝人间凄楚。于是寄厚望于嫉鼠如仇的猫。可是一连养了几只懒猫,不光偷懒,还偷嘴,竞能扒开碗橱狼吞虎咽搅得乌七八糟,一个比一个贪婪、伪善、狡诈!每当看到它在暖烘烘的阳光下伸懒腰搔首弄姿,听到它装腔作势光打雷不下雨枉作河东狮吼,就气得七窍生烟。鼠辈因此而欺我更甚。还是以毒攻办吧,可满街的灭鼠灵多是水货,多少回解开羞涩之囊“回报”却是为鼠辈采购美餐;偶而买到真的,倒更难堪了,闷热、潮湿的卧室里,不知哪个犄角旮旯熏来一阵阵难闻的恶臭。逼得我只好任它食我米,啃我书,在天棚里撒欢乱窜,在头顶上撒尿拉屎,只有怒目而视的份。常常摇头叹息:那么多白猫黑猫,怎么就碰不上一只好猫呢? 猫的确退化了,以致“黑猫警长”成了凤毛麟角般的偶像。捕鼠乃是猫的本职工作,不干就是尸位素餐就是自砸饭碗。咬死几只耗子就成了百年难遇的包公,叫人有说不出的悲哀。这可难为了一向能干的新闻界,即使妙笔生花也画不出几只好猫,只好踏破铁鞋觅得曾拒食鼠类残羹的猫来凑数,原来只是洁身自好而已,并无挥戈杀鼠的英雄猫胆。最不济的,竟一厢情愿地给道貌岸然男盗女娼的坏猫恶猫带上眩目的光环。话也得说回来,难怪笔杆子弄巧成拙,实因  相似文献   

15.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了党章。要完整地准确地贯彻好这个精神,提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必须准确地把握好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完整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作出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东方轮船公司“东方之珠”轮上,有位老人外号叫“说到起”。 他,就是公司退休老船长、共产党员王禄开。 前不久,我们在船上采访他。他一口一个“说到起”。他说,“说到起”是他的责任。公司聘请他来指导工作就是叫他“说到起”! “你怎么‘说到起’呢?”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毫无疑问是近几年理论界最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 ,广大学者对这一伟大理论倾注了巨大的热情 ,从各个层面对其加以分析和探讨 ,形成了数量极为可观的研究成果 ,宋士昌、商志晓两位教授共同主编、1 999年 8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便是这众多成果中颇有特点的一部。《论纲》的特点 ,在笔者看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内涵把握准确。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她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理论所作的这一界定 ,明白无…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 “家耗子,野耗子,不叫纪检逮着就是好耗子。”这一段“鼠论”,反映了当前存在的一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耗子,通称老鼠,种类很多,繁殖力很强。这种动物体小尾长,门齿发达,善于掘洞。无论是家鼠还是田鼠,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回顾党的历史,对深刻领会这些精辟论断和正确决策是大有收益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9):65-65
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张家坝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897年,刚刚五岁的刘伯承进入本村的私塾读书后老师对他父亲说:“这个孩子学习刻苦,记忆力强,将来肯定是个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