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民 《法制博览》2011,(11):29-29
敝单位有一老领导,酷爱下棋。当政时,从来没人赢过他,大伙都夸他是“国手”,他也一向很自负,曾蝉联单位十多年象棋冠军。退休后,又一次回单住参加象棋比赛,结果是见谁输谁,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2.
徐澄 《法制博览》2010,(10):30-31
看电影时,谁会情到深处哽咽不语?兴奋至极时,谁会一跃而起,拥抱素不相识之人?一段感情结束时,谁更接近崩溃?答案出人意料——男人。情感外露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利,但专家称,当男人不再克制和封闭自我情感时,他更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相似文献   

3.
《工会博览》2014,(32):54-54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都不确定的时代——无论事业、情感、日常,这一刻料想不到下一秒的颠簸动荡。我们害怕这种不安,试图扭转困局,一边努力,一边恐惧。慌乱时愤怒地哭泣,绝望时战粟着放弃。丝毫没有意识到,生命本就如此不定,自生至死。我们在不确定中出生,又在不确定中结识朋友、伴侣,经历一件件生命大事,未来将以何种方式结束生命,谁都不能确定,但谁也无法逃避。鲍勃·米格拉尼和我们中很多人一样,对过去不甘心,对未来不确定,他焦虑过,恐惧过,挣扎过,逃避过。但一次次的印度之行,让他终于明白,那些因为不确定而生出的恐惧,终会化成力量坚强自己。  相似文献   

4.
闲情五拾     
人邻 《法制博览》2011,(6):62-62
一家人 人和人怎么就成了一家人?这是非常奇怪的。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互陌生的,他来自哪里?她来自哪里?他是谁?而她又是谁?但是他们就那样认识了,就那样将两个人的东西像蚂蚁搬家一样地搬在一间屋子里,成了恩恩怨怨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5.
爱迪生因为发明电灯而举世闻名,谁不认为他是“人才”可这之前呢?当他还是火车上的报童、当他在小作坊承受着无数次失败打击的时候呢?人们公认他是人才,是因为他事业成功。而这世上,多少的人才正是随着其事业成功脱颖而出的,“人才与事业共长”,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回顾几年工作实践之时,总结出这样一条道理。尽管人们对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有着热切的向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太太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有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太太。  相似文献   

7.
巴基斯坦前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华一贯友好,曾多次到中国访问。特别是1963年、1972年、1974年和1976年曾4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建立起深厚的情谊。据布托的女儿贝娜齐尔(即贝·布托)的回忆:“我父亲经常称赞中国革命及其领导人毛泽东,是他领导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推翻了旧社会。”“作为象征中国革命的个人礼物,毛泽东送给我父亲的那顶帽子就挂在他的更衣室里。”毛泽东送给布托的是一顶解放帽,布托经常戴着这顶帽子在各种场合出现,尤其是在向广大民众作演说的时候更要戴着它。  相似文献   

8.
路人甲     
麦小麦 《法制博览》2011,(16):80-80
采访一位城中名人,聊到我们有位共同的熟人,没想到他竟然动容:“她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此煽情的话,自然会被我传到她处,谁知道她的反应完全不在意料中,她淡然说:“他?路人甲而已。是不是他的重要他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9.
石破 《南风窗》2013,(15):11-11
这些污染物和有毒物质,正在或急或缓地剥夺我们的健康,但谁也不知道最后压垮我们健康的究竟是哪一根稻草。一位国内著名食品企业的创始人,我非常尊敬他,多次采访过他。最近一次采访时,他已退居二线,但对国内食  相似文献   

10.
日前,笔者读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叫史蒂芬葛雷的医学科学家.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比一般人更能发现问题,更有创造力时.他说是与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有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因为瓶子很滑,一失手瓶子落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这时,他的母亲来到厨房.看了看地上的牛奶。并没有责怪、教训和处罚他.只是打趣地说:“畦,你制造的混乱可真棒.  相似文献   

11.
刘玮 《工会博览》2010,(18):38-40
赵宝刚曾经是拍摄“纯爱片”的高手。《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我们看到的最早一批国内言情剧.如今,他转拍“话颢剧”.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这个已绎55岁的导演.结婚近25年的导演。想拍一部诠释自己婚姻理念的电视剧,“随着岁月的流浙.婚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2.
李愚 《法制博览》2010,(14):16-16
◆公平定律:公平就好比胖人的脖子,理论上是存在的,可我从来没能找到过。◆对错定律:当你做对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缺陷定律:道德常常能填补智能的缺陷,而智能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小钱在职业学校学习认真努力,成绩优异,劳动积极肯干,效果显著,工作勤恳踏实,备受好评。在校内外有人招惹他,他不予计较,有人歧视他,他正确对待,老师说他是好学生,同学说他是好干部,几乎谁都不怀疑钱琳俊这块料,能在四化建设的大厦上派上用处了,可是谁能想到呢,这块好料原是一棵歪脖子树。二年以前“金钱至上,超前消费”的不良社会思潮象一只无形的魔爪,将他还未及形成的人性完全给扭曲了,吃喝玩乐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但却有一股自然的内驱力,钱琳俊当然也有这种本能的需求,要满足这种需求就少不了钱,为了追逐金钱,一…  相似文献   

14.
钱多少够用     
我小时候一块儿放猪的伙伴成了房地产大老板,一座座楼盘杵在那儿,谁也不会怀疑他是亿万富翁,可是他用的电脑比我的差了三代,我说,起码儿,你摆那儿不雅观吧?他自嘲道,节约闹革命嘛。当年一块儿在井下推车的搭档成了煤老板,人民币水一样从地下冒,压都压不住,可他那身行头——我都想身上扒下件来给他穿上。他笑道,这穷山沟里.,穿啥都一样。  相似文献   

15.
下监区工作的时候.有一名服刑人员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他单薄的身体、黝黑的皮肤.一双毫无生气的眼睛会楞楞地盯着某个事物看长久时间,每次在劳作区点名点到他,他只稚幼而羞赧的低声答“到”.每天的劳动他也是埋头苦做.不声不响,而每次做服刑人员记分考核的时候.他的名字总会出现在受奖分人员的前列。他叫陈润明.1987年5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楼村.在随后的工作和交往中.  相似文献   

16.
老人啊老人     
一位中年男子搀扶着他那得了晚期肝癌的母亲步履艰难地走出了医院大门。这时,他茫然了,他不知道现在该把他年迈的母亲再扶到哪里去?一位医生刚才对他说;病人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个月左右,她爱吃点什么就买点什么让她吃吧……“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位长期患病而卧床不起的老人,谁身历其境, 谁就一定体会到那是生活中最伤脑筋的事儿! 拿上边提到的那位中年男子来说,夫妻俩要上班,孩子得上学, 平时,老母亲的饭菜由谁去买由谁去做又由谁去喂呢?她内衣内裤被失禁的屎尿弄脏了由谁去及时换洗  相似文献   

17.
化蛹为蝶     
一个登山运动员,有一次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当他奋力攀登到6400米的高度时.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他的朋友们知道了这段经历后,都替他惋惜。大家说如果他能坚持一下.咬紧牙关挺住.再攀登一点高度不就上去了?  相似文献   

18.
高处的拥挤     
张鸣 《法制博览》2009,(20):79-79
曹雪芹是谁? 南方某大学文学院举行一场曹雪芹有无其人的辩论会。正方是教《红楼梦》的教授。曹雪芹本是这位教授的衣食父母,当然不许别人来砸他的饭碗,因而辩论起来振振有辞,而反方认为曹雪芹并无其人,姐楼客磅的作者应是湖南女子谢三曼,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8日傍晚,妈妈助理辛明如约来到余红的家.这是她最后一次来到这个家.因为她的工作已经圆满地结束了。余红和母亲万丹荣手拉着手站在门口迎接辛明,母女俩笑得甜蜜幸福。谁能想象.现在这样亲密的母女,几个月前还是互相仇恨水火不相容的仇人!辛明笑了.她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成为这个家庭的妈妈助理后,才让这个家重新有了爱的温暖和欢乐……  相似文献   

20.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