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探索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建立新型政党关系进一步丰富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会议概况 1994年12月5日—7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友谊宾馆联合主办了一次题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的近70位专家、教授就“变化中的世界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教学与中国”和  相似文献   

3.
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也是中国对改革和完善现有国际秩序的重要理论贡献。建构新型国际关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联合国也应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联合国宪章》精神与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相契合;另一方面,广泛代表性与动员能力以及完备的合作机构和机制,也使联合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具有天然的优势。现实的条件和资源使联合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能够扮演参与者、引领者、共识凝聚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因此,中国与联合国应该通过重塑联合国权威、保持联合国的协调中心地位、稳步推进联合国改革、提升联合国的全球治理能力等途径来推动联合国参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基于此,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也应该有所作为,在尊重联合国地位的基础上,利用联合国的优势和平台,与联合国合作共建新型国际关系。这将是未来中国联合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国际展望》2011,(6):F0003-F0003
《国际展望》是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关系类学术双月刊。该刊自转刊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和厚爱。为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阐述中国和平发展理念,诠释中国对外政策,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分析国际局势变化,介绍最新国际关系理论,促进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国际展望》编辑部今特向国内外从事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公开征稿。  相似文献   

5.
《国际展望》2011,(2):F0003-F0003
《国际展望》是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关系类学术双月刊。该刊自转刊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和厚爱。为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阐述中国和平发展理念,诠释中国对外政策,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分析国际局势变化,介绍最新国际关系理论,促进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国际展望》编辑部今特向国内外从事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公开征稿。  相似文献   

6.
《国际展望》2011,(5):F0003-F0003
《国际展望》是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关系类学术双月刊。该刊自转刊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和厚爱。为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阐述中国和平发展理念,诠释中国对外政策,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分析国际局势变化,介绍最新国际关系理论,促进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国际展望》编辑部今特向国内外从事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公开征稿。  相似文献   

7.
《国际展望》2013,(6):F0003-F0003
《国际展望》是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关系类学术双月刊。该刊自转刊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和厚爱。为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阐述中国和平发展理念,诠释中国对外政策,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分析国际局势变化,介绍最新国际关系理论,促进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国际展望》编辑部今特向国内外从事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公开征稿。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史的发展表明,任何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都以特定的世界观为基础,世界观的变迁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詹姆斯·罗斯诺总结出“分合论”的世界观,并依此为前提进一步分析了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权威迁移现象,提出了“在国内一国外边疆上的治理”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尽管存在一些缺陷,但突破了传统理论藩篱,为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诠释和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成熟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中美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的卓越范例,是建立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0.
在冷战结束,特别是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事件之后,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似已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家争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学术界对塞缪尔·亨廷顿、弗朗西斯·福山等关于文明的观点,以及亚历山大·温特等人的建构主义理论表现出高度关注,可能还与这样一个特殊背景有关:中国是一个正在融入国际社会的上升大国,其文明经验与所强调的道路与西方社会的历史逻辑有巨大差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既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这一重大议题的解释效力不大,而建构主义及文明学派强调文化、观念等“软”的方面,似有更大的讨论空间,存在着产生一种更具解释力的理论的可能性。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学界提出了建立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问题。然而,建立中国学派,必须借鉴新的学科和引入新的研究工具。国际关系研究并无自己的方法,它是不断借鉴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发展起来的,因此,若无新的工具和新方法的引入,建立新学派的想法只能是纸上谈兵。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国学派的建立问题应从应然(应当如何)层面的讨论转到实然操作层面,即尝试引入一些新概念工具和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本期刊载的这组“人、文化与国家行为”专题论文,将心理文化学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引入到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便是这个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大国关系决定着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着中国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对"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也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进程中,中国外交特别注重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其核心是大国间的协调、合作以及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竞争。构建良好的大国关系,必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国际展望》2011,(4):F0003-F0003
《国际展望》是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关系类学术双月刊。该刊自转刊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和厚爱。为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阐述中国和平发展理念,诠释中国对外政策,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分析国际局势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97年5月22日至6月20日,日本大学法学部教授浦野起央应我院邀请,对我院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访问。访问期间,浦野教授给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展望——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课题”的学术讲演,同时回答了研究生们的提  相似文献   

14.
1995年7月6—8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大联合举办了题为“联合国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与中国的近60位专家、学者到会。今年是联合国成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为纪念这两个50周年,也是国际政治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为加强与海内外有关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国际关系研究所组织了“国际问题论坛”,不定期地邀请校外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来作报告以及同教师和研究生进行座谈。1997年3月20日和4月3日,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阎学通博士以及总参二部某局局长陈小功先生分别就“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与“中美关系”作了专题报告,并且与教师、研究生进行讨论。现将两次报告和讨论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联合主办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术研讨会于5月6日在我系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理事长鲁毅教授,以及来自外交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我系部分师生共35人,会议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相似文献   

17.
建设国际关系学的“中国学派”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中国崛起已经并将继续对21世纪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中国的思想、哲学、文化为“中国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资源。中国学界对“中国学派”国际关系学理论的探索,表明了中国学人的自信心和“成为知识的生产者”的志向。  相似文献   

18.
日本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成蹊大学校长、成蹊大学法学部国际交流委员会主席宇野重昭教授,于1995年3月16日来我系作了题为“现代国际关系和国家主权”的学术演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国际化进程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美国国际关系学术霸权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美国学术霸权的特征就是认识论上的实证主义和本体论上的经验实在论。首先,我们对于几个版本的建构主义及其与后实证主义之间的联系做了一个简要的比较分析,以展示美国学术霸权在建构与重塑国际关系研究主流认同过程中的作用。接着,我们围绕1989年针对学术霸权的起义运动展开论述,这一运动是对于美国学术霸权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的最终反映。这种起义运动可以作为将来建构更加开放和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关系理论学科的有益借鉴。这对于正在寻求构建一个独立的学术认同的中国学术界,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围绕冷战的结束、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对原有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反思,并通过将第三次论战进一步引向深入,为理解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现实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思路和模式。如“软权力”概念、“地缘经济学”、“两枝世界政治理论”、“新国际冲突论”、“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世界秩序理论”等,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