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思文 《群众》2008,(3):36-36
连云港市汽车总站有辆“雷锋车”,从1963年起,“雷锋车”班组的女职工就日复一日地为站内旅客提供挑运行李等服务,45年来,“雷锋车”为人民服务始终不辍,感动了全中国,雷锋精神在“雷锋车”的实践中与时代同行,不断充实着新的内涵,不断进发出火热的道德光辉,成为新时期道德实践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5)
<正>50多年前,雷锋,用他短暂的生命书写出一种不朽的精神。50多年间,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力前行。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就是在全国上下学雷锋热潮中诞生的先进典型。这个清一色由车站普通女职工组成的群体,几十年如一日往返于连云港火车站和新浦汽车总站之间,利用业余和工余时间,免费运送旅客和行李,为他们送上春天般的温暖。54年来,"雷锋车"组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车子换了一辆又辆,她们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也遭遇过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7,(5):6-6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诞生于1963年,是在雷锋精神感召下成长起来的长途服务班组,由清一色女性组成,主要工作包括检票、发车、接车、咨询、候车服务等。她们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热心为旅客和老弱病残服务,旅客们亲切地称呼她们为“雷锋车”组。43年来,该车组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21人,服务车型由木板车、铁板车、脚踏三轮车发展到电瓶车,车子换了8辆,人换了7茬,可真诚为旅客服务的本质依然没变。在平凡的工作中,她们已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22万人次,义务运送行包22万多件,行程10多万公里,使旅客真切感受到了“在家千般好,出门也不难”的温暖。  相似文献   

4.
张莉 《求索》2013,(11):108-110
精神伦理符号学旨在研究"己者"与"他者"之关系,以实现两者间对话,践行人之为"符号活动动物"之人文主义。雷锋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现当代社会的精神伦理符号,他是革命年代新型人格的代表,雷锋精神曾深深影响了一代中国革命人。当下后革命的和平年代,"雷锋"已成"好人"的能指,"雷锋精神"已成"为人民服务"的伦理符号。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需要法治,也需要道德,而"雷锋"就是当下中国经济得以运行的社会道德。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场域,高校应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伦理符号,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有效的组织管理、丰富的活动形式而成为高校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坚持以雷锋精神引领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推进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这是青年志愿服务维度下"雷锋精神"伦理符号社会动员的时代指针。  相似文献   

5.
“雷锋车精神”的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坚持35年如一日拉“雷锋车”,无偿接运旅客、免费运送行包,助困解难,以其千千万万个动人事迹铸就了可贵的“雷锋车精神”。这种“雷锋车精神”至少包含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 “雷锋车精神”是一种朴实而高尚的自我定位。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生存方式定位,有的好高鹜远、不切实际;有的满足于有吃有喝,不思进取,糊涂一生;还有的以自我为  相似文献   

6.
信息互联网     
《中国妇运》2012,(9):46-47
●"我们的北京"女性社会组织书画、摄影、剪纸、手工艺作品展日前在京开幕。由北京市妇联主办的此次展览是"汇聚爱为希望绽放"——妇女工作领域社会组织公益文化季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通过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玉滑 《传承》2012,(5):22-22
当代与雷锋具有同样精神内涵的无数人,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赋予了"雷锋",使雷锋精神更加鲜活、丰富、完善、发扬光大,真正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随着时空流转而不断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学雷锋"延续至今,有两个事实清晰可见:一是它从没丧失生命力和号召力,二是质疑它的声音同样不曾断绝。质疑不断而行为延续,说明"学雷锋"符合时代精神的需求,仍然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行为延续而质疑不断,则至少说明"学雷锋"的方式方法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传承雷锋精神,尤其需要理性对待、客观分析质疑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大寨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伟大精神一样,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培育的时代精神,曾影响了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风貌。由于"文革"时期"左"的干扰,大寨精神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扭曲曾一度被曲解。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寨人传承、发展、弘扬了大寨精神,谱写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赋予大寨精神以新  相似文献   

10.
读者表达     
雷锋精神永在常新读完贵刊第4期《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后,收益颇丰。雷锋短暂的一生,生发出了巨大的精神价值。50年过去,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雷锋的一生当中,可以说除了平凡还是平凡,但是,雷锋正是以其"平凡"的一生,证明了"公者千古,私者一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并不仅仅属于哪个特定的年代。退伍军人石矢,坚持27年收集有关雷锋文献资料一万多件,历经坎坷,创建了我国唯一一座私立“雷锋文献资料馆”,还附办了一所雷锋精神学校。迟浩田将军为该馆题写了馆名。石矢坚持“自费收藏,免费开放,无偿服务”的办馆方针,在传播雷锋精神的同时,也在实践着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12.
雷锋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种,洒播在每个人的心问。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须臾没有离开我们。人们忘不了雷锋这个普通而伟大的名字。每年3月5日,年年开展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一个重要原因是雷锋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基本的品德,即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的道德精神一直吸引着人们,使雷锋和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日常道德生活中。无论时空如何变化,人们的日常道德生活都需要雷锋和雷锋精神,社会越发展越需要雷锋和雷锋精神,道德缺失使人们更加呼唤雷锋和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就应该让雷锋精神更好地渗入人们的日常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全市形成人人践行雷锋精神、争当文明使者的生动局面,河北省迁安市把每周六定为学习雷锋活动日,于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底,开展十项主题活动,以推进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使得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对青少年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指出“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广大青少年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孕育、在辽宁鞍山这个雷锋精神的故乡成长,郭明义20年无偿献血、16年帮困助学,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雷锋精神,集中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公民道德的高度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地生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些疑问,将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置于对峙中,直到今天仍能得到不少人的认同。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市场经济还需  相似文献   

18.
方静如 《传承》2013,(4):16-17,31
雷锋精神具有深刻的本质内涵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传承雷锋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来积极普及、发扬、传递雷锋精神,是互联网时代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三省考察调研,在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上世纪60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雷锋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既深刻地打上了时代烙印,又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信念的境界和品格。雷锋精神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在任何  相似文献   

20.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坐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感召力和文化穿透力,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更是时代的呼唤。本文梳理了雷锋精神的文化源泉和本质内涵,论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并提出雷锋精神既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土壤,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要做到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统一,必须切实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长期性和有效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