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外论摘要     
俄罗斯《新闻时报》两会和中国内外政策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这一最高权力机构将完成去年秋天在党代表大会上把政权移交给年轻一代政治家的工作。国家重要领导岗位的交替不会出现意外。中国的对外政策也不会发生激变,它的主要原则还是在“改革之父”邓小平的领导下制订的,这些原则将长期有效。领导人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中国发展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把对外政策目标同解决国内任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在80年代中国就向世界声明,  相似文献   

2.
3月的北京,阳光灿烂。一切早已按部就班,一如往昔。不同的,或许是公众的焦虑与期待。两会向来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窗口。今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是在执政党十七大确定了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之后召开的,它将选出新一届人大、政协和政府以及司法机构的领导,同时,确定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并对2008年的相关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虽然此前的十七大和二中全会已经就相  相似文献   

3.
政府改革     
2013年全国"两会",因为"搞好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人事安排特别是高层人事安排"这一最重要的工作,备受中外关注。此次"两会"之后,我们将正式迎来另一个政治周期。此次"两会"将审议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与既往类似,政府改革亦成为新政治周期开始后面临的一项大考。正如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指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任务艰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必须深刻认  相似文献   

4.
全国两会期间,伴随着新一届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以及全国政协领导人员的陆续产生,一批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50后"、"60后"领导干部也陆续开始走上了国家高层领导岗位.他们当中,有的在艰苦地区插过队,有的从基层开始积累领导经验,也有的在名校锤炼过专业理论…… 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属于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等.他们和亿万普通民众一样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实践者,他们将肩负起改革再攻坚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本年度的全国“两会”,一定程度上是一次在机构改革和修宪风声中凸显效率的“富人的盛会”,但其要旨却很可能是一场注重公平的“穷人的盛宴”。  相似文献   

6.
从5年压为3年“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你同任何一个国家公职人员交谈,他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党的十三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委和部分十四大代表在讨论江泽民同志报告征求意见稿时,对机构改革力争5年内完成一句,提出了很多意见。他们认为,机构不改革将会拖整个改革开放的后腿。后来,报告将这句话修改为:机构改革力争3年完成。在党的  相似文献   

7.
“人大”、“政协”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北京召开,忙坏了场内场外的新闻记者。“两会”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为记者的采访提供了不少方便。于是,记者在采访会场上新闻的同时,也捕捉了不少“报道之外的新闻”。现摘录如下: 何为“原则通过”? 大约有1/6的代表没有给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投赞成票,这在我国人大会议历史上是个少见的现象。第二天,全国传播媒介在报道人大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时,特意用了“原则通过”4个字。  相似文献   

8.
周琪 《当代世界》2013,(5):19-22
2010年底爆发的“阿拉伯之春”浪潮首先推翻了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此后,在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同长达几十年的强权统治相继倒台,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阿拉伯之春”来势之迅猛使美国措手不及。由于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运动主要发生在美国的阿拉伯盟国,美国担心这些国家的政权变更将会导致政权落入伊斯兰激进势力或伊朗代理人之手,从而动摇美国在这一地区多年来精心构建的有利于美国的地区稳定框架,因此,美国最初的态度是踌躇不决,并一再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能够通过与民众对话和改革来缓和国内局势。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2):F0003-F0003
未成年人保护、青少年权益问题始终是两会代表委员们普遍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一会议上,两会代表和委员提出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提案和建议。既有关于设置全国性机构,整体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的提案,如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尔肯江·吐拉洪代表共青团中央发言时建议设立国家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力度,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0.
王坤 《工会博览》2010,(2):78-79
我国国家机构经历了多次改革却仍走不出“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国家机构的不断膨胀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本文针对我国国家机构的现状从内外两方面剖析了遣成我国国家机构不断膨胀的原因,内部原因包括传统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机构内部的不正确思想以及不合理的财政和人事制度的影响,外部原因包括现存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传统封建文化根深蒂固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笔者希望通过对机构膨胀的成因剖析为我国国家机构改革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和风荡漾,春色宜人。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落下了帏幕。本次盛会,关注民生、更为开放、共创和谐,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和谐、奋进的大会,它受到举国亿万人民的热忱关注和世界各大媒体的密切瞩目。今年的两会,较之往年有许多不同之处,重点亮点突出,新风清风扑面。两会期间,有来自世界31个国家的135家新闻机构的560名记者云集北京,采访两会。两会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最大窗口。  相似文献   

12.
李克诚 《南风窗》2014,(6):34-39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4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魏让我们有机会比较深入地观察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施政理念、思路和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孙倩 《工会博览》2009,(5):28-29
针对于福利国家的弊端,20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普遍开始了对传统福利国家的改革,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及其理论家提出了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的主张,目的在于改革原有的福利制度,帮助福利国家走出困境。“社会投资型国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中的很多思想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很有启发。本文将以“社会投资型国家”的理论内涵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来分析“社会投资型国家”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国家犯罪的学术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定义国家犯罪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毫无疑问,国家犯罪包涵了国家机构的组织性越轨行为及侵犯人权行为两个重叠的现象。经过多年的研究,“整合理论”模型和“服从型犯罪”模型已成为两种最为人称道的解释国家犯罪的理论方法。长久以来,国家犯罪虽然被试图掩盖,但仍有学者在不倦地寻找研究出路,并创造了多种有效的资料搜集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威 《工会博览》2010,(13):12-13
高速铁路标志着一个国家铁路现代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铁路人用中国人特有的意志品质,完成了一个新时代里的奇迹。千千万万铁路建设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不仅完美诠释了“中国速度”的魅力,同时也展示了我国铁路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向世界亮出了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相似文献   

16.
新闻眼中国     
《南风窗》2008,(2):8-8
大部制改革走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07年12月29日经表决,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期约两周。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未来的主要议程之一。此前的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一场小型吹风会,邀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围绕十七大对未来发展走向进行说明。郑新立称,目前有关部  相似文献   

17.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此次全国“两会”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主政新中国长达27年之久。在这27年间,中国身处极其复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经历了几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持续的时间上都创纪录的局部战争。邓小平曾讲过:“中国的特点是建国四十多年来大部分时间是在国际制裁之下发展起来的”。这也印证了新中国国际环境的复杂。毛泽东不但对此应付裕如,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固,而且成绩不俗,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是一副不虚张声势,敢说敢做的架式,一丁点唯唯诺诺都没有,更不会看别人眼色行事。这里面如果没有毛泽东一整套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怕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关于毛泽东的国家安全思想,我想大体上做如下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9.
孟祥青 《当代世界》2011,(12):17-21
2011年的国际安全形势如果用一l爪字概括就是“乱”。西亚北非动荡先后蔓延到十多个国家,一些国家政权倒台,一些国家政权摇摇欲坠。利比亚内战也引发了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从而创造了冷战后西方大国干预地区事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政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最佳可行方案。中国政治学也要在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得到发展。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政权。政治学的任务是研究国家政权的性质、体制、机构、活动和政权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政权问题,包括夺取政权与巩固、发展政权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政治革命问题,后者是政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