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42年冬,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岁月,日本侵略军准备大举“扫荡”苏北盐阜地区。当时,新四军军部驻扎在苏北盐阜地区的停翅港附近。一天夜里,陈毅军长找颜伏同志和我到他家去谈话。颜伏是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参谋长,我是团政治处主任(团长陈挺同志率领三营在江都地区坚持斗争,政委张英同志调华东党校学习去了)。 我曾多次听过陈毅军长对部队的讲话。早在1939年春,我所在的三支队六团(当时六团划归一支队,陈毅司令员指挥领导),从句容地区撤回,驻扎在溧阳竹篑桥前马水西庄,进行整训,准备东进。  相似文献   

2.
关于陈毅在丹阳入城纪律讲话这件史实,47年前是我把这篇7千多字的讲话记录下来(作为解放后上海的文献资料第一篇刊登在《陈毅在上海》一书中)的。1949年4月24日,我被编在中共华东局社会部的干部队伍里,从扬州江边渡过长江到达丹阳参加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驻在丹阳城南门外大王庙内。当时,在组织领导下忙于拟写和印制接管上海市的布告、命令、指导刻印接管的各种图章等。丹阳城内能买到的印刷纸张全卖光了,能刻图章的工匠都集中起来工作了。5月10日清早,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周林当面交代我说,陈军长今天要作报告(人们习惯用新四军军…  相似文献   

3.
珍贵的回忆     
1943年到1945年,在抗日战争从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到取得最后胜利这段难忘的岁月里,我曾经三次见到陈毅同志,亲耳聆听过他的讲话,接受过他的指示。虽然岁月悠悠,已经过去了50个春秋寒暑,可这三次见面的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4.
论陈毅思想的一个侧面张国新1966年下半年,陈毅在北京出席过11次有全国性影响的群众大会,分别作过讲话。这些讲话,坦诚慷慨,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着当时火药味很浓的大辩论的焦点问题,即时文化大革命应持怎样的态度、如何进行路线斗争、怎样正确处理抓革命与促生...  相似文献   

5.
百叶窗     
陈毅的“无字讲稿”口赵清明陈毅元帅文韬武略过人,谈吐机敏风趣,讲话作报告口吐莲花,辞采生动,极受群众欢迎。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陈毅在上海西藏路口的广场作形势报告,他精神抖擞,声如洪钟,一口四川方言,滔滔不绝。报告中他不时瞧瞧右手拿着的“讲稿”,大家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一字也不肯放过。报告结束后,记者们争抢那份“讲稿”,可拿起一看,竟是白纸一张,便纷纷追问。陈毅看看记者们怀疑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汇>从1990年第4期发表我的拙笔<陈毅主婚>起,15年来共发表我撰写的反映陈毅、项英等人战斗生涯的纪实文章约40万言.这些文章所以能够问世,是和<党史文汇>的领导、编辑们的慧眼、胆识、才华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党史文汇>从1990年第4期发表我的拙笔<陈毅主婚>起,15年来共发表我撰写的反映陈毅、项英等人战斗生涯的纪实文章约40万言.这些文章所以能够问世,是和<党史文汇>的领导、编辑们的慧眼、胆识、才华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1962年 2月至 3月召开的广州会议 (包括 2月 1 6日至 3月 1 2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 3月 2日至 2 6日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 ,尤其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周恩来和陈毅在会上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 ,成为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文献。周恩来 3月 2日《论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 ,已收入《周恩来选集》下卷。值此广州会议召开 40周年之际 ,本刊发表陈毅 3月 5日和 6日两次讲话中论述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部分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1938年我18岁,参加了八路军.皖南事变后,我所在的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在陈毅军长、黄克诚师长麾下因杀敌英勇多次立功受奖,我从班长升为副连长.  相似文献   

10.
对赴藏中央代表团全体人员的讲话(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五日)周恩来各位同志、各位朋友们:我想给大家谈一谈。刚才陈毅副总理讲得很多了,我要讲的大概他已讲过了。但既然来了,也就谈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央派你们前往西藏庆贺。西藏和平解放后,张经武代表中...  相似文献   

11.
陈毅元帅的传记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陈毅任上海市市长时,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打仗要下命令,签署作战计划;做经济工作要审批开支.指挥员和领导者提笔签字时,手往往发抖,因为那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战士的生命和建设的成败."这段话充分体现了陈毅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严肃对待手中权力的生动写照.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讲话中也指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落实江总书记的要求,就要像陈毅讲的那样,用权时手要"发抖",要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1949年解放上海时,我任第三野战军作战处长。上海解放后,我曾在三次会议中聆听过邓小平的讲话,并认真地做了扼要的记录。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在1949年6月5日的那一次讲话。那是在刚刚解放上海一个星期之后,在瑞金路原国民党励志社(今瑞金宾馆)的一个会议室。参加会议的主要有解放杭州的第7兵团、解放上海市区的第9兵团首长。会议由粟裕副司令员主持,陈毅、谭震林正忙于组织上海、杭州的接管工作来参加。在听取了各兵团首长的汇报之后,邓小平作了重要指示。邓小平在讲话一开始,就笑容满面地对与会者说:“总的方面是好的,令人…  相似文献   

13.
心中的陈毅     
刘一斌 《党史博览》2011,(10):49-51
陈毅的英名,自莱芜战役起,就深嵌我心。那睿智的眼神,和蔼的面容,端庄的神态,慈祥的表情,威武的衣冠,展现出他作为伟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风采,令我仰慕。1956年,我见到了陈毅。我父亲熟悉陈毅,听他说,陈毅很聪明,留过学,有文化,能打仗,会写诗,文武兼备,双峰奇秀。这样的人才我们党内不多。自此以后,我对陈毅有着独特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工作后,我有机会面聆陈毅的亲切教诲,直接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他的外交风采和人格魅力深储我的记忆。他是我崇敬的伟人中心距最近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曹录生 《世纪桥》2005,(5):44-47
“英雄肝胆亦柔肠”。在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陈毅与张茜志同道合,相濡以沫,谱写了一曲动人肺腑的情感乐章。我爱这战斗的春天陈毅直到40岁才成立家室。1939年,陈毅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七大”以来的情况,住在他的挚友处。1938年春,张茜响应正在武汉的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号召,参加新四军,在军部战地服务团工作,是演剧队和歌咏组的成员。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经  相似文献   

15.
今年 8月 26日,是陈毅元帅诞辰 100周年纪念,我这个曾在陈毅领导下南征北战几十年的老兵,此时心中充满了缅怀之情。陈毅虽已离开我们 20多年,但他那雄才大略和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仍时时激荡在胸,难以忘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 1 战争年代,陈毅曾经担任过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统帅,我们习惯称他为陈老总。   1930年,我这个江西贫苦农民的儿子扛枪当了红军,在中央苏区时就知道陈毅这个名字,知道他曾经担任过我们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但当时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相似文献   

16.
1972年1月9日。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休息室里,毛主席清泪两行,他紧紧握住陈毅夫人张茜的手,声音十分缓慢、沉重地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他是我们党内的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又说:“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 磨砺成至交 患难益知已 陈毅与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是他和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的余部奔上井冈山的时候。他们虽是  相似文献   

17.
冯锡刚 《党史文汇》2001,(11):21-23
1954年秋,陈毅奉调中央,内定将接替周恩来出任外交部长.10月初,陈毅率团出访东德和波兰.对方了解中国团长是一位诗人,特意安排了对歌德故居的参观和肖邦故居的访问.陈毅读过《浮士德》,因此在诗中提及:  相似文献   

18.
关于陈毅与陈丕显的相交之深,从陈毅之子陈丹淮的回忆中略见一斑: “我记得那是1953年,全家从南京迁到上海后。一天,父亲陈毅、母亲张茜带我去西郊公园玩,遇见了也是带着小孩的一家人。父亲就让我叫两个个子不高,但  相似文献   

19.
一我见陈毅,是抗日战争刚胜利、解放战争正展开,在山东战场。我所在的鲁南老八师,戏说是"陈毅袖筒里的小老虎"。山东人爱用老虎形容强壮有力,我所听到关于"陈毅袖筒的小老虎"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个部队和陈毅亲近,它每时每刻不离这位华东战场统帅的身;二是说关键时刻,陈毅把袖子一抖擞,就把这只"小老虎"放出去了。谁都说不准,最先发明这个说法的是哪位。不是我"本位主义"偏爱母军,总觉得这说法恰当得很。它点化了陈毅善于用兵,勾画出了这  相似文献   

20.
陈兴 《党史文汇》2001,(12):38-40
是和是打举棋不定 1940年10月上旬黄桥之战大捷,军民欢腾.而陈毅却对下一步如何行动,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陈毅获悉,韩德勤逃回兴化后,一面急调部队防守,一面请求顾祝同、蒋介石速派部队增援,一面向陈毅求和.这时候,是乘胜进攻兴化,彻底解决韩德勤部,还是拉韩德勤在抗日道路上同走一段路?陈毅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