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往的地方     
《民主》2021,(2)
正我曾有过一个扁扁的、玫瑰金色的烟盒,是舅舅送给我的。舅舅当时在水库工地上当技工,大概是谁送了他一盒高级香烟,烟抽完了,他把烟盒留给了我。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珍贵不在于它值钱或者有用,而在于它稀罕。烟盒扁扁的,空间很小,只能放几张卡片,或者偶尔得到的一角、二角、五角的票子。这样的烟盒在我们那样的穷乡僻壤是极难见到的,拥有这样一个烟盒,也是足够被人羡慕的。  相似文献   

2.
据悉,某地一位新到任的市长,在下乡了解工作的过程中,当一些乡镇领导用“中华”、“玉溪”等名牌香烟向市长敬烟时,他总是摆手拒接,而是拿出自备的“红塔山”牌烟来抽。不管这位市长这样做的意图如何,但是他的行为却很自然地影响了一些基层领导,纷纷仿而效之,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应该说,在一些地方,有一定职务的领导者,抽“中华”、“玉溪”牌香烟者已并不鲜见,就算自己不抽的,往往也备有这样的好烟用以敬客。这虽不能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似乎已构成交往中的“常规”。不管这些烟的来路如何,但抽这种高档烟造成的浪费,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民群众对此颇有议论,因为三四十元钱一包的高档烟,靠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学文 《瞭望》1985,(45)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吸香烟吸得很厉害,一根接着一根。他会见外宾时,总是自己从家里带上香烟。可是,有两次,他暂时戒烟。今年九月二十日上午,他健步来到人民  相似文献   

4.
一 他坐在沙发上,认真翻阅了我写的提纲,镜片后的双眼现出沉思的神情。随后,他放下提纲,靠双手的帮助,把右腿架在左腿上,再从烟盒中抽出一支烟,用连在烟盒上的打火机点燃,深深吸了一口。他嘴角漾出一丝笑意,直视着我,幽默地说:“在理论上,我是个大老粗。有些问题,应该由理论家来谈。我过去谈到的一些问题之所以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恐怕主要是因为讲了点实在的东西,讲了点真实的感受。我谈的东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5.
舍得放手     
听说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猎捕猴子时,先在一个小木盒子上开个仅能伸进一只猴爪的小口,并放入猴子爱吃的坚果,然后就把木盒子固定起来。当猴子走到木盒子前,将爪子伸进去抓取坚果时,它的爪子就再也抽不出来了——因为贪吃的猴子有一种天生的习性:决不肯放开已攥到手里的食物。笔者还听到了另一个故事:一座庙里住着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为了能吃顿饱饭,他每天都虔诚地向庙神祈祷。于是,这天庙神赐给他一个能从里面取出无数金币的钱袋,并一再叮嘱他:只要一开始花钱,钱袋子就会永远地离开他。乞丐得到钱袋后,贪婪地从里面不停地掏出金币,很…  相似文献   

6.
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公司项目经理范玉恕真不简单,他在项目经理这个肥缺上干了许多年,居然不吃人家一顿饭,不抽人家一支烟,不要人家一分钱。有人送他一只烧鸡,他竟当面把烧鸡从窗子扔出去,再照价付钱……也许,有的人会说老范做事太认真,甚至“大绝”了。确实,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顿饭、一支烟、一分钱也许用不着那么较真,但在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共产党员面前,这每个“一”字,都有着特殊的分量。“一”字在数字中确实排行最小,微不足道,而一旦突破了它,却可能像变魔术般地膨胀变大。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就是从不显眼…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青少年求学时代便有不少佳对。十岁前,他在韶山冲南岸私塾读书,启蒙教师邹春培。一次老师令其对对子,称如若对不出就要用条竹抽手心。老师出的上联是“濯足”。毛泽东思索片刻即对答:“修身”。命老师暗暗称奇。见没难倒他,老师出了一个更古怪的上对:“牛皮菜”,并对毛泽东说:“你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回答我。”毛泽东略思片刻,对老师说:“先生,我现在回答你可不可以?”一俟应允,他脱口而出:“马齿觅。”老师禁不住连连点头:“牛马相对,好!好!”从此对他另眼相看。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  相似文献   

8.
从敦煌莫高窟归来,脑海里始终浮映着那个站在藏经洞前、身穿布衣棉袍、瘦弱矮小而微笑的老头儿王圆篆道士的印象.但翻阅查看一些文章和资料,许多人却都骂他. 1900年5月26日,大漠戈壁上一个早晨,鸣沙山仍然是满眼的黄沙,王道士依旧虔诚的劳作. 当他打扫到现今编号为第十六窟的时候,劳累之余坐下来抽一袋旱烟,顺手将点过烟的芨芨草插入身后洞壁的裂缝.  相似文献   

9.
刘则永 《团结》2009,(1):48-51
1949年10月1日下午.金秋的北京,风和日丽.碧空万里。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毛泽东身边。站着一位留着短须、面容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的长者。他,就是刚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1,(1):11
牙齿变白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怎么戒烟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  相似文献   

11.
问、做、查     
朱镕基同志在一次领导干部座谈会上见许多与会者都吸高档香烟,就比较严肃地问了一句:“靠你们的工资,这么高档次的烟,能吸得起吗?”吸烟者面面相觑,表情尴尬。听说了此事的群众赞曰:“朱副总理问得好!” 孔繁森同志在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曾两次应邀到党校讲课。校方知道他抽烟,特意买了两盒红塔山作为招待烟。课讲完了,烟却一支未动。第二次讲课,校方又拿出那两盒烟招待他,他还是一支未抽。如今这两盒烟已成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活教材。人们一致称赞:“孔繁森做得好!”  相似文献   

12.
孙延东 《民主》2009,(7):24-25
正是香椿树抽芽的季节,一位50多岁的老木匠正在院子里汗流浃背地刨木板。他渴了,让10岁的儿子到屋子里给他端一瓢水喝。孩子从屋里端来水.一只手擎着瓢给父亲递去。老木匠面带愠色.“啪”的一声将瓢打翻在地.嘴里喝斥道:“再去端”。孩子又端来水.仍像上次一样。一只手将瓢递了过去.瓢又被父亲打翻在地。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外语许凤清1913:我学习写英文大家都熟知毛泽东有着渊博的中国文史知识,其实,毛泽东也历来重视外国语言的学习和对世界知识的了解。1910年毛泽东在湖南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当时教英语的是一位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年轻教员.他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对体育就有自己的深刻认识。他认为,体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呼吁人们要从过去轻视体育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5.
卢国琪 《学理论》2009,(5):136-137
约翰·桂威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毛泽东两次听取杜威的讲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他的平民主义教育、他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他的“从做中学”都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面对当时杜威的实验主义及平民主义教育大潮.毛泽东很有主见,他不断探索,最终确立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教育观。  相似文献   

16.
雷锋日记     
青春啊,永远是美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们,属于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我要永远戒骄戒躁,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7.
王长才 《民主》2012,(1):47-48
南京扬子江北岸的古镇浦口,曾有许多伟人在此驻足,毛泽东便是其中的一位。毛泽东的浦口之旅发生在哪一年?据他自己回忆,是1919年的初春。那一年毛泽东26岁,上一年9月底,由他的伦理学老师、后来的岳父大人杨昌济先生介绍,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引荐,经北大校长蔡元培批准,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月薪8块大洋。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到来之际,毛泽东热逐渐升温.究其原因,当然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结合上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不允忽视的是,毛泽东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在语言运用上有着伟大的创造力.下面略举毛泽东著作中的有关语言,以窥他伟大创造力的一斑. (一)贬义褒用,翻出新意.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里写道:"今年三月一日蒋介石说过:共产党交出军队,才有合法地位.蒋介石的这句话,现在还适用.我们没有交出军队,所以没有合法地位,我们是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深入探讨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这不但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了解;而且因为它对我们现在和今后走自己的道路,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宝贵的启示。 (一)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道路,这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是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毛泽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不同的国家是各不相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到底走什么道路?是走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组织城  相似文献   

20.
阮籍在竹林七贤中要算长者了,比山涛大五岁,比嵇康大十三岁。他同曹家、司马家都不沾亲带故,但他父亲阮瑀却是曹操身边的大笔杆子,建安七子之一,许多军国书檄都出自他的手笔,也算是曹魏已故大臣。 因着毛泽东在“文革”初期的一封信里,引用了阮籍的一句话来比况自己——“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知名度曾一度提高。但时过境迁,连“文革”都淡化得快要忘却了,何况毛泽东的信,更何况那信中曾引用过的一句话以及说这句话的人。 在知道竹林七贤、知道阮籍的人中,大抵也都只注意到他的狂放。许多画家画过竹林七贤,几乎无例外的都把他们画成一群世外高人,悠闲自得。诚然,他们的狂放载诸史籍,即以阮籍论,都说他“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倜傥放荡,行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